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开“抽陀螺式管理”的遮羞布
一、最近听到不少朋友吐槽:“现在的领导,比陀螺还疯!天天追着人屁股后面抽,不抽就不动,抽完转三圈又瘫地上。”
这话听着扎心,但细想还真是。比如:
![]()
小王被要求“今天必须交报告”,结果熬夜改了八版,第二天领导却说“方向错了,重做”;
小李的团队每天开三个会,会后还要填十几张表,最后活没干完,人先累趴了;
公司搞“全员加速”,任务量翻倍,工资却一分没涨,员工纷纷离职。
这种管理方式,就像抽陀螺——抽得越狠,转得越快,但陀螺自己没动力,一停就倒。
二、为什么领导爱当“抽陀螺的人”?
说白了,就是懒。
懒得动脑:觉得“催人干活”最省事,自己不用思考怎么优化流程、激发动力;
懒得担责:任务完不成?员工能力不行!出了问题甩锅最快;
懒得信任:总觉得员工“不抽就偷懒”,宁可天天盯着,也不愿放权。
但问题是,员工真能被抽起来吗?
短期看,加班、赶工、写总结确实能出点成果。但长期?员工累到想辞职,团队效率越来越低,创新?想都不敢想。
三、抽陀螺式管理的三大致命伤
员工成了“人形机器”
天天被催任务,员工只能机械执行。比如:
设计师被要求“一天出10版方案”,最后只能网上扒图拼凑;
销售员被逼着“每天打200个电话”,客户没成交,自己先抑郁了。
没有思考的时间,哪来的创造力?
压力全往基层堆
领导只管要结果,不管过程多难。比如:
公司要求“三个月市场份额翻倍”,但预算砍半、人手不够,员工只能硬扛;
出了问题,领导第一反应不是解决,而是质问:“你当初怎么没考虑到?”
员工成了背锅侠,换谁都得摆烂。
团队变成“一盘散沙”
领导天天催进度,却从不关心员工为什么卡壳。比如:
技术部说“服务器撑不住”,领导却说“用户不会管这些”;
客服部被骂“回复太慢”,但根本不给培训资源。
没人愿意为团队付出,各扫门前雪才是常态。
四、撕掉“陀螺标签”,管理该怎么做?
少抽鞭子,多递梯子
把“你必须完成”换成“你打算怎么干?”
给员工资源、培训、试错空间,而不是光喊口号。
目标要清晰,过程要透明
别只说“这个月干到100万”,而是拆解成:“每周新增30个客户,客单价提升5%”;
用看板公示进度,员工自己就能算清楚:“做到哪了?差多少?”
把员工当“自己人”
出问题先问“需要我帮忙吗?”,而不是“当初怎么说的?”
奖励要公开,批评要私下,别让员工当众丢脸。
五、管理不是耍威风,而是种庄稼
好的管理,应该像农民种地:
选好种子(招对人)
松好土(给资源)
施好肥(教方法)
等时间(给耐心)
天天拿鞭子抽,庄稼早旱死了。
最后说句大实话:
员工不是陀螺,领导也不是抽陀螺的人。
把人当人,团队才有生命力;把活当活,工作才有创造力。
否则,再怎么抽,转得再欢,也跳不出那方寸之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