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盐田焕彩乡村兴——山东农大 “盐” 路先行小队东营实践纪实

0
分享至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7 月 18 日至 22 日,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饶乡兴农 “盐” 路先行实践小队,响应 “三下乡” 号召深入东营广饶县,先后走进东营历史博物馆、木子庄园、安里村、东营市盐碱地国家创新中心与东营智慧农机创制园,在文化探寻、助农实践、非遗传承、科技调研中践行青春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探馆溯源,传承红色基因

实践首站,小队来到东营历史博物馆。这座兼具传统与现代风格的建筑,是广饶对外展示文明的重要窗口,馆内丰富文物与多元展陈,清晰呈现广饶从远古到近代的历史脉络。队员们漫步馆中,仿佛穿越时空,沉浸式感受当地深厚文化底蕴。

博物馆馆长等老师专程讲解广饶红色革命文化与史前文化。在红色展区,珍贵照片、实物与先烈事迹相结合,生动再现了广饶儿女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方向和道路。” 话语让队员们深受触动,深刻认识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的决心。



助农直播,架起产销桥梁

走进木子庄园,生态农业的活力扑面而来。庄园集生态养殖、绿色种植于一体,养殖区家禽家畜采用生态模式,肉质鲜嫩;种植区蔬菜按绿色标准培育,尽显丰收景象。

小队在此开展无花果助农直播,队员们热情介绍无花果品种特点,庄园李老师分享种植故事,让观众直观了解农产品高品质。此次直播不仅帮庄园拓宽销售渠道,更让队员们领悟到 “助农” 的意义 —— 它是连接农产品与消费者、城市与乡村的纽带,是知识与土地的碰撞。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 “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希望” 的信念,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邂逅非遗,守护乡土瑰宝

在安里村,队员们与麦秸画非遗技艺温情相遇。非遗传承人蒋庆明老师详细讲述麦秸画千年历史与制作工序:选料、浸泡、熨烫、粘贴,每一步都对火候和手感要求严苛,尽显传统工艺的精妙。

队员们动手尝试制作,虽屡遭挫折,但在蒋老师指导下均完成简易作品,真切体会到非遗传承的艰辛。“希望年轻人能传承这门手艺。” 蒋老师的期盼,让队员们深刻理解非遗传承是对乡土文化的坚守与热爱。大家表示,将牢记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的嘱托,为麦秸画传承贡献力量。



科技探秘,赋能农业发展

在东营市盐碱地国家创新中心与山东农业大学盐碱地研究生创新学院,队员们开启 “科技探秘之旅”。在创新学院,实验室的精密仪器、成果展示区的研究成果,展现科研工作者扎根盐碱地研究的执着;在创新中心,种质资源库的参观让队员们知晓种质创新是盐碱地治理的核心。

“每株作物丰收都离不开科技支撑。” 在千亩实验基地,宁堂原老师指导队员学习田间管理细节,让大家深刻领悟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的内涵 —— 科研工作者正用努力让盐碱地焕发生机。

随后,小队走进东营智慧农机创制园。李学勤、宁堂原老师介绍园区架构与研究重点,讲解翻耕机、旋耕起垄花生精量播种一体机等设备的工作原理。队员们切实感受到智慧农机以科技重塑农业生产模式,深刻理解 “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的重要意义。



此次 “三下乡” 实践,小队收获满满。队员们在实践中悟初心、强本领、践使命,未来将继续牢记嘱托,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让青春在乡土间绽放光彩。(山东农业大学)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渭南青年网 incentive-icons
渭南青年网
青年有所呼,我们用所应
1902文章数 6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