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张伟超出一本线40分,全家人激动不已。
升学宴上,多年不见的舅舅突然回来,开着豪车,穿着名牌,当众承诺资助他上大学。
"这孩子有出息,我当舅舅的不能亏待他。"
舅舅掏出一张银行卡,神秘地说道:"卡里有10万,够你四年花的了。"
全家人感激涕零,邻里羡慕不已。
可是当一家人陪着张伟到大学报到,父亲提议去银行激活银行卡时,ATM机上显示的数字让所有人都傻眼了...
01
张伟是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
父亲张建民在县里的建筑队当小工头,每天早出晚归,风吹日晒。
虽然是个工头,但手下也就管着七八个人,收入并不算高。
一个月下来,除去给工人发工资,自己能剩下四千多块钱。
母亲刘美华在家里开了个小卖部,就在村口的位置。
主要卖些烟酒糖茶、日用百货,还有孩子们爱吃的零食。
生意不算太好,一天的营业额也就两三百块钱。
扣除成本,每天能赚个百八十块钱就不错了。
两年前,为了给张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家里咬牙盖了新房子。
三间平房,还有个小院子,总共花了十五万。
这笔钱对张家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东拼西凑,又借了七八万的外债,至今还在慢慢还。
张伟从小就很懂事,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好。
学习特别刻苦,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
老师和同学都夸他是个好学生,将来一定有出息。
高三那年,张伟更是埋头苦读,每天学习到深夜。
张建民和刘美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他们知道儿子有考大学的希望,但也担心将来的学费问题。
大学一年的费用至少要一万多,这对他们家来说是笔巨款。
夫妻俩经常在深夜讨论这个问题。
"要是张伟真考上了大学,咱们得想办法供他读书。"张建民说。
"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不能让他因为钱耽误前程。"刘美华咬着牙说。
但是话虽然这么说,他们心里都很忐忑。
家里的积蓄不多,还有外债要还。
真要供孩子上大学,确实是个大问题。
刘美华还有个弟弟叫王强,比她小八岁。
王强早年出去打工,已经在外面漂泊了十几年。
平时很少联系,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一次。
听说这些年在外面混得还行,但具体情况家里人也不太清楚。
上次回家还是三年前的春节。
那时候他骑着一辆二手摩托车回来的,穿着也很朴素。
在家待了几天就又出去了,说是要赶着开工赚钱。
刘美华对这个弟弟既心疼又无奈。
心疼他一个人在外面闯荡不容易。
无奈的是联系太少,感情也没有以前那么亲密了。
高考前的那段时间,张伟的压力很大。
不仅要面对学习上的挑战,还要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
他知道即使考上了大学,学费也是个大问题。
但是他没有把这些担忧告诉父母,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
只是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考出好成绩,争取拿到奖学金。
高考的那两天,张建民和刘美华比儿子还紧张。
他们在考场外等了两天,一刻也不敢离开。
看着儿子从考场里走出来,他们急切地询问考试情况。
"感觉怎么样?题目难不难?"刘美华紧张地问。
"还行吧,发挥得还算正常。"张伟淡淡地说。
其实他心里也没底,只能等成绩出来再说。
那段等待成绩的日子,全家人都很煎熬。
张伟表面上很平静,但内心其实很紧张。
张建民和刘美华也是坐立不安,每天都在计算着日子。
终于到了查分的那一天。
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蝉鸣声透过窗户传进屋里。
张伟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颤抖着输入准考证号码。
屏幕上跳出的数字让他愣住了:578分。
他揉了揉眼睛,再次确认,没错,就是578分。
超出一本线足足40分。
"妈!爸!我考了578分!"张伟激动地大喊。
母亲刘美华正在厨房里择菜,听到儿子的喊声,手里的菜叶子掉了一地。
"你说什么?多少分?"她擦着手跑了出来。
"578分,超一本线40分!"张伟指着电脑屏幕。
刘美华看清楚屏幕上的数字后,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老张!老张!快来看看!"她朝着院子里大声喊道。
父亲张建民正在院子里修理摩托车,听到妻子的呼喊声,赶紧放下手里的扳手跑进屋。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他满手油污。
"儿子考了578分!578分啊!"刘美华抓着丈夫的胳膊。
张建民愣了一下,然后看向电脑屏幕。
确认无误后,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男人眼眶也红了。
"好!好!我儿子有出息!"他拍着张伟的肩膀。
一家三口抱在一起,眼泪和笑声交织在一起。
这个分数对他们家来说,意义重大。
不仅意味着张伟能上一所好大学,也意味着全家人的努力没有白费。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
邻居王大婶第一个跑过来道贺。
"美华,你们家张伟真争气啊!578分,这在咱们县里可是头一份!"
"是啊,这孩子从小就聪明,我就知道他能考好。"刘美华脸上满是骄傲。
"你们家祖坟冒青烟了,出了个大学生!"王大婶羡慕地说。
接下来的几天里,家里络绎不绝地来客人。
亲戚朋友、邻居同事,都来祝贺张伟考出好成绩。
02
张建民平时在建筑队话不多,但这几天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工友们都夸他儿子有出息,他心里美滋滋的。
刘美华的小卖部也成了村里的新闻中心。
大家都来打听张伟的情况,顺便买点东西。
"美华,你是怎么教孩子的?教教我们呗!"
"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让他好好学习,别的也帮不上什么忙。"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刘美华心里还是很得意的。
填报志愿的时候,张伟选择了省城的一所211大学。
"爸妈,这个学校不错,计算机专业很强。"张伟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学校介绍。
"你选什么专业爸妈都支持,只要你喜欢就行。"张建民说道。
"就是学费有点贵,一年要八千多。"刘美华看着招生简章,眉头微皱。
"没事,咱们想办法,砸锅卖铁也要供儿子读书。"张建民拍着胸脯。
张伟看着父母眼中的担忧,心里也不是滋味。
他知道这笔钱对家里来说确实是个负担。
但是这个时候,谁也没想到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
那是在录取通知书到家的第二天。
一辆黑色的奥迪车缓缓停在了张家门口。
这在村里是很少见的,大家都围过来看热闹。
从车上下来一个穿着白色名牌衬衫的中年男人。
他戴着金框眼镜,手腕上的劳力士手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张伟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舅舅王强。
但是和三年前相比,王强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以前的他穿着朴素,骑着二手摩托车。
现在的他西装革履,开着豪华轿车。
"姐夫!美华!"王强大步走进院子。
"强子?你怎么回来了?"刘美华惊喜地迎了上去。
三年不见,她差点没认出自己的弟弟。
"听说张伟考上大学了,我专程回来祝贺!"王强笑容满面。
张伟打量着这个舅舅,发现他不仅穿着变了,连气质都不一样了。
以前的王强有些拘谨,说话声音也不大。
现在的他自信满满,说话声音洪亮。
"强子,你这些年在外面发财了啊!"张建民看着弟弟的装扮。
"还行吧,做点小生意,赚了些钱。"王强谦虚地说。
"那车是你的?"张伟指着门口的奥迪。
"嗯,前几天刚买的,开着方便点。"王强点点头。
邻居们都围在门口看热闹,议论纷纷。
"美华家的弟弟真是发达了!"
"那辆车少说也得三十多万!"
"人家有本事,出去几年就发财了!"
刘美华听着这些议论,心里特别高兴。
自己的弟弟能有这么大的出息,她脸上也有光。
"张伟考得怎么样?"王强关切地问道。
"578分,上了个211大学!"刘美华骄傲地说。
"太好了!我外甥就是有出息!"王强拍着张伟的肩膀。
"强子,进屋坐,外面太热了。"刘美华招呼着。
一家人进了屋,王强四处打量着新房子。
"姐夫,这房子盖得不错啊!"
"也就是个普通房子,让你见笑了。"张建民有些不好意思。
"什么见笑,这房子比我在外面租的房子好多了。"王强说。
当天晚上,王强坚持要请全家人出去吃饭。
"在家吃就行了,你远道而来,应该我们招待你。"刘美华说。
"那怎么行?我外甥考上大学,这么大的喜事,必须庆祝一下!"王强坚持道。
他们去了县里最好的酒店——金辉大酒店。
这是一家四星级酒店,平时张家人很少来这种地方。
王强要了一个包间,装修得金碧辉煌。
红色的地毯,水晶吊灯,真皮沙发,一切都显得很豪华。
"来,为张伟考上大学干杯!"王强举起酒杯。
一家人碰杯庆祝,气氛非常热烈。
席间,王强不停地给大家夹菜敬酒。
"姐夫,这些年辛苦你了,把张伟教育得这么好。"
"姐,你也不容易,一边照顾家里一边还要做生意。"
"张伟,好好读书,将来一定有出息。"
他的话让全家人都很感动。
张伟看着舅舅,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个人真的是三年前那个骑摩托车回来的舅舅吗?
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强子,你这些年到底做什么生意?赚了这么多钱?"刘美华好奇地问。
"也没什么,就是跟朋友合伙做点贸易,运气比较好。"王强含糊地说。
他似乎不太愿意详细介绍自己的生意。
"做生意确实赚钱,比我们打工强多了。"张建民感慨道。
"姐夫,你也可以考虑做点小生意,我可以帮忙。"王强说。
"算了,我这个年纪了,还是老实打工吧。"张建民摆摆手。
饭后,王强又提出要给张伟办升学宴。
"这种好事必须庆祝一下,让大家都知道咱们家出了个大学生!"
张建民本来想拒绝,觉得太破费了。
但是王强坚持要办,说钱的事情不用担心。
"我这个当舅舅的,总要为外甥做点什么。"
"而且我现在有钱了,不差这点钱。"
看着弟弟的坚持,刘美华也不好再拒绝。
"那就麻烦你了,强子。"
"一家人说什么麻烦,应该的。"王强笑着说。
03
第二天,王强就开始张罗升学宴的事情。
他包下了金辉大酒店的宴会厅,定了十五桌。
每桌的标准是五百八十八元,算下来也要八九千块钱。
邀请了所有的亲戚朋友,还有张建民的工友同事。
连村里的村长和村委会的干部都被邀请了。
刘美华的小卖部里也贴上了红色的喜报。
"热烈祝贺张伟同学考入××大学"
整个村子都知道了张家要办升学宴的事情。
大家都说张伟命好,不仅自己争气,还有个有钱的舅舅。
升学宴那天,宴会厅里人声鼎沸。
十五桌客人,来了六七十个人。
王强穿着一身名牌西装,在各桌之间穿梭敬酒。
"感谢大家来参加我外甥的升学宴!"
"张伟这孩子从小就聪明,我就知道他能考好!"
"今天高兴,大家敞开了喝!"
他的豪爽让所有客人都印象深刻。
亲戚们都在议论王强这些年的变化。
"强子真是发达了,看那一身行头,少说也得几万块!"
"人家有本事,出去几年就赚了大钱!"
"美华真是有福气,有这么个能干的弟弟!"
张建民和刘美华听着这些夸奖,脸上很有光。
平时他们在村里只是普通人家,今天算是出了大风头。
王强在酒桌上更是大方地表态。
"张伟上大学的事情,大家不用担心!"
"我这个当舅舅的,一定会好好照顾他!"
"钱的事情不是问题,让孩子安心读书就行!"
他拍着胸脯保证,赢得了满堂喝彩。
"王强真是个好舅舅!"
"张伟有福气,遇到这样的长辈!"
"人家有钱了也不忘记家里人,这才是真亲戚!"
客人们的夸奖让王强更加得意。
他频频举杯,脸上红光满面。
张伟坐在主桌上,心里既感动又有些不安。
感动的是舅舅对自己这么好,还花这么多钱办升学宴。
不安的是总觉得有些不太真实,这变化太大了。
但是看着全家人都这么高兴,他也就没有多想。
散席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王强结完账,掏出钱包数了数,一共花了一万二千块。
他很爽快地拿出一沓百元大钞,交给了酒店经理。
"小意思,今天高兴!"他笑着说。
客人们陆续离开,都对王强的慷慨赞不绝口。
"美华家的弟弟真是大方!"
"一万多块钱眼睛都不眨一下!"
"这才叫真正发财了!"
王强听着这些夸奖,心里很满足。
多年来第一次在家乡人面前这么风光。
客人们都走了,王强把张伟单独叫到了酒店的走廊里。
"张伟,舅舅有个东西要给你。"他神秘地说。
说着,他从西装内兜里掏出一张崭新的银行卡。
那是一张工商银行的储蓄卡,金色的卡面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这是什么?"张伟疑惑地问。
"这里面有十万块钱,够你四年大学的花销了。"王强把卡递给张伟。
张伟接过银行卡,感觉手都在发抖。
十万块钱,这对他们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父母辛苦一年,除去各种开销,也存不下这么多钱。
"舅舅,这太多了,我不能要。"张伟想把卡还回去。
"拿着吧,舅舅这些年赚了不少钱,这点不算什么。"王强把张伟的手按了下去。
"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再报答舅舅。"
"密码是你的生日,记住了吗?"
张伟点点头,眼眶有些湿润。
"记住,这事暂时别告诉你爸妈具体数目,免得他们觉得不好意思。"王强叮嘱道。
"等你到了学校,需要用钱的时候再说。"
张伟小心翼翼地把银行卡放进钱包里。
这张卡对他来说,意味着四年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有着落了。
不用再为钱发愁,可以安心读书了。
回到家里,张伟把舅舅给银行卡的事情告诉了父母。
当然,具体金额他按照舅舅的叮嘱没有说。
只是说舅舅会资助他上大学,让他们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张建民和刘美华听了,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舅舅真是个好人,咱们一辈子都还不清这个情。"刘美华擦着眼泪。
"强子从小就善良,现在有能力了,还想着帮助家里。"张建民也很感慨。
"等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报答你舅舅。"
那天晚上,一家三口都睡得很踏实。
因为心里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有了王强的资助,张伟可以安心上大学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消息很快传开了。
整个县城都知道张伟有个能干的舅舅资助上大学。
邻居们都很羡慕张家的好运气。
"你看人家张伟,不仅自己争气,还有贵人相助。"
"这就是命好,有个这样的舅舅,一辈子都不愁了。"
"美华真是有福之人,儿子考上好大学,弟弟还这么有本事。"
面对这些夸奖,张建民和刘美华虽然高兴,但心里也有压力。
他们知道王强的恩情太重了,不知道何时才能报答。
张伟在同龄人中也变得很有面子。
那些考上普通大学的同学都很羡慕他。
不仅考上了好学校,还有舅舅的资助,可谓前程似锦。
时间很快到了八月下旬,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刘美华开始为儿子准备各种入学用品。
她跑遍了县城的商场,精心挑选着行李箱、被褥、洗漱用品。
"这个行李箱质量不错,结实耐用。"她在商场里仔细检查着。
"妈,买个普通的就行了,没必要这么贵。"张伟有些心疼钱。
"现在不一样了,有你舅舅的资助,咱们可以买好一点的。"刘美华笑着说。
以前买东西总是挑便宜的,现在终于可以不用那么计较了。
张建民也陪着妻子一起选购,脸上满是笑容。
"给儿子买点好的,应该的。"他难得这么大方。
这种没有经济压力的感觉,让他们很久都没有体验过了。
就在临近开学的前一周,王强又开着奥迪回来了。
"我来送张伟去学校!"他一进门就宣布。
"强子,你太客气了,我们自己去就行。"张建民说。
"那怎么行?这么重要的日子,我这个当舅舅的必须在场!"王强坚持道。
他还带了很多营养品和水果,说是给张伟在路上吃的。
"张伟,准备得怎么样了?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王强关切地问。
"都准备好了,舅舅,谢谢你。"张伟感激地说。
"一家人说什么谢谢,你好好读书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王强拍着张伟的肩膀。
04
那天晚上,王强又在家里住了一宿。
他和张建民聊了很久,主要是关于张伟上大学的事情。
"姐夫,你们不用担心钱的问题,我都安排好了。"
"张伟在学校有什么需要,随时给我打电话。"
"这孩子有前途,值得我们好好培养。"
张建民听了,心里既感激又感慨。
有这样的亲戚帮忙,真是张家的福气。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就出发去省城了。
王强开着奥迪,后面坐着张建民、刘美华和张伟。
车里放着轻松的音乐,气氛很愉快。
"张伟,到了大学要好好学习,别辜负了大家的期望。"王强边开车边说。
"我知道的,舅舅。"张伟点头回应。
"有什么困难就给舅舅打电话,不要硬撑着。"
"钱的事情不用担心,舅舅有的是钱。"
王强的话让张伟心里很温暖。
有这样的长辈关心,他觉得自己很幸运。
路程有三个小时,中途在服务区休息了一次。
王强请全家人在服务区的餐厅吃了顿午饭。
点了很多菜,花了二百多块钱。
"今天是好日子,必须吃好点!"王强大方地说。
吃饭的时候,他又拿出手机给张伟看了一些大学的照片。
"这个学校不错,环境很好,你会喜欢的。"
"好好学习,争取拿奖学金。"
"不过不用有压力,舅舅会一直支持你的。"
到达大学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了。
校园里人来人往,到处都是新生和家长。
大家都在忙着办理入学手续,搬运行李。
张伟拿着录取通知书去报到处排队。
王强帮着搬行李,忙前忙后。
周围的家长看到王强开着奥迪,穿着名牌,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这孩子家庭条件不错啊。"有人小声议论。
"是啊,看那个大人的装扮,肯定是有钱人。"
"现在的孩子真幸福,什么都不用愁。"
张伟听到这些议论,心里有些自豪。
终于也能像别的同学一样,不用为钱发愁了。
办完入学手续后,他们去宿舍收拾东西。
宿舍是四人间,已经来了两个室友。
都是和张伟一样的新生,大家互相介绍着。
王强很热情地和其他家长打招呼。
"我是张伟的舅舅,孩子在学校要多多关照啊!"
他的亲和力让大家对张伟都有了好印象。
"这个舅舅真不错,对孩子很关心。"室友的家长夸奖道。
收拾完宿舍已经是下午五点了。
王强提议去学校附近吃顿饭,然后去银行把银行卡激活。
"这样张伟用钱就方便了。"他说。
大家都觉得这个提议很好。
张伟也想早点把卡激活,这样心里更踏实。
于是一家人走出校门,找了家不错的餐厅。
餐厅里装修得很温馨,菜品也很丰富。
王强点了不少菜,都是张伟爱吃的。
"多吃点,到了学校要好好照顾自己。"刘美华给儿子夹菜。
"学校食堂的饭菜也不错,不用担心。"张伟安慰母亲。
吃完饭后,他们来到了学校附近的工商银行。
银行里人不多,几台ATM机前只有零星的几个人。
"来,张伟,咱们先激活一下银行卡。"王强说。
张伟从钱包里拿出那张金色的银行卡。
银行里人不多,几台ATM机前只有零星的几个人。
"来,张伟,咱们先激活一下银行卡。"王强说。
张伟从钱包里拿出那张金色的银行卡。
正准备插入ATM机的时候,张建民突然说话了。
"等等,我来查一下余额,看看卡是不是正常。"
王强的脸色瞬间有些不自然。
"爸,不用查了吧,肯定没问题的。"张伟说。
"查一下放心,万一有什么问题好及时解决。"张建民坚持道。
王强看起来有些紧张,但还是点了点头。
"也行,查一下也好。"他的声音有些发颤。
张建民接过银行卡,插入了ATM机。
输入密码后,选择了余额查询。
所有人都紧紧盯着屏幕,等待余额显示。
几秒钟后,屏幕上出现了数字。
看到那个数字的瞬间,张建民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仿佛被雷击中一般。
刘美华看到丈夫的表情,心脏都要跳出来了,她颤抖着声音问:"怎么了?怎么了?"
张伟也感到了不对劲,急切地凑到ATM机前。
当他们看清楚屏幕上显示的余额时,所有人都如遭雷击。
"这...这怎么可能?"刘美华的声音在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