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阅读俱乐部”是三明治线上写作社群每日书社区的共读共写活动。我们会在当月的写作社群内更新选书资讯,书籍范围包括非虚构、文学、历史、社科类。参与每日书的作者可报名申请获得赠阅。在阅读俱乐部,你可以:
●获赠精选书目
●尝鲜还未上市的新书
●和每日书小伙伴们共读,交流阅读感受
●获得编辑推荐的延伸阅读
●共写书评,你的阅读体验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阅读俱乐部共读书目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光出品的金子作品《还可以的金女士》。
![]()
“我是一个骑在墙上的人,我流窜于小镇和名利场之间。当我在名利场时,我是一个冷眼穷人,这些故作体面的人造景观让我疲惫。当我在小镇时,我又不禁为我在名利场学到的东西沾沾自喜,想要把先进的时尚知识播撒在朴素的河南大地。”
出身高考大省河南的小镇女孩金子在北京时尚前沿工作,出身的平凡和时尚圈的光怪陆离这两种色彩在她身上碰撞,她时而是走过独木桥的胜利者,时而是名利场中的局外人。本书记录了一位身处名利场中的朴实的河南女孩眼中的世界,虚浮华丽围绕着她,那种“小时代”中的生活,她过上了,但好像始终不入流。
加入本次三明治阅读俱乐部的作者
在阅读中有怎样的发现?
丸子
职业:新媒体相关
坐标:武汉
笨拙也罢,虚荣也好,都十足可爱
![]()
下班回家,拆开三明治寄来的快递时,那种雀跃的心情,至今想起来还带着点发烫的温度。
申请时写的理由早已模糊,只记得大概提过:我和作者金女士一样,都是 “小镇做题家”;30 岁这年,我正陷在前所未有的挣扎里,想从她的故事里,为自己的迷茫找一丝确定的锚点。
不得不说,这份 “稻草”,我真的在金女士的文字抓住了。
四年城市体验券:从考场到社会的落差课
有人说,大学四年是农村青年拿到的 “大城市体验券”。深以为然。那些坐落在一线城市或准一线城市的大学,像一个温柔的结界 —— 让我们暂时脱离小镇的生活惯性和价值体系,笨拙地学习城市的生存逻辑。可真正踏入社会才发现,学生时代的 “体验” 只是皮毛,从 “傻白甜” 的做题思维,到懂人情世故、察言观色的职场生存,中间隔着的,是比高考更难的 “隐形考试”。
金女士一毕业就进了顶级新媒体 GQ,在时尚圈摸爬滚打近十年。从对大牌 logo 一无所知的小白,到能从容服务奢侈品牌的业内人,她的履历,大概是很多 “小镇做题家” 羡慕的范本 —— 至少我 30 岁时,还在偷偷仰望这样的生活。
![]()
用 “小镇做题家” 包裹自己:骄傲与枷锁
可即便活成了别人眼中的 “成功样本”,金女士仍常用 “小镇做题家” 定义自己。这个标签像一层柔软的壳:既能体面地证明 “我曾靠努力赢过”,又能在失意时轻轻盖过窘迫 ——“没关系,我本来就只是个小镇做题家啊”。
我们太熟悉这种 “壳” 的重量了。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是 “别人家的孩子”,是老师眼里的 “好苗子”,靠考试一路打怪升级,把 “做题” 变成了刻在骨子里的生存技能。哪怕初入时尚圈时对奢侈品一窍不通,也会条件反射地想:“没关系,能学”。
可生活从不是标准化试卷。18岁前,世界告诉我们 “考好就行”;18 岁后才发现,人情世故、情商审美、那些无法量化的 “软实力”,才是横在我们与城市孩子之间的鸿沟。曾经靠考试赢得的高光,和进城后被放大的 “土气” 形成刺眼的反差 —— 这是每个 “小镇做题家” 进城的第一堂必修课,痛,但躲不掉。
阶级背叛者:坦诚面对自己的 “虚荣”
金女士说,比起 “小镇做题家”,她更愿意称自己为 “阶级背叛者”。这话够锋利,却也够真实。靠读书走出小城,拿着不错的薪水,过着让老家亲戚眼红的生活,我们确实在某种程度上 “背叛” 了原生环境。
最难得的是她的坦诚。时尚圈在外人看来是 “销金窝”,她也直言,时尚圈打工人不过是 “用月薪五千教月薪五万的人怎么生活”;她坦诚自己曾借钱买奢侈品包包,只为 “衣锦还乡” 时的那点体面;甚至坦白大学时因为觉得 “内裤不够花哨” 怕被嘲笑—— 这些细碎的窘迫与虚荣,像一面镜子,照出每个 “进城者” 心里那点藏不住的自卑与渴望。
后来呢?她笑着说,毕业后又穿回了纯棉内裤。“还是烂大街的款式舒服”。
原来那些拼命想摆脱的 “土气”,那些用力追赶的 “时髦”,终会在某个时刻沉淀下来。就像金女士的文字,没有刻意美化,也没有刻意卖惨,只是把 “小镇做题家” 的挣扎、虚荣、成长摊开来讲 —— 而这种坦诚,或许就是我们这些同路人最需要的答案。
而在我看来,金女士的笨拙也罢,虚荣也好,都十足可爱,是活生生热烈滚烫的人生。
最后还想提到,我是看完正文,才去看序言,第一个序言是金女士的领导,她在序言结尾说,金女士原比她上镜更漂亮。
第二个序言是金女士的妈妈,面对这份“非你不可”的写序言邀约,金妈妈的文字读起来让我泪眼婆娑。我想说的不是文字内容,而是人生第一本书出版,让母亲为自己作序这件事实在太酷太让人感动。我想,这件事更是给了我一个小镇做题家在城市中生活的一丝干劲,说不定有一天,我也能有一本书出版,让我妈妈给我写序言。多么骄傲多么浪漫。
沐也
职业:优绩主义受害者
坐标:北京
丢掉这些符号,比拥有它们更快乐
认识金子,源于一个早已消失在人海里的男生。
那是在一个交友软件上,他提起自己的发小“金子”,说起她的工作,她的生活。我因此在社交媒体上找到了她,成了一个沉默的、远距离的观察者。我看着她辞职,看着她拍视频,又看着她兜兜转转,回到时尚圈做编辑。
和那个男生再无交集,却和“金子”这个符号,产生了一条长达数年的、单向的连结。
这种连结,与其说是缘分,不如说是一种辨认。我辨认出我们身上同一种底色——河南小镇的“做题家”身份,以及一头扎进北京这座巨大城市的惶惑与不适。我熟悉她笔下的挣扎与冲击,只是,我没有她那份将感受化为文字的细腻与精准。
我羡慕她,羡慕那种左手写字、右手在时尚圈里“混”的姿态。哪怕隔着屏幕,也能感到其中的心酸与格格不入,但那种才气与幽默依然是我向往的光。
她走向了时尚圈,我走进了互联网。两个看似不同的世界,却遵循着相似的规则。我们都曾努力“融入”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圈子,用尽了力气,想把自己从“土气”变得“有品位”。
我减过肥,学了化妆,甚至买过一只LV的包,以为这是通往某个世界的门票。但背上它的瞬间,内心那个真实的声音就在提醒我:你依然格格不入。后来,我把包卖了,赚了一笔钱,我意识到奢侈品带来的快乐只有买的那一下。丢掉这些符号,比拥有它们更快乐。
我们这一代女孩,好像都走过同样的路:先努力丢掉自己去迎合世界,再拼命把自己一点点找回来。
幸运的是,世界变了。
那个鼓吹悬浮与做作的“主流”正在瓦解,人们开始欣赏像金子那样,在光鲜世界里过着“牛马生活”的反差感。我们终于发现,不必融入谁,因为最值得奔赴的,是自己的“个性”。
如今,帆布包成了我最自在的搭配。我依然会被精巧的设计吸引,但我清楚地知道,我的生活,不再需要那些昂贵的符号来装点。
金子在书里说,她不是一个“大大方方”的人。我也是。从小到大,总有人说我“不会来事儿”,而我直到现在,也没学会。我们这种“小小圆圆”的人,或许抓不住世俗意义上的大机会,但守着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好像也足够了。
过了这么多年,我终于可以对自己,也对那个曾经拼命模仿、如今终于释然的自己,说上一句:
你其实,还可以。
![]()
雷司令
职业:互联网营销
坐标:上海
只有足够的灵气,才能让这些裸露的想法变得有意思起来。
![]()
之前听GQ实验室的播客的时候,常常听闻金子老师的大名,对她的形象很好奇,等到她出了新书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共读活动。
听说章节名字的结构来源于祖玛珑的香水,主香材在前,次香材在后。过往生活里典型的意象也被组合起来,拼成一段段简介又有画面感的人生。
整本书大致按照金子老师成长的时间线发展。
一开始学生时代读来有一种梦核感,大院的集体生活的片段很容易把人拉回住在钴蓝色玻璃的日子里。从小出生在大城市,但是读到其小镇做题家的片段也完全不会陌生。这是一种「东亚性」,这是优绩主义里的共同困境,我们都会困在努力就会有回报的世界里。学习是这样,工作是这样,甚至爱情也是。
“现在的我当然明白,爱情绝不是挑选或者被挑选,它是一件多么随机的事情。就像一辆公交车总也不来,你不能怪自己等车的姿态不够努力。有些事——比如大学四年都没有恋爱可谈——只是单纯地、客观地发生,并不是因为哪里出了问题。但年轻的我不能接受世界的无常,我习惯于要一个说法。”读到这里和金子老师深深地共鸣了。
活在有限的资源和信息,和出生就含着金汤匙的人共同浸淫在纸醉金迷的时尚行业里,金子老师的文中常常透露出一种自惭形秽的自怜。拥有类似经历的我一边感伤,一边感叹道,只有拥有丰富的感知和充分的勇气,才能诚实地把这些幽微的思绪公之于众。也只有足够的灵气,才能让这些裸露的想法变得有意思起来。
这本读物很轻松地就可以读完,就像过去阅读GQ的公众号一样,读完之后也可以有一些takeaway。只是这次金子老师不再是内容编辑,而像是坐在咖啡桌对面一个和你娓娓道来的老友。
· 往期每日书阅读角 ·
光启书局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浦睿
四川人民出版社
野spring
野spring
磨铁
中信出版
新行思
野spring
新经典
后浪
明室Lucida
人民文学出版社
光启书局
磨铁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新经典
磨铁
磨铁
新经典
磨铁
磨铁
新经典
读客
新星出版社
浪花朵朵
光启书局
格致出版社
新经典
光启书局
新经典
Open Call
欢迎有意与「三明治阅读俱乐部」合作的出版机构与我们联系,每日书期待与大家共同促进读者、作者、编辑与出版机构的交流,让好的书籍被更多读者看见。
咨询请添加三明治小讯
微信号:sandwichina
![]()
![]()
![]()
![]()
![]()
大师工作坊
虚构写作
非虚构写作
剧本创作
诗歌
里所诗歌工作坊
每日书
7月共写班(每月开展)
7月自由书写班(每月开展)
English Daily Writing(每季度开展)
点击查看更多
![]()
在地写作
写作生活节
点击查看更多
![]()
![]()
大师工作坊
虚构写作
非虚构写作
剧本创作
诗歌
里所诗歌工作坊
每日书
7月共写班(每月开展)
7月自由书写班(每月开展)
English Daily Writing(每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