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白居易笔下的处暑景象如约而至,转眼间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已然来临。夏日积云渐散,早晚凉意渐生,宣告着酷暑即将落幕,凉爽秋季将至。 “处”为终止、躲藏之意,“暑”即炎热,处暑意味着暑气开始消退、趋于结束。尽管仍可能遭遇“秋老虎”的余威,但天地间已悄然进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自然过渡阶段,时节的流转在细微的气候变化中清晰显现。
![]()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它代表的是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此时昼夜温差加大,不时有秋雨降临,风雨过后,人们会感到明显降温,正应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民间谚语。
处暑的三候也体现了季节变迁:一候鹰乃祭鸟(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二候天地始肃(万物开始凋零);三候禾乃登(农作物成熟)。此时正值作物成熟、秋意渐浓之际。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这个时候作物已经成熟了,为了答谢祖先的一个庇佑,所以在这个时候会举行祭祀的仪式,此外,在沿海地区,这个时候也是开渔节,人们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希望获得丰收。
![]()
那么在处暑有什么讲究和说法呢?不是迷信!今日处暑,记得:1不空,2不做,吃3样,夏秋交替可别不当回事!
处暑时节,人体阳气开始内收,且正处于夏秋转换、阴阳交替之际。加之“秋燥”当令,天气慢慢变得干燥,最易患肠胃疾病。因此,在饮食和生活上顺应时节做出调整,对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1不空
早上不要空腹
不要空腹,指的并不是,不停地吃,而是提醒大家,在早上的时候要好好吃饭,意思就是一日三餐要有规律,不能因为过度的饮食,或者不规则的饮食,导致胃部长时间空荡,在这个时候要脾胃功能比较的弱,要注意规律的饮食,同时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
2不做
不对着空调吹
处暑到了之后,早晚的时候,其实很多地方,都已经可以不用再开空调了,如果是天气比较的炎热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对着空调吹,尤其是运动之后,大汗淋漓,更是不能对着空调吹,不然的话,也很容易导致身体的不适,甚至还会加重体内的一个湿寒,从而损伤脾胃的阳气。
![]()
不喝冰镇的啤酒
到了这个阶段,还要注意,不要去喝冰镇的啤酒,因为这个时候,天气也开始变得凉爽了,如果你去喝冰镇的脾胃,很容易导致秋燥的加重,损伤的脾胃,甚至还会导致咽喉痛等情况,所以尽可能的不要去碰,也能让我们舒坦的过秋天。
吃3样
第一样:鸽子
处暑要吃一点进补的食物,我们可以选择鸽子,它的肉质非常的紧实,而且富含大量的蛋白质,能够很好的滋阴养胃,缓解秋燥给人带来的身体不适,而且在做法上,也简单,直接清炖就可以了。
![]()
第二样:薄荷
处暑时节,不妨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薄荷。它自带清新香气,还能起到杀菌作用。此时可采摘新鲜薄荷,搭配菜肴烹饪,或与肉类同煮,口感清爽独特。在夏秋交替之际,薄荷能帮助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顺应时节滋养身体,为度过干燥秋季做好准备。
![]()
第三样:冬瓜
处暑前后,不妨多吃冬瓜调理身体。它能祛湿润燥,且富含纤维素,对预防秋燥颇有成效。无论是红烧入味,还是熬煮成汤,冬瓜都滋味鲜美,适合家常烹饪常吃。 今日处暑,无论多忙碌,都要记得关爱自己与家人的健康。顺应时节变化,做到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才能安稳过渡到秋季。愿大家在这夏秋交替之际,都能身心舒展,健康顺遂地迎接凉爽秋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