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药博会特刊|全链发展赋能县域经济 党参之乡绘就振兴画卷——渭源县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0
分享至



近年来,渭源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主动融入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全市加力建设“一区三地”发展定位,锚定建成“全国道地中药材大健康产业基地”的目标,按照“稳面、提质、延链、增效”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中医药标准化种植体系、精深化加工体系、专业化市场体系、一体化服务保障体系、品牌化发展体系,全力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中医药产业总产值突破56亿元,农民从中医药产业中人均获得收入3500元。今年1-7月份,产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中医药产业已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


渭源白条党参加工。


渭源药食同源产品。

科学规划布局,扩大种植规模。科学编制规划。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完成《渭源县中药材产业集群建设方案》《渭源县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园建设规划(2021-2025)》《渭源县中药材稳面提质增效行动建设方案》等多个规划方案,为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遵循,形成了“北参南归川芪”的种植布局。大力繁育种苗。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依托建成的渭源白条党参研究院,开展野生品种驯化和新品种培育,引进麻花秦艽、淫羊藿等中药材新品种45个,征集中药材种质资源4份,保存中药材种质资源100份。今年投资1400万元实施中药材稳面提质增效建设工程,大力推广“832”种植模式,为有种植意愿的农户户均发放种子8斤(党参或黄芪),育苗0.3亩,确保来年种植药材2亩以上,发放党参种子8400户33600公斤,黄芪种子7000户28000公斤,示范带动1.54万户完成育苗4620亩,带动全县中药材育苗面积达4万亩。建设产业基地。采用“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投资900万元在祁家庙、上湾等乡镇建成千亩中药材有机药源基地和绿色标准化基地,打造核心示范基地9个1.8万亩,建成中药材万亩片带3个,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其中绿色标准化种植面积31万亩,标准化率达88%以上。打造GAP基地。2023年,渭源县在全省率先推进落实中医药产业发展中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全力打造中药材GAP基地,创建了“政府统筹规划引领、科研团队保驾护航、龙头企业协同赋能、县内药企主动担当,农户全域参与受益五位一体,全产业链整体推进的渭源模式”。2024年全县10家企业申报的6.8万亩GAP基地通过省级符合性检查,占全省34家的29.4%。今年,同步推进GAP种植基地建设,全县24家企业申请建设GAP基地14.7万亩,省GAP专家组已对第一批13家GAP申报企业基地和资料进行了符合性检查,第二批GAP企业正在准备申报资料,通过实践探索、总结经验,GAP基地“渭源模式”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认可,已成全省乃至全国同行参观学习的标样。健全追溯体系。按照“六统一、可追溯”(统一规划生产基地、统一种子种苗、统一肥料农药、统一种植技术规程、统一采收与产地加工、统一包装与贮存、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的要求,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产地加工车间+基地+农户”五位一体模式,引进现代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建成渭源道地中药材溯源系统和数字合作社,实现对中药材基地、种子种苗、种植、田间管理、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记录和管理,完成从“田间”到“车间”的溯源闭环,让道地药材有了“数字身份证”,全县20多家中药材加工企业实现了基地共建、数据共享、联网共赢。


渭源白条党参新寨核心产区种植基地。


会川镇半阴坡当归种植基地。

完善产业链条,推动转型升级。以市场主体为引领。近三年,连续实施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2个1950万元。今年,争取资金1050万元在天成、瑞信、康恩惠、恩长健、渭水源健康、衡顺堂药业等6家企业实施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提升改造企业加工车间和生产线,提高中药材企业精深加工水平。目前,2025年产业集群项目资金已下达,天成、瑞信、康恩惠、恩长健、衡顺堂药业、渭水源健康等企业已全面开工建设,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以产地加工为依托。持续抓好地产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工作,组织企业在产地加工车间正常生产,做好对加工大户的培训工作。近三年累计投入1860万元建设10个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车间,全部通过全省中药材产地加工龙头企业遴选,占全省55家的18%。建立中药材加工示范点52个,535户加工大户带动周边2300多户农户,今年预计完成中药材烘干贮藏、分级包装、饮片等初加工15万吨以上。以延链补链为重点。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近三年引进总投资18.25亿元的天成药业等21家大型制药企业落地渭源,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76家,32家通过GMP认证,培育规上企业23家,建成中药材精制饮片生产线2条、药食同源大健康生产线4条,年产中药饮片6.5万吨、中药提取物0.2万吨。2024年实现中药材加工产值18亿元。今年1-7月份,加工产值达12亿元。


渭源淫羊藿。


渭源县工业园区。

加强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完善仓储物流体系。依托渭水源和会川江能两大中药材交易市场,持续完善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推广无硫保鲜仓储,全县仓储库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静态仓储达到60万吨,仓储品种200多个,年周转量达到100多万吨。以仓储龙头企业为引领,通过积极对接中陕核集团,计划引进核工业辐射、大数据与AI等先进技术,有效整合仓储资源,建立集供需信息、标准仓储、智能云仓、运输调度、电子商务等设施为一体的中药材智能化仓储配送中心,有效提升中药材仓储流通能级,形成一流的中药材配送中心。持续健全以县城为中心、产地市场为节点、农贸市场为网点的营销网络体系,建成中药材线下集散市场36个,80多家电商企业参与线上销售,年交易量达12万吨,产业总产值突破56亿元。今年1-7月份交易量达5.3万吨,交易额达16.67亿元。提升园区承载水平。加快推进物流园建设和招商运营,持续完善园区要素保障,不断提升产业园区建设,投资3.4亿元完善工业集中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园,招引延链补链强链项目3个,引进重点企业9家,培育规上企业10家、亿元级企业4家,完成标准化车间认证30家,工业集中区入驻46家企业,甘肃佛慈红日药业有限公司成为全市首家通过2A级两化融合贯标评定的医药生产企业,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为省级开发区。今年,新增盘活伟盛药业、正源药业停产企业2家,累计盘活企业12家。强化扶持政策落实。近三年,征集解决企业堵点难点问题43件,帮助35家企业融资3.49亿元,为23家中药材加工企业落实奖励资金2382万元。今年,投资9.4亿元实施山东天成药业定西制药建设项目、甘肃聚康仓储物流有限公司渭源县道地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项目、甘肃德隆堂药业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加工项目等9个,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


渭源县会川工业集中区。


渭源县中药材精深加工。

强化品牌培育,提升发展质效。深化品牌体系建设。实施中国驰名商标“渭源白条党参”品牌的建设、赋能、提质工程,注册系列品牌5个,着力构建“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加快推进“渭源膳方”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培育“甘味”中药材品牌2个。扩大品牌增值效应。积极支持企业研发“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全县“药食同源”生产企业达到7家,研发固体饮料等大健康产品5类165个,注册商标176个,完成产品备案27个,年销售额达到6000万元以上。同时,研发院内制剂4个,党参饮片等10个产品被列入省级中医药大品种大品牌培育目录,“渭源白条党参”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达到19.76亿元。强化品牌质量监管。围绕“六统一”和“可追溯”目标,联合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建设中医药检测资源数据库,加强对中药材仓储、交易、物流等环节的技术监管,确保中药材质量安全可控。督促中药材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严格落实“两证一标识”制度,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授权22家企业统一使用“渭源白条党参”品牌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


白条党参晾晒。


渭源当归切片晾晒。


监制:杜金植

编审:李欣君

责编:张陇霞

编辑:李姿霖

法律顾问: 甘肃瀛运律师事务所 曲玮 18693220999

版权说明:本公众号转载或发布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定西交通广播 incentive-icons
定西交通广播
定西交通广播 服务交通人民
6722文章数 9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