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名溯源】
石桥头原名 “集潮头”:此地原是商埠码头,因东面车岙港和西面胡陈港两股潮水入长亭港后在此汇集,故称为 “集潮头”。当年集潮头十分繁华,四艘三支桅的大木船与石浦、海游对开;货运船只来自海游、石浦、黄岩、三门、舟山等地,出入码头的旅客、商贾熙熙攘攘,由此衍生出大量挑货运物的码头工人,俗称 “担脚担”。为方便生活,他们多就地定居,成为最早的原住民,久而久之形成自然村落。
1926 年,大湖、塘里、洋湖三村胡氏族众集资建起横跨长亭港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 永和桥。桥长 15 米、宽 4 米,两侧设有护栏与灯柱,桥基以长方条石配水泥浆砌成。因村落在石桥的一头,便称 “石桥头”;又因 “集潮头” 与 “石桥头” 发音相近,“石桥头” 遂替代原名,只是当地人仍惯称 “集潮头”。
【老本王志鹏】
著名武术大师王志鹏(1901-1985),人称王大师,其事迹载于1987-2008《宁海县志》。
王志鹏自幼习武,赴上海谋生时,曾入武术名家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会研习拳术,习得剑术、枪法、形意拳、太极拳等武功,高深功力获精武会同仁及上海武术界一致认可。
1926 年,王志鹏回到宁海,先后在城关民众教育馆、宁海中学、正学小学教授武术。期间,他曾赴多地与国内武术名家同台表演,获张学良先生赞赏并合影;后应邀赴广东,兼任广东东区绥靖公署武术教官。卢沟桥事变后,他在城南孔庙行医并传授武术,恰逢日寇飞机轰炸,妻子郑氏因惊吓过度离世。王志鹏由此离开伤心地,于 1944 年投亲定居石桥头,仍以开医馆、兼授武术为生。他医术高明、武艺超群,且性情善良豪爽,深受村民爱戴。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石桥头、塘里、大湖三村因争夺香花山的土地及采石场管理权产生深重矛盾,险些酿成三村集体参与的群体械斗。
当日,大批村民手执锄头、草耙等工具,从各村汇集至香花山脚。石桥头村人数最少,却毫无惧色,手持锄头、扁担的男女老少死守地界;塘里、大湖村民亦不甘示弱,手中工具铮铮作响,呼喊着向前拥来 —— 一场声势浩大的流血冲突眼看就要爆发。此时,王志鹏手持一根冲扛(竹制劳动工具),如顶天立地的大将般威风凛凛地站在大路边,对着黑压压的人群大声喊道:“香花山的土地、石场都是共产党的,不是哪个人的!我建议大家不要动武,坐下来谈判。要是有人要强取豪夺或聚众闹事,那就冲我一个人来!我保证,让他直着进来、横着出去!” 掷地有声的话语震慑全场,众人皆心诚悦服,纷纷放下工具,着手三方谈判,最终划定三村管理地界:东为塘里村,中为石桥头村,西为大湖村。这一划界,三村至今恪守 —— 一场酝酿中的流血事件就此圆满化解。直至今日,老一辈村民仍津津乐道,说王大师当年颇有赵子龙单枪匹马独战长坂坡的雄风,寥寥数言便力挽狂澜,避免了无数家庭难以承受的悲剧。(口述/冯先定
)- End -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关注我们就是最大的支持@
对话主编请加微信:
□ 撰稿:王 蒙
□ 排版:天姥老人
□ 审核:应可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