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拖着行李箱站在酒店走廊尽头,房门卡"嘀"声尽头,房门卡"嘀"声在空荡的走廊里显得格外刺耳。门一开,一股子霉味混着消毒水味儿直往鼻子里钻。
你皱了皱眉,这房间明明是豪华大床房,可窗户斜切着外墙,一根粗壮的通风管道大喇喇地穿过房间一角。半夜起来上厕所,窗外大排档的喧闹声、保洁工作间的说话声和隔壁电视声三重奏吵得脑瓜子嗡嗡的。
气人的是空调开到30度,被窝里还是冰凉,传说中那间"谁住谁后悔"的酒店尾房,这回真让你给撞上了。
为啥这走廊尽头的最后一间房,成了大家心里头默认的"雷区"?总有人说住酒店不要选择走廊的最后一间房间,后果可能很严重,这是咋回事呢?其实真不是啥怪力乱神的事儿,而是实打实的科学。
酒店火灾不在少数,真遇上火灾这类紧急情况,最后一间房确实不占便宜。消防通道和应急出口一般都设在电梯间附近,你从走廊尽头那间房往外跑,等于要从最远的地方往出口冲。别人可能都到楼下了,你还在走廊里跟地毯较劲呢。
这地毯平时踩着挺软和,真要着起火来,那烧得可快了,逃生时间一下子就少了一大截。酒店监控摄像头主要盯着电梯口和主要通道,走廊尽头那片常常拍不太清楚,真要出点啥事,喊破嗓子都不一定有人听见。
还有个原因,保洁员推着清洁车从电梯口开始打扫,一间挨着一间收拾过来,轮到最后一间的时候,早就累得够呛了。犄角旮旯随便划拉两下就算完事,床底积灰、洗手台水渍、遥控器上的油渍这些卫生死角,基本都成了"钉子户"。
要是赶上旅游淡季,这间"尾房"可能好几天都没人住,灰尘积得能写字,空气闷得发霉。等你入住的时候,保洁员才临时收拾一通,能彻底才怪!不少住过的人都说,床单看着是白,可一摸遥控器,手指头都能粘住。
想睡个好觉?难!酒店为了不打扰客人,保洁工作间一般都安排在走廊尽头。有的酒店早上7点来钟吸尘器准时开工,夜班保洁员交接班的闲聊,听得比你老家村口大妈们唠嗑还清楚。
这类房间往往靠着马路,窗户就跟装了扩音器似的,凌晨垃圾车的声音、早市叫卖声、半夜飙车的摩托车声轮番轰炸,睡眠浅的人恨不得把耳朵堵上。要是碰上隔音差的酒店,隔壁冲马桶的声音都能听出是大的小的。
设计师画图纸时先把中间房间设计得方方正正,轮到最后一间就剩边角料了。三角形、梯形都算好的,有的干脆在屋里杵根大柱子,床都得绕着摆。窗户正对隔壁饭店的排烟管,视野跟监狱放风区差不多。
中央空调的送风管道走到尽头基本没啥劲了,冬天暖风弱得像老头喘气,裹着被子还冻脚。人住在这种七扭八歪的房间里,心里总是不踏实,半夜起床磕到桌角都能把自己吓一跳。
当然也有胆大的专门挑尾房住,有些高档酒店的尾房是隐藏款的"拐角房",面积比标准间大不少,视野也开阔。但这种好事可遇不可求,多数情况下还是建议各位,入住时直接跟前台说别给安排走廊尽头的房间。
咱拿到房卡先看看逃生路线图,进屋重点检查窗户锁、猫眼和烟雾报警器。遥控器用消毒湿巾擦两遍,洗澡换上自己带的拖鞋,睡觉时手机充电线别放床头(免得半夜绊倒)。这些招数看着麻烦,但能让你睡得更踏实。
大家不爱住尾房,真不是迷信。从逃生距离、卫生条件到睡眠质量,这间房把酒店服务的短板暴露很清楚了。毕竟出门在外,睡个好觉比啥都重要不是?
谁在神神叨叨说尾房"不干净",你就跟他说,哪有什么鬼啊神儿的,尾房不好完全可以用科学去解释,您出去玩住过尾房吗?感受咋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