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8·25第九个残疾预防日 | 把《道路交通安全法》装进口袋,让出行不再“带伤”!

0
分享至

2025年8月25日是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在道路交通日益繁忙的今天,交通事故已成为威胁生命安全和导致残疾的重要因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值此之际,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交通安全,以法治为盾、以行动为基,筑牢出行安全的“防护墙”。

01

政策引领:残疾预防与交通安全的法治保障

《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要将交通安全作为伤害致残防控的重点领域,通过完善法规、强化监管、普及教育等多措并举,降低交通事故致残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作为交通治理的“基本法”,从机动车登记、驾驶人资质、道路通行规则到事故处理等环节,构建了全方位的法律框架,为保障出行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

02

安全出行:从“知法”到“守法”的行动指南

(1) 机动车驾驶人:安全无小事,细节定生死
杜绝“三超一疲劳”:超速、超员、超载和疲劳驾驶是事故主因。数据显示,超速50%的重大事故率直线上升;疲劳驾驶会使驾驶员的视觉模糊、动作迟缓,有极大安全隐患。
正确使用安全装置:安全带可使事故死亡率大幅降低,儿童需正确使用安全座椅,减少可能的伤害。
警惕盲区风险:大型车辆盲区范围可达数米,司机转弯时需注意观察。

恶劣天气出行指南

雨天:降低车速、保持车距,避免急刹;雨水会使路面湿滑,制动距离大幅增加,谨慎驾驶才能确保安全。

冰雪天:缓打方向、轻踩油门,必要时安装防滑链;在冰雪路面行车,操作过猛极易导致车辆失控。

雾天:开启雾灯、近光灯,避免远光灯散射。雾灯的穿透力强,能有效提高能见度,保障行车安全。

(2) 非机动车与行人:规则意识决定安全系数
头盔=保命符:电动自行车骑行者正确佩戴头盔,可使颅脑损伤风险降低。
拒绝“低头族”:过马路时请勿接打电话或刷手机,也不可不注意观察奔跑穿过斑马线。

夜间或雨天着亮色服装:穿亮色衣物或使用亮色雨具,让车辆提前发现行人,有充足的反应时间。

自行车及电动车需在转弯处避开大型车辆,防止盲区事故。

行人过马路 “三字诀”

停:先观察,不闯红灯、不翻护栏;

看:确认双向车辆停稳再通过;

稳:勿奔跑、勿低头玩手机。

03

法律:2021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六条生命线”
1. 第51条:驾驶人、前排后排都必须系安全带,违者罚50元。
2. 第51条+第90条:骑乘电动自行车未戴头盔,处警告或20—50元罚款。
3. 第42条:超速50%以上,吊销驾照;致人重伤,追究刑责。
4. 第22条:酒驾≥80mg/100ml即为醉驾,将面临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保险公司通常会对因酒后驾驶引起的事故拒绝赔偿,致伤残将赔到“倾家荡产”。
5. 第47条:斑马线不礼让行人,记3分、罚200元;事故全责+赔偿。
6. 第68条:高速上发生故障,警告标志必须设置在来车方向150米外,人员立刻转移至护栏外并报警,否则二次事故追责。

写在最后
让我们把“守法规、知礼让”变成肌肉记忆。因为每一次守法,都是对生命的一次温柔托举;每一次礼让,都是把致残风险挡在身前。

编辑:魏子皓

审核:刘海明

▍图文来源:网络

▍图文整理:宣传和对外交流科

▍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文旅君署名或删除。

(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钦州市旅游局 incentive-icons
钦州市旅游局
钦州--一个亲近五彩海豚的地方
8411文章数 6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