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过去六年了,可一想起来,心里还是觉得挺别扭。当年坐同一趟火车去部队,摸爬滚打好几年的战友,退伍回到地方后,变化真有这么大吗?这到底是战友间那份纯真情谊慢慢淡了,还是这世道变了,连人情味儿都跟着变味了?
2019年的一天,我开车去邻县办事,离家有六十多公里。事儿办到一半,手机响了,一看是老战友方建军打来的。方建军是我1982年一起入伍的老战友,在部队时他在三班,我在六班。因为我们是一个县出去的兵,到了部队,慢慢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1986年,我们又一起退伍回了老家。他家离我家有十几公里,不在一个乡,但靠着四年部队攒下的情分,我和他关系一直很铁。平时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只要招呼一声,另一个准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方建军在电话里说,有四个外地战友今天到咱们这儿来了,大伙儿商量好了,在县城一家饭店请他们吃顿饭,让我必须参加。当年和我们一批到连队的,还有湖南益阳的一批兵,人数和我们陕西兵差不多。因为地方远、口音不同,虽说也有来往,但到底不如我们一个县的兵亲近。退伍这么多年,两边联系反而多了起来,时不时有本地的战友过去,或者他们那边的战友过来。每次得到消息,大家一般都会准时参加活动……
想到这儿,我赶紧解释,说我现在在邻县办事,办完赶回去可能来不及参加聚会了,让大家别等我,改天我再单独请大家吃饭。打电话时,我听到话筒里传来一个外地战友的声音,说战友们好不容易聚一次,咱们就等等梁伟民(我的名字)吧,晚点吃饭没关系……最后电话那头商量定了:等我一起吃饭,再晚也等!
看战友们这么热情,我只好答应。赶紧加快速度把事情办完,开着车就往回赶。赶到县城家里时,已经是下午六点半了。想着家里还有两瓶好酒,战友们来了,应该喝点好的,就又拐回家拿酒……大概七点多,我兴冲冲地赶到饭店,推门进了包间,眼前的情景让我愣住了。
![]()
战友们早就吃上了!桌上的菜已经下去不少,好几个盘子都见底了,看那架势,至少吃了一个小时了。更尴尬的是,连我的座位都没留。看到我急匆匆进来,几个人才慌忙起身,招呼服务员搬椅子、拿餐具……
我站在包间门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不是说好等我的吗?电话里说得那么恳切。我就晚到了半个多小时,还特意带了两瓶好酒来,他们倒好,早就开吃了,看样子吃得还挺香。大伙儿都是退休或者不忙的年纪了,也没啥火烧眉毛的事,这点功夫都不愿意等?
看我脸色不太好看,方建军赶紧起身打圆场,让服务员又给我炒了个青菜。等青菜的工夫,大家端起酒杯,喝着我带来的酒,轮流给我敬酒……那会儿,我心里特别不舒服,但碍着面子,勉强应付着。青菜上来后,我象征性地动了两筷子,就再也没胃口了。
大概二十多分钟后,饭局散了。大家勾肩搭背,满嘴酒话,拉扯着走出了饭店,不一会儿就消失在夜色里……
我回到家,看到厨房还有剩饭,只好自己开火热了热。妻子纳闷地问:“你不是去参加饭局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没吃饱?”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
第二天上午,方建军打来电话。他在电话里说,昨晚就看出来我脸色不好,解释说他们本来是想等我的。可刚坐下,就有人说晚饭后要去找一个儿子当局长的战友打麻将,结果几个人不由分说就动筷子了……方建军说,他还特意提了,说梁伟民正往这边赶呢,说好等他的。可看到那几个外地战友都端起了酒杯,作为东道主,他也只好跟着端起了酒杯……
放下电话,一股说不出的失望涌上心头:都是一起退伍的战友,有人把社会上那套功利心态也带到战友关系里来了。觉得有利可图,就上赶着往前凑;对那些没什么社会资源、觉得“没用”的战友,就晾在一边……
后来,我再也没主动联系过那几个外地来的战友。人家有“正事”要忙,我就不打扰了。只是觉得,那份原本纯正的战友情谊,不知不觉间,掺进了太多不该有的东西。有些战友,有好事从来想不起你,遇到麻烦事了才找你。现在,我干脆淡出了战友群,反而落个清闲自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