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地的晨雾里,总飘着一缕穿越百年的酒香。霸王醉的清雅,不仅藏在时光里,更凝结在代代匠人坚守的酿造技艺中。从原料的精挑细选到酿造的步步精工,每一个环节都是对 “匠心” 二字的生动诠释。
选材:天地馈赠的苛刻甄选
霸王醉的酿造,始于对自然馈赠的敬畏。酿酒原料的选择,有着近乎偏执的标准。高粱必用江汉平原特有的红缨子高粱,这种作物耐贫瘠、抗虫害,在沙壤土中生长出的颗粒饱满坚实,支链淀粉含量高达 65% 以上 —— 这是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生成的关键。每年秋收后,匠人会逐批检查高粱的饱满度,用牙咬听脆度,凭手感测湿度,只有达标率超过 98% 的批次才能入选。
大米和糯米则讲究 “鲜” 与 “净”。当季新米需经三次筛选:先用风车除去杂质,再用清水淘洗看沉浮(沉底者为优),最后人工挑拣异色粒。糯米必须是颗粒圆润的 “珍珠糯”,蒸煮后能形成细腻的糊化层,为酒体增添绵柔质感。用于制曲的小麦,要选自南阳盆地的白皮小麦,其蛋白质含量稳定在 12%-14%,正是霉菌繁殖的最佳条件。
水是酒的灵魂,霸王醉的酿造用水取自谷城的 “石溪双泉”。这股山泉经千年岩层过滤,总硬度控制在 50-80mg/L,富含钾、镁等微量元素,pH 值常年稳定在 7.2 左右。每日清晨,匠人会用陶瓮取水,静置 24 小时后检测水质,确保每一滴都清冽甘活,符合 “入口微甜,煮沸无垢” 的古法标准。
酿造:百年技艺的时光淬炼
选好原料,酿造工艺便成了匠心的载体。霸王醉的酿造技艺,是一部用百年实践写就的活态典籍。
发酵过程是对耐心的极致考验。采用 “清蒸二次清” 的固态发酵工艺,将高粱、大米等原料分别蒸煮后,与酒曲按 10:3 的比例混合,装入百年老陶缸。陶缸内壁布满细密孔隙,既能让微生物呼吸,又能隔绝杂菌。发酵周期随季节调整:春冬两季需 90 天,夏秋则缩短至 60 天。每日清晨,匠人会俯身观察缸内酒醅的色泽,用手捻测湿度,凭 “手温感发酵”—— 酒醅温度稳定在 38℃左右,触感疏松不粘手,才是最佳状态。这种 “看、摸、闻” 的判断方式,是匠人用数十年经验练就的 “生物传感器”。
![]()
蒸馏环节的 “看花摘酒” 技艺,堪称酿酒术中的绝技。将发酵好的酒醅装入木质甑桶,用松木火加热,蒸汽在铜制冷凝器中凝结成酒液。酒液流入陶盆时,表面会泛起细密的泡沫,这便是 “酒花”。匠人通过酒花的形态判断酒质:“大清花” 如珍珠滚动,是 65 度以上的头酒,香气烈而纯;“二清花” 似油珠悬浮,度数降至 55-60 度,口感绵甜;至 “小清花” 时,便需断酒。每甑酒仅取前 30% 的 “酒心”,余下部分另作处理,这种近乎奢侈的取舍,正是霸王醉醇厚的秘诀。
陈酿:时间与技艺的完美合谋。
新酒装入荆楚特有的朱砂红陶坛,坛体含有铁、钙等矿物质,能与酒液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酒坛存入地下酒窖,窖内常年保持 16-18℃的恒温,湿度稳定在 70%,这种 “天然空调” 环境让酒液在安静中完成老熟。最低陈酿期为 5 年,高端产品则需 15 年以上。勾调时,勾调师需将不同年份、不同轮次的基酒进行组合,仅凭舌尖的味觉记忆,反复试验数十次,直至酒体达到 “清香突出、优雅细腻、回味悠长” 的标准。这种 “无固定配方” 的勾调技艺,是历代匠人经验的结晶。
![]()
从一粒粮食到一滴佳酿,霸王醉的酿造工艺里,藏着百年酒企对品质的坚守。那些被陶缸磨出老茧的手掌,那些能分辨 0.5 度温差的指尖,那些记住了数百种酒花形态的眼睛,共同编织出这部活态的酿造史诗。当我们举杯细品时,尝到的不仅是酒的清冽,更是一代代匠人用时光沉淀的匠心。这种坚守,让霸王醉的酒香穿越百年,依然清雅如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