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在明拒绝出席?阅兵前中方一个动作,让韩国政府立即接下邀请函

0
分享至

前言

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阅兵,马上就要来临了,而这次的阅兵意义非凡,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不少国家的领导人当天会到来。

其中韩国的态度耐人寻味,根据外媒的报道,李在明拒绝了参加中国阅兵。



但在阅兵前夕,中方驻韩大使做了一件事情之后,韩国政府立即接下了中方正常外交递交的邀请函。

那么驻韩大使到底是做了什么?



阅兵前夕的墓地祭扫

随着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的脚步临近,各国领导人的出席情况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早已确认参加,而韩国总统李在明却成为明确拒绝出席的外国领导人。



这一决定与他刚上任时高调宣称的“务实外交”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

让人不禁疑惑,这位强调“不得罪中美俄任何一个国家”的总统,为何会放弃这样一个展示韩中友好的重要时刻?

更令人玩味的是,李在明不仅决定缺席阅兵,还安排了访问日本和美国的行程,时间恰好与阅兵活动前后重叠。



而就在韩方宣布李在明缺席后,中国驻韩大使戴兵在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日前夕,与19日专程前往京畿道坡州祭扫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墓地。

戴兵大使向卢泰愚墓敬献花篮,整理缎带,鞠躬默哀,表达缅怀和敬意,而卢泰愚之子、韩国东亚文化中心院长卢载宪全程陪同。



在庄严肃穆的祭扫仪式上,戴兵缓缓走到墓碑前,回顾起那段改变两国命运的历史时刻,他提到,33年前中韩两国领导人冲破重重阻力,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隔绝状态。

戴兵特别强调,卢泰愚前总统当年顶住各方压力,展现出非凡的政治勇气和远见卓识,为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用“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句中国古语,表达了对这位韩国政治家的深切缅怀。

而中方这一祭扫活动的时机选择和象征意义,是外交领域的点睛之笔,历史上1992年正是卢泰愚顶着压力,在美国、朝鲜、台湾当局和国内舆论的多重压力下,力排众议与中国建交。



当时建交谈判的团队韩方就只有三个人,总统、外交安保助理、外务部长官,文件都是加密传递的。

这一决定让中韩贸易额从建交初期的不到50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的3280亿美元,增长了惊人的60多倍。



中方此时祭扫卢泰愚墓地,是对历史功臣的真诚缅怀,不过这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老话:外交无小事,举手投足间皆是信号。

中方这一举动国际上也进行了一番解读,尤其是韩国政府。





李在明的强烈反应与特使团的紧急派遣

中方祭扫卢泰愚墓地的举动显然戳中了李在明的敏感神经,韩方的反应速度之快、力度之大,着实让不少观察家大跌眼镜。

就在中国驻韩大使戴兵祭扫活动前一天,韩国媒体报道,政府宣布将在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日前后派遣特使团访华。



这支特使团阵容不可谓不豪华,不仅包括了国会前议长朴炳锡,还特意邀请了卢泰愚之子卢载宪,以及被公认为韩国政坛"中国通"的共同民主党议员金太年和朴钉。

有韩国知情人士透露,李在明其实早在上个月就已敲定特使团名单,只是因为代表团成员健康状况不佳而推迟。



这种解释听起来多少有些牵强,更像是在为先前的决定找补,毕竟如果真的早有安排,为何不提前公布。

更值得玩味的是,据悉李在明还准备亲自撰写亲笔信,通过特使团转交给。

而在戴兵完成祭扫活动当天,有韩国媒体报道,在议长办公室的会晤中,禹元植热情接待了这位中国外交官。



会谈期间戴兵正式递交了北京方面的邀请函,邀韩方高层参加即将举行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据了解韩中议员联盟的多位成员可能会随行访华。

不过据韩国媒体8月20日报道称,李在明不会出席中国9.3的阅兵,将由国会议长禹元植率领“使节团”代表韩国出席阅兵活动。



与此同时也有分析指出,鉴于李在明可能不会出席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但目前关于李在明究竟来参加阅兵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消息。

不过说到李在,其从拒绝参加阅兵到派遣特使团,再到亲笔信邀请,再到接下邀请函,这180度的大转弯让人直呼“好家伙”。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不过韩国政坛对此事的态度并不一致,有执政党消息人士就出来泼冷水,提醒外界"不应过度解读此项活动",称韩方也在向其他国家派遣特使团并递交亲笔信。

李在明反应背后,折射出的是韩国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的做法,说到底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外交活动,而是涉及韩国国家利益的重大战略抉择。



数据显示中国连续21年稳坐韩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宝座,2023年双边贸易额高达2800亿美元,占韩国对外贸易总额的近四分之一。

更关键的是,韩国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等支柱产业高度依赖中国供应的原材料稀土类金属,二次电池所需的人造石墨、氧化锂等等,不少材料都是从中国购买。



这种经济上的深度依赖,让韩国在外交政策上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记得前总统文在寅任期内,韩国因为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而遭受中方经济制裁,旅游、文化、零售等多个行业遭受重创。

从历史角度看,中韩关系的发展轨迹充满戏剧性,从卢泰愚冒险开启中韩建交,到金大中、卢武铉时期的稳步发展,再到李明博、朴槿惠时期的关系起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朴槿惠曾在2015年受邀出席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成为唯一一位出席该活动的美国盟友国家领导人。

当时朴槿惠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画面,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被视为中韩关系“蜜月期”的象征。



然而好景不长,随后因“萨德”问题,中韩关系急转直下,到了尹锡悦时期,韩国全面倒向美国,加入印太经济框架,强化美日韩三边合作,中韩关系跌入谷底。

李在明上台后曾表示要修复中韩关系,但实际行动却显得犹豫不决,外媒爆料的拒绝参加中国阅兵仪式,无疑是给中韩关系修复蒙上了一层阴影。

上观新闻2025-08-20——建交纪念日前后,韩总统拟派特使团访华:亲笔信、中国通、前总统之子成看点?



环球网2025-08-21——中国驻韩大使戴兵祭奠韩前总统卢泰愚:感念其为中韩建交作出历史性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青橘罐头 incentive-icons
青橘罐头
2023年11月3日
1654文章数 1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