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4月,北京西花厅】“老陈,广东同志点名要你。”周总理的话不急不缓,却让客厅里的空气一下子凝固。陈郁握着茶盏,指腹用力,瓷壁轻轻颤动。他懂周恩来的分量,也懂“点名”二字背后的殷切与压力。
那一年,他56岁,在煤炭工业部一干就是八个春秋,大小会战、保供抢运全靠他一条线拿主意。部里年轻人常说,陈部长看数据就像看天气,一眼能说出哪座矿坑还缺几台提升机。可眼下,中央决定让他离开熟悉的能源战场,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家乡广东。此时的他,既意外又隐隐激动——毕竟,那里是他走出贫寒的起点。
若把时间拨回半个世纪前,1901年的宝安县还是一座靠海的小县。陈家穷得叮当响,父母省吃俭用,才让小陈断断续续读了两年半书。书没读透,海风倒练出他倔强的性子。21岁那年,他跟着工友冲进香港码头,组织海员罢工。有人劝他退一步,他只回两字:“不能。”
1925年“五卅惨案”震动全国,他再次走到最前线,号召海员与工人并肩停航。省港大罢工整整坚持了十六个月,香港港口几乎陷入瘫痪。就在那一年夏天,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推举为全国海员总工会主席。海风咸涩,他却觉得那是革命的味道。
不久后,组织调他去上海、去广州,后来又升任广东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风头太劲,也容易树敌。1931年一月,他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当选中央委员,却因反对王明“左”倾路线,被扣上“路线错误”的帽子。没多久,他接到调令:去莫斯科学习。表面“深造”,实则被边缘化。
苏联的冬天漫长。1933年,陈郁被派到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当工人,日复一日与铁屑为伍。他没抱怨,也没停下学习俄语和机械制图;只是夜里给妻子写信时,会写一句“同志未必理解我”。直到1939年夏,周恩来因摔伤赴苏治疗,任弼时专程赶来探望,两人才在克里姆林宫外的病房走廊里谈起陈郁的困境。周恩来当晚查阅档案,发现所谓“错误”不过是一纸《申明书》,第二天便向共产国际交涉。一个月后,处分撤销。
1940年2月25日,零下十几度,陈郁、周恩来、任弼时乘专列离开莫斯科,经外蒙辗转回到延安。火车吱呀停下时,陈郁下意识摸了摸兜里那张解除处分的证明——薄薄一页,却让他重回队伍核心。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多在后方负责兵站和工业布局,很少站到聚光灯下。新中国成立后,燃料奇缺,中央挑人时,第一个就想到工人出身、懂设备、又懂俄语的陈郁。1949年底,他被任命为燃料工业部部长,专门盯新疆石油。那时,克拉玛依还只是一片戈壁,他却坚信“地下是金子”。1950年,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在乌鲁木齐挂牌,他拍板用股份换技术,让苏方专家带着测井仪器进沙漠。有人担心吃亏,他拍着桌子说:“油出来,谁也亏不了。”
几年苦干,钻头终于在独山子涌出第一股黑色原油,建设者们兴奋得把沾油的工服剪下一角寄回北京。陈郁收到布片,在办公室里端详良久,只说一句:“值。”
1955年,根据行业分设方案,燃料工业部分拆成三部,他改任煤炭工业部部长。井下瓦斯爆炸多发,他多次钻到八百米深的井筒,用手抹煤尘判断含水率。一次上井后,有记者问他怕不怕,他笑:“我比他们老,脚还得跟年轻人一样踩实。”
也正因这种脚踏实地,1957年广东省委在整顿地方工业与对外贸易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位老部长。陶铸向中央写信,请求支援,还在信尾写下“如条件允许,盼陈郁同志领衔”。于是才有了西花厅那壶冒着热气的龙井,也有了周恩来那句意味深长的“点名要你”。
陈郁犹豫的,不是职务高低,而是部里几项刚启动的井下自动化试点。周恩来看穿他的顾虑,轻声补充:“煤炭部已经有预案,你放得下,广东才能接得住。”一句话,打消最后的纠结。
8月,三伏热浪还未消退,陈郁坐上南下的专列。列车过湘粤边界时,他让随员把窗户全拉开。山风卷着湿气扑面而来,他深吸一口,像在确认:“这是家乡的味道。”
到任后,他跑的第一站不是省委大院,而是黄埔港码头。昔日罢工场景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起重机的轰鸣。他对码头负责人说:“三十年前,我在这儿掀过浪;今天,我想让这‘浪’换成集装箱。”在他的推动下,广东开出全国第一条对外加工贸易试点线,后来发展成闻名遐迩的“三来一补”,也为日后经济特区的设想埋下伏笔。
遗憾的是,高强度奔波不断透支他的健康。1974年3月21日凌晨,他在广州病房里陷入昏迷。助手凑到耳边,他艰难吐出断断续续的几句:“要研究……石油问题……这是大事……”话音微弱,却仍绕不开那团黑色能量。
陈郁的一生,没有华丽头衔的堆砌,却有坚如磐石的信念。周恩来、任弼时在关键时刻伸出的那双手,既是对同志的珍重,更是对实干精神的肯定。57年南调,看似官场调动,实则是党和人民对老工人最直接的信任。纵然他最终倒在病榻,也仍把目光投向祖国能源的远方——那里,火焰不会熄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