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读出版社出了一套书,都是50岁以上的打工人的故事。
挺有意思的选题。
50岁,感觉又远又近。
尤其是这些年,想起来一些事情,像是发生在几天前,但一翻相册,哇,居然已是十年前。
而我最近也在想,自己老了可以干些什么——更确切说是能干些什么。
说回这套书。
我选了两本来看。一本是《迪士尼乐园清洁工日记》,作者笠原一郎,讲述自己57岁后去迪斯尼乐园当清洁工,干了八年;一本《出租车司机日记》,内田正浩50岁开始当出租车司机,干了15年,书的封面上有句扎心的引言,“除了这份工作,我别无原则”。
两本都不是那种严肃的社科类的书,而是讲述自己真实经历,工作点滴,喜怒哀乐,读起来很让人共情。
刚刚看完前一本。
笠原一郎此前在麒麟啤酒,后来工作不顺,于是提前退休,去了迪士尼。
在迪士尼工作,听起来是个快乐和有趣的事情。但笠原也知道,只有快乐,尽情喜悦的工作是不存在的。比方光是走路,每天平均就要走三万步;要面对呕吐物和意想不到的东西;做了八年清洁,在洗手间被人说“谢谢”和“辛苦了”分别只有一次……
还有在书一开始就提到的一个概念——“演职人员”,意思是,在迪士尼的工作人员,都被分配了某个角色,即便是清洁工也是如此。也就是说,除了像别处的清洁工要打扫卫生外,迪士尼的清洁工,还需要像别的角色一样,帮来的客人制造快乐回忆。
笠原一郎起初就遇到过一件事。有高中生打扮的女孩子看到他在打扫卫生,于是问他在干什么,笠原回答就是在收集垃圾,收集地上撒的爆米花,结果两个女孩听到回答后互相看了下对方,什么也没说就走了。后来又来了一位带着小学生女儿的妈妈问同样的问题,笠原回答了同样的话,他隐隐觉得,对方对这个回答似乎也很失望。
笠原有点纳闷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反应,于是去问了同事。同事告诉他,面对这个问题,最经典的回答应该是“我正在收集梦想的碎片。”
笠原恍然大悟。
后来他就都用类似的回答,大多时候,听到这个回答的人,脸庞都会亮了起来。也有个别人,会吐槽说,“怎么又是这个回答”“收集这个有什么用”。(看到这里,想到真是哪儿都有扫兴的人啊)
我其实很能体会那些听到“收集梦想碎片”脸庞会亮起来的人的心境。
想起来伦敦东区那家怪物用品商店Hoxton Street Monster Supplies,说是200年前一位叫Igor的人创办的,他曾经是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的助手,在一次事故后丢掉了工作,于是开了家店。
我在那家店买了一堆东西,比如眼泪做的盐、龙的小零食、天使的微尘、怪物的食谱,等等。
店里还有一罐“新鲜的屁”。
那个就算了,我没买。
所以,也想问问你们:
有没有想过,50岁的你,会在干什么呢?
· love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