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搬了新邻居,让每户出2000办乔迁宴,我看到消息没客气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脸咋这么大呢!"李梅在业主群里发出这句话的瞬间,整个聊天界面瞬间安静下来。

几分钟前,新搬来的王林刚刚在群里发布通知:"各位邻居,我和爱人搬入咱们小区,准备下周六在金辉大酒店办乔迁宴,每户出资2000元,让大家见识见识什么叫排场。"

消息一出,三十多户业主都在看,却没人敢吭声。

直到李梅这句话炸响,群里的气氛彻底变了。

王林立刻回复:"这位女士,注意你的素质。"

李梅冷笑:"我素质怎么了?凭什么我们要给你出钱办宴席?"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彻底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01

王林夫妇搬进翡翠湾小区的那天,整个小区都轰动了。

三辆搬家车,两辆奔驰,还有一辆劳斯莱斯停在楼下。王林穿着手工定制的西装,戴着价值不菲的江诗丹顿手表,指挥着搬家工人:"小心点,那个花瓶是明代的,磕碰了你们赔不起。"

他的妻子张琳更是引人注目,一身香奈儿套装,手提爱马仕包,脖子上的钻石项链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站在一旁,不时用纸巾擦拭双手,生怕碰到什么脏东西。

"哎呀,这新邻居看起来很有钱啊。"住在二楼的刘阿姨趴在窗台上,对老伴说道。

"那是,你看那车,少说也得两百万。"老刘放下手中的报纸,也凑到窗前看热闹。

楼下,王林正在和物业经理交代什么。他的声音很大,生怕别人听不见:"我这套房子可是花了一千二百万买的,你们物业的服务必须跟得上。垃圾要及时清理,绿化要定期修剪,保安要24小时值班。"

物业经理连连点头:"王林您放心,我们一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住在隔壁的李梅正好下班回家,看到这一幕,眉头微微皱了皱。她是小区的老住户了,在这里住了五年,从来没见过这么高调的邻居。

李梅今年42岁,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月薪八千,丈夫在建筑公司做技术员。两口子勤勤恳恳攒了十几年,才在这个小区买了套三居室。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一家人其乐融融。

"妈妈,那个阿姨的包包好漂亮啊。"李梅12岁的女儿小雨拉着她的衣角说道。

"别看了,赶紧回家写作业。"李梅拉着女儿快步走向电梯。

电梯里,正好遇到王林夫妇。狭小的空间里充满了张琳身上的香水味,浓郁得让人有些窒息。

"请问,您是住几楼的?"王林主动搭话,语气中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六楼。"李梅简短回答。

"哦,我们住七楼,以后就是邻居了。我姓王,在市里开了几家公司,专做进出口贸易。"王林自我介绍道,言语中不忘炫耀自己的身份。

张琳也接话道:"我们刚从国外回来,孩子在英国读书,一年学费就要五十万呢。"

李梅只是礼貌地点点头,没有接话。电梯到了六楼,她带着女儿出去了。

"妈妈,那个叔叔阿姨说话好奇怪。"小雨小声说道。

"怎么奇怪了?"

"就是...总觉得他们在炫耀什么。老师说过,真正有钱的人不会到处说自己有钱。"

李梅摸摸女儿的头:"小雨真聪明,说得对。"

接下来的几天,王林夫妇的动静更大了。装修工人进进出出,电钻声从早到晚没停过。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他们经常在深夜还在装修,严重影响了其他住户的休息。

李梅忍无可忍,上楼敲门。开门的是张琳,她一脸不耐烦:"有什么事吗?"

"您好,我是楼下的邻居。现在已经晚上十点了,装修声音太大,影响孩子休息。能不能明天再装修?"李梅客气地说道。

张琳翻了个白眼:"装修本来就有噪音,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们也想快点装修完,你们忍耐一下。"

"可是物业规定,晚上八点以后不能装修..."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再说了,我们花了这么多钱买房子,装修还不自由了?"张琳说完,直接关上了门。

李梅站在门外,气得浑身发抖。这样的邻居,实在太过分了。

02

一周后,业主群里出现了一条让所有人都震惊的消息。

王林在群里发了一条长长的通知:"各位邻居大家好,我是新搬来的王林。

我和爱人乔迁之喜,决定在下周六晚上六点,在金辉大酒店办乔迁宴。

为了让大家见识见识什么叫排场,我们特意订了最好的包厅,每桌标准3000元,总共20桌。按照小区传统,每户出资2000元,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请各位在本周三之前,把钱交给门卫室,到时候我们会统一安排座位。"

消息发出后,群里一片寂静。

平时活跃的邻居们都没有回复,只有几个"已读"的标识在闪烁。

住在三楼的陈老师私下给李梅发消息:"梅姐,这王林也太奇葩了吧,搬家办宴席还要我们出钱?"

"就是啊,我活了四十多年,还没见过这样的。"李梅回复道。

很快,好几个邻居都私下交流起来。大家都觉得王林的要求太过分,但碍于面子,都不敢在群里公开反对。

住在一楼的退休工人张师傅说:"2000块钱,是我一个月的退休金啊。"

二楼的刘阿姨也抱怨:"我们老两口都退休了,哪有那么多闲钱给人家办宴席。"

五楼的年轻夫妇小刘更是直言不讳:"我们刚买房,还在还房贷,孩子又要上幼儿园,这2000块对我们来说不是小数目。"

但即使如此,大家都只敢私下抱怨,没人敢站出来反对。

第二天晚上,王林又在群里催促:"怎么还没人回复呢?大家别不好意思,邻里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我这次办宴席,也是想让大家认识认识,以后好相处。"

张琳也跟着附和:"是啊,我们在国外住的时候,邻居之间都很团结的。中国人应该更讲人情味才对。"

话说得冠冕堂皇,但本质还是要钱。

又过了一天,终于有人在群里回复了。是四楼的李老板,他在市里开了个小店铺:"王林,这个...我们生意不太好做,能不能少交点?"

王林立刻回复:"李老板,做生意的人最懂得人脉的重要性。我在商界认识的人很多,以后说不定能帮到你。这点投资还是值得的。"

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确:交钱就是投资,不交钱就别想得到帮助。

李梅看到这些对话,心里的火气越来越大。她实在忍不住了,在群里打字:"王林,请问小区什么时候有这个传统了?我在这里住了五年,从来没听说过搬家要邻居出钱办宴席的。"

这条消息一发出,群里瞬间活跃起来。

王林很快回复:"李女士,可能你不太了解。高档小区都有这样的传统,这叫邻里文化。你们以前没有,可能是因为档次不够。"

这话说得太过分了,明显是在贬低其他邻居。

李梅彻底被激怒了,她快速打字回复:"脸咋这么大呢!"



03

李梅这句话发出后,整个业主群彻底炸开了锅。

王林立刻回复:"这位女士,注意你的素质。"

"我素质怎么了?"李梅继续回击,"凭什么我们要给你出钱办宴席?你有钱办宴席,为什么不自己出钱?"

张琳也加入了战团:"你这人怎么说话的?我们好心请大家吃饭,你还不领情。"

"好心?"李梅冷笑,"让别人出钱叫好心?那我也好心请你们吃饭,你们先给我转五万块钱过来。"

群里的其他邻居开始纷纷发言支持李梅。

陈老师:"梅姐说得对,哪有这样的道理。"

张师傅:"老王,你这样做确实不合适。"

小刘:"我们年轻人压力大,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

王林看到群情激愤,语气开始缓和:"各位邻居,可能是我表达不当。我的意思是,大家一起聚聚,增进感情。如果经济困难的,可以少交点。"

"那你直接说请客不就行了?为什么要说成是传统,还强制每户交2000?"李梅追问道。

张琳有些恼羞成怒:"你这人怎么这么较真?就是个意思,用得着这样咄咄逼人吗?"

"我较真?"李梅更生气了,"你们要钱的时候怎么不说是意思?2000块钱对你们可能不算什么,但对我们工薪阶层来说,是实实在在的负担。"

群里的讨论越来越激烈,有支持李梅的,也有觉得她太强势的。

住在八楼的林教授发言:"我觉得王林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方式确实不太合适。如果真心想请客,应该自己承担费用。"

九楼的医生夫妇也表态:"我们平时工作忙,也没时间参加宴席。这种形式的聚餐确实不太合适。"

王林看到风向不对,开始改口:"既然大家都有意见,那这个宴席就算了。我们夫妇也是一片好心,没想到邻居们不理解。"

这话说得很巧妙,把责任推给了其他人,好像是邻居们不懂情理。

李梅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小心思:"别装委屈,是你们自己提出让大家出钱的,现在反过来说我们不理解?"

"李女士,你这样说话太伤人了。"张琳开始装可怜,"我们刚搬来,本想和邻居们搞好关系,没想到遇到这样的情况。"

"搞好关系的方法多得是,为什么偏要选择让别人出钱这种方式?"李梅毫不留情地反驳。

群里的争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后王林发了条消息:"算了,看来是我们想多了。以后大家各过各的,井水不犯河水。"

话虽然这么说,但李梅感觉到,这件事不会这么简单就结束。

果然,第二天一早,她就接到了物业的电话。

"李女士,有邻居投诉您昨晚在楼道里大声喧哗,影响其他住户休息。请您注意一下。"

李梅莫名其妙:"我昨晚八点就回家了,一直在家陪孩子做作业,哪有在楼道里喧哗?"

"是这样的,投诉人说您在电梯里和楼道里说话声音很大,还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

李梅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是王林投诉的吧?"

物业经理有些尴尬:"这个...我们不能透露投诉人的信息。但希望您以后注意一下。"

挂了电话,李梅气得直发抖。王林夫妇这是要开始报复了。

当天下午,她又接到了小区保安的电话:"李女士,您的车挡到消防通道了,请尽快移开。"

李梅赶紧下楼查看,发现自己的车停得好好的,根本没有挡到消防通道。而且她停的位置,是她固定的车位。

保安有些尴尬地说:"有业主投诉,说您的车影响了消防安全。"

"哪个业主?"李梅追问。

"这个...我们不方便说。"

李梅心里明白,又是王林在搞鬼。

接下来的几天,类似的骚扰不断。今天说她家的空调外机滴水,明天说她家的音响太大声,后天又说她在楼道里堆放杂物。

每一次投诉都查无实据,但每一次都让李梅疲于奔命。

更过分的是,王林开始在业主群里阴阳怪气地发一些话:"有些人就是素质低,一点小事就大吵大闹,完全不顾邻里和谐。"

"是啊,我们想搞好邻里关系,结果被人误解,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张琳也跟着附和。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明眼人都知道说的是李梅。

李梅忍无可忍,在群里回复:"有话直说,别阴阳怪气的。是谁素质低,大家心里都有数。"

"哎呀,又有人对号入座了。"张琳继续阴阳怪气。

就在这时,李梅的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微信好友申请。



申请人的头像是王林,备注信息写着:"李女士,我们私下聊聊。"

李梅犹豫了一下,还是通过了申请。

王林很快发来消息:"李女士,我们之间可能有些误会。"

"什么误会?"李梅直接问道。

"其实,我知道一些关于你的事情。"王林发来这条消息后,紧接着发来了一张照片。

李梅点开照片,整个人瞬间愣住了。

李梅的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开始冒汗。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王林是怎么得到的?

王林接着发来消息:"我想,你老公应该不知道这件事吧?"

看到这条消息,李梅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她死死盯着手机屏幕,整个人如遭雷击,豆大的汗珠顺着她苍白的脸颊滚落下来。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