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资料来源:《太平御览》《神农本草经》《太上感应篇》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纯属虚构,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自古以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可是,真的有人能够通过修身养性、积德行善来改变自己的寿命吗?
在《太平御览》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位相士为袁了凡看相,断定他只能活到五十三岁。可是袁了凡后来遇到了云谷禅师,学会了改变命运的方法,最终活到七十四岁,多活了二十一年。这说明什么?说明命运并非完全不可改变,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方法。
那么,古人是如何延年益寿的?他们在枕边放置的到底是什么宝物?这些宝物又有何神奇的力量,能让阎王都难以索命?
这个秘密,隐藏在古代圣贤的智慧之中,藏在道家的养生典籍里,也蕴含在佛家的修行法门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千古之谜。
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有一位名叫赵明德的书生。此人生得清秀,文采不凡,可惜面相不佳。一位相士看了他的面相后,摇头叹息道:"此人印堂发黑,眉间有死气,命宫狭窄,恐怕活不过三十五岁。"
赵明德听了,心中大惊。他今年已经三十二岁,如果相士所言属实,自己只剩下三年光阴了。从此以后,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整日为死期将至而忧心忡忡。
正在绝望之际,赵明德听说华山上有一位得道高人,名叫清虚道长,精通奇门遁甲,善于改变命运。于是,他变卖了家产,独自一人前往华山寻访。
经过一番波折,赵明德终于在华山深处的一个山洞里找到了清虚道长。这位道长仙风道骨,白须飘飘,正在洞中静坐修炼。
赵明德跪在洞口,恳求道:"道长慈悲,弟子命薄如纸,恳请道长指点迷津,救弟子一命!"
清虚道长睁开眼,看了看赵明德,叹了一口气:"你的面相确实不佳,按理说难过三十五岁之坎。不过,天道好生,总会给人留一线生机。你既然有缘来到这里,我就传你一个延年益寿的法门。"
赵明德大喜过望,连忙磕头:"多谢道长救命之恩!"
清虚道长缓缓起身,从洞内取出四样东西,放在赵明德面前:"这四样宝物,你要时刻放在枕边。第一样,是这块太岁肉。"
赵明德看去,那是一块拳头大小的肉质物体,呈褐红色,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太岁,又称肉灵芝,是天地精华所聚。《神农本草经》记载:'肉灵芝,味甘平,主治胸中结气,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益寿。'你将此物放在枕边,夜夜与之同眠,可以吸收其精气,补益元神。"
赵明德小心翼翼地接过太岁肉,只觉得手中温润如玉,隐隐有股暖流传来。
清虚道长接着取出第二样东西:"这是千年何首乌的根须。"
那是几根细如发丝的根须,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却散发着一股浓郁的药香。
"何首乌,《开宝本草》记载其'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千年何首乌更是难得一见,其根须蕴含着浓厚的生命精华。你将这根须放在枕边,可以在睡眠中滋养肾精,补充生命之源。"
第三样东西是一颗古朴的珠子,呈青绿色,晶莹剔透。
"这是龙涎香珠。"清虚道长解释道,"龙涎香乃是海中龙王所吐之精华,极为罕见。《本草纲目》记载:'龙涎香味甘酸,性平,能化痰降气,活血散结,益气养神。'此珠放在枕边,不仅能安神助眠,更能调和气血,延年益寿。"
最后一样东西让赵明德有些意外,那竟然是一本书。
"这是《太上感应篇》。"清虚道长说道,"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一本书也能延年益寿?其实,这本书才是四样宝物中最重要的一样。"
赵明德不解:"道长,这本书弟子倒是听说过,不就是劝人行善积德的吗?和延年益寿有什么关系?"
清虚道长微笑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太上感应篇》开篇就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与其品德修养密切相关。心地善良的人,气血调和,精神安定,自然容易长寿;心怀恶念的人,心神不宁,气血紊乱,必然折损寿命。"
"更重要的是,"清虚道长继续说道,"《感应篇》中记载了许多延年益寿的善行。比如'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等等。做了这些善事,天地鬼神都会护佑,自然能够延年益寿。"
赵明德似懂非懂地点头:"道长的意思是说,我要一边用前三样宝物滋养身体,一边按照《感应篇》的教导修养品德?"
"正是如此。"清虚道长点头,"身体的滋养固然重要,但心性的修养更为关键。这四样宝物,实际上代表了延年益寿的四个方面:太岁肉养元神,何首乌根须补肾精,龙涎香珠调气血,《感应篇》修品德。四者缺一不可。"
赵明德恭敬地收下四样宝物,问道:"道长,弟子应该如何使用这些宝物?"
清虚道长详细指导道:"每晚睡前,将四样宝物依次放在枕边四角。太岁肉放在枕头右上角,对应肝胆之位;何首乌根须放在左上角,对应心肺之位;龙涎香珠放在右下角,对应脾胃之位;《感应篇》放在左下角,对应肾膀胱之位。如此摆放,可以调和五脏六腑,平衡阴阳气血。"
"每天睡前,你要先虔诚地读一段《感应篇》,反省自己一天的言行。然后静坐片刻,观想太岁肉的精华进入泥丸宫,何首乌的药力滋润丹田,龙涎香的清香调和气血。如此坚持百日,必见神效。"
赵明德满怀感激地向清虚道长告别,带着四样宝物下山回家。从那天开始,他严格按照道长的指导执行,每晚将四样宝物放在枕边,认真阅读《感应篇》,反省自己的品德。
起初,赵明德并没有感觉到什么明显的变化。可是一个月后,他发现自己的气色好了很多,原本苍白的脸色变得红润,精神也比以前好了许多。
两个月后,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有一天晚上,赵明德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中,他看见一位白须老者对他说:"你心地善良,积德行善,本该延寿二十年。可惜你前世造业太多,只能延寿十五年。"
赵明德醒来后,将这个梦告诉了妻子。妻子劝他说:"无论能延多少年,总比原来的命运要好得多。你要更加用心修德行善才是。"
三个月后,当初给赵明德看相的那位相士路过,再次见到赵明德时,大吃一惊:"奇怪,奇怪!你的面相完全变了。原本的死气消失了,印堂发亮,气色红润,这是长寿之相啊!"
赵明德笑而不语。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四样宝物的神奇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每晚阅读《感应篇》,他的品德修养有了很大提升,心地变得更加善良,做事更加谨慎,对人更加宽容。
就在这时,一件让所有人都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赵明德以为自己已经彻底改变命运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让他再次陷入了恐慌之中。
原来,当年给他看相的那位相士,其实是江南有名的"铁口神算"。这位相士不仅看相准确,更有一个神奇的本领——他能够看见每个人头顶的生死簿。
相士找到赵明德,神色凝重地说:"赵公子,实不相瞒,三个月前我再次见到你时,虽然你的面相有了很大改善,但我看见你头顶的生死簿上,寿命仍然没有根本改变。"
赵明德听了,如五雷轰顶:"师父,您的意思是说,我这三个月的努力都白费了?"
相士摇头:"不是白费,而是..."他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师父,您有什么话就直说吧!"赵明德急切地问道。
相士叹了一口气:"我看见你的生死簿上写着几行小字,但字迹模糊,无法看清。似乎有什么力量在阻挠我窥探天机。这说明你的命运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但最终结果如何,连我也无法断定。"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位身着官服的人快马赶来,直奔赵明德家中。来人正是县太爷的师爷,他带来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消息...
这个消息,将彻底揭示四样枕边宝物的真正秘密,也将告诉我们,为什么连阎王都难以召唤那些掌握了这个秘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