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当中选哪些机会,未来能稳就业呢?我觉得大家重点考虑考虑公费师范生。公费师范生是能让你孩子未来有岗有编的机会。
什么叫公费师范生呢?
其实公费师范生这事在2007年就开始尝试了,当时叫免费师范生。那时教育部为了试点,从国家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入手,东南西北中各一所,东边是位于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西边是在西安的陕西师范大学,南边是地处重庆的西南大学,北边是吉林长春的东北师范大学,中间是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还有北京的北京师范大学。后来又加入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这样就相当于6 + 1,共7个学校。
当时,孩子们只要考上这些学校,首先能享受“三免一补”,即免学费、免书费、免杂费、免宿舍费,同时每月发600元补贴,这基本相当于包吃包住了。毕竟免宿舍费,孩子上学住宿不花钱,补贴600元,孩子在食堂吃饭一个月也基本够用。所以,这是给家里孩子多、承担孩子上大学费用压力大的家庭准备的。家长只需把孩子送到学校,其他的不用操心。
还有个好处是“有岗有编”。高考考公费师范生,选对学校后,大学期间和普通孩子没两样。大学毕业时,通过双向选岗机制选择未来的教职岗位,也就是当老师。其中,一成孩子做高中老师,九成孩子当中小学老师,孩子们肯定能当上老师,而且是公办教师编制,只要孩子踏实工作,就不用担心职业问题,这就是当时免费师范生整体的定位。
大概试验了10年,到2017年左右,这事儿取得了成效,确实有很多优秀孩子去基层服务,提高了基层教育质量。后来,各个省发现这是个好办法,因为国家公费师范生主要是重点院校(211、985大学),但各省基层也需要有教育情怀、教育质量高的孩子服务,也可以提供“三免一补”和“有岗有编”。
于是,2017年开始,各个省也开办自己的公费师范生项目,也叫免费师范生,后来觉得“免费”这个说法不好听,就叫公费师范生。
这样一来,各个省的提前批里出现了三种学校。第一种就是前面说的那6所加北师大珠海校区,叫国家公费师范生。第二种,各个省把本省的一本、二本师范院校拿出来,招生方式一样,面向本省招生,比如河南的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郑州师范学院等;河北的河北师范大学、唐山学院、沧州师范学院;山东的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等,基本各省都有,就连北京首都师大也参与进来了。
第三种,在很多省份还有专科公费师范生,在专科提前批招生,分数低,但同样“有岗有编”。
这就是公费师范生的由来和发展。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各省教育体系发现,这些孩子从高考就确定未来从事教师岗位,不是半路出家,很有情怀,而且他们基本都知道未来要去基层、乡镇,选的时候就能接受这样的发展,所以更稳定。
教育体系最怕不稳定,就怕孩子选得仓促,最后不愿意在基层当老师而流失,这对教育事业是很大的损失。但公费师范生从政策宣导开始,孩子就知道要服务基层、奉献基层,再加上“三免一补”,上学不怎么花钱,退路也安排好了,有岗有编,孩子们就能一门心思做教育,这个政策很成功。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教育质量在上升,回到老家会发现,老家小学教师很多都来自名牌大学,尤其是名牌师范大学,这在以前不敢想象。以前民办师范大学的孩子基本留在城市,没人去农村乡镇。
公费师范生政策从07年到现在不断深化,让优秀教育资源深入基层的理念深入人心,农村乡镇和城市之间的教育鸿沟也在逐渐缩小,公费师范生真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在不断调整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的理念,正确引导正能量。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到底要不要选公费师范生呢?从我的角度看,有“三选三不选”。
哪三选呢?
第一个,孩子喜欢当老师,有的孩子从小到大目标就是当老师,这种就可以选,因为公费师范生能保证当上老师。
第二个,孩子愿意回到基层,不排斥去基层的孩子可以选。
第三个,孩子想要编制,希望没有后顾之忧,公费师范生能一步到位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三种孩子选公费师范生绝对没错。
三不选又是哪些呢?
第一个,孩子想留大城市就业。要知道,公费师范生政策是把优质教育资源带到基层,这是主流导向。虽然在选岗过程中,有孩子逆向选到大城市,比如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等学校的毕业生,通过双向选岗,市教育局向学校报岗位,学校把符合户口条件的孩子进行双向匹配,孩子们线上面试,优秀的孩子能获得市教育局下属的高中岗位,但这种情况凤毛麟角。毕竟大家都想留城市,最后大部分还是往基层走的多,所以想留大城市的孩子要考虑清楚。
第二个,喜欢学热门专业的孩子不适合,比如临床、口腔、计算机,公费师范生里基本没有临床、口腔专业,计算机招的也少,包括金融等热门专业,公费师范生都不合适。
第三个,想挣大钱的孩子不要选。教师属于事业单位,工资不是以赚钱多少衡量,而是以奉献和工作岗位稳定性来衡量。在北方,初级教师工资也就4000 - 5000多元,南方财政好点的省份一般5000 - 6000元,想月薪过万太难了。
所以,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升学机会很多,但不是每个都适合自己,报考就是要匹配,不要硬上。比如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分数考不上华东师范大学的普通专业,但华东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在提前批录取,分数比普通专业略低,就想走这个机会,但到了公费师范生岗位又不满意,不愿意下基层,这就耽误孩子了。所以,喜欢就报,不喜欢就换条路,机会很多。
回过头来说,普通家庭,特别是基层、农村家庭的孩子,我觉得选公费师范生非常合适。因为农村家庭的孩子能接受基层工作和生活。
比如有个孩子,我给他规划了公费师范生,他就想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成为公费师范生后,在小学当老师,中午放学回家,妈妈做好饭,他不在学校吃免费餐,回家吃完饭睡一觉,下午回学校上课、批改作业,晚上回家妈妈又做好饭,吃完洗漱9点多就睡觉,第二天还是这样,心理压力不大。熟悉教学工作后按部就班,他感觉很惬意,现在在县里也买了房子,生活挺好。
家长对孩子的规划有很多种,有的希望孩子成为科学家,但很卷。很多孩子和家长其实没那么大抱负,只希望孩子稳定,生活幸福感强一点,我觉得公费师范生就能带来很强的幸福感,编制解决了,大事就解决了。
最后再强调一下公费师范生的报考。
第一,没有政审;
第二,没有单独的体检;
第三,在提前批报;
第四,应届往届都能报,复读生也能报;第五,孩子们选择时要根据分数合理选学校,我的建议是考上大于考好,因为无论在哪所学校毕业,享受的公费师范生政策、全省统一的薪资待遇等各方面都是一样的,都要服务基层,说不定最后还是同事,所以选学校稳一点更好。
这就是我给大家讲的关于公费师范生的机会。最后说一句,公费师范生到底要不要选?我的建议是,愿意帮助自己的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为了摆脱贫困家乡的人,比较适合选公费师范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