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林雅,你躲不了!今天必须给个说法!"
中年男子的咆哮声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回荡。林雅紧紧抱着7岁的女儿,身体不住颤抖。
"王哥,我真的没钱了,这个月的利息能不能再宽限几天?"
"宽限?你知道你们家欠了多少吗?陈浩那个王八蛋跑了两年,800万的窟窿谁来填?"
林雅闭上眼睛,泪水无声滑落。女儿在她怀里小声抽泣。
"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扎进林雅的心脏。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两年前那个深夜,陈浩留下一张纸条就消失了,从此杳无音信。
王哥重重拍了拍桌子:"我不管,下个月15号之前,至少得还50万!"
门重重关上,屋内趋于死寂。林雅机械地收拾着散落的物品,突然看到床底露出一个从未见过的牛皮文件袋。
她愣住了。
01
林雅至今还记得与陈浩第一次见面的情景。那是2008年的春天,她刚从师范学院毕业,在市区一所小学当语文老师。陈浩是她朋友介绍的,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
"这个人很踏实,做事稳重,是个过日子的人。"朋友这样评价陈浩。
第一次约会,陈浩带她去了城郊的一个小饭馆。他点菜很仔细,总是先问价格。结账时,林雅看到他掏出一个旧钱包,里面的钱整整齐齐叠着。
"我不是小气,是觉得两个人在一起,得为将来打算。"陈浩有些不好意思。
林雅喜欢他的实在。在那个房价飞涨的年代,能遇到一个不浮躁的男人并不容易。
2009年10月,他们登记结婚。婚房是陈浩贷款买的一套两室一厅,位置偏远但胜在安静。新房装修简单,家具都是从二手市场淘来的。
"等我业绩好了,咱们再换套大房子。"陈浩搂着她的肩膀说。
那时候的陈浩确实很拼。每天早出晚归,周末还要陪客户看房。林雅怀孕后,他更加努力工作,生怕家里经济出问题。
2010年7月,女儿出生。陈浩抱着襁褓中的孩子,眼里满含泪水。
"我一定要给你们最好的生活。"他对着妻女发誓。
那年房地产行情不错,陈浩的业绩也水涨船高。年底的时候,他拿到了一笔不小的奖金。
"雅雅,咱们家终于有点积蓄了。"陈浩兴奋地拿出一个存折,"12万,虽然不多,但这是咱们的第一桶金。"
林雅接过存折,心里暖暖的。这些钱是陈浩一单一单跑出来的,每一分都不容易。
春节期间,同学聚会上有人提到炒股。
"现在不炒股就是傻子,我去年赚了30万。"一个做生意的同学炫耀着。
陈浩听得很认真,回家后跟林雅商量:"要不咱们也试试?听说买股票挺赚钱的。"
林雅有些担心:"咱们不懂啊,万一亏了怎么办?"
"就拿个两三万试试水,亏了也不心疼。"陈浩劝说着。
2011年3月,陈浩开了股票账户。最初确实只投了3万块钱,买了几只看起来不错的股票。
奇迹般的,第一个月他就赚了5000多。
"你看,我就说嘛,这东西没那么难。"陈浩拿着手机兴奋地给林雅看账户余额。
尝到甜头的陈浩开始加大投入。5万、8万、10万,存折上的钱越来越少,但股票账户的数字在增长。
2011年年底,陈浩的股票账户已经有了18万。
"明年我少跑点业务,专门研究股票。这个来钱比卖房子快多了。"陈浩的想法开始变化。
林雅隐隐觉得不对劲,但看到账户确实在赚钱,也就没多说什么。
2012年初,陈浩做了一个决定:把房子抵押贷款,再投100万进股市。
"你疯了?那是咱们唯一的房子!"林雅坚决反对。
"放心,我已经摸透规律了。100万投进去,一年至少赚50万。到时候不但把贷款还了,咱们还能再买套房。"
陈浩的眼神里有种林雅从未见过的狂热。
最终,在陈浩的坚持下,他们把房子抵押了。银行贷款120万,除了之前的炒股资金,陈浩一口气投了130万进股市。
"这次绝对错不了,我研究了好几个月,选的都是优质股。"陈浩信心满满。
林雅心里七上八下,但木已成舟,只能祈祷丈夫是对的。
前两个月确实不错,账户数字稳步上升。陈浩每天盯着电脑屏幕,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
"老婆,再等半年,咱们就发财了。"
可是,好景不长。
02
2012年6月,股市开始下跌。
起初陈浩并不在意:"正常调整,很快就会涨回来的。"
但是下跌的势头越来越猛。一周时间,账户就缩水了20万。
"怎么办?要不要先卖掉止损?"林雅着急地问。
"绝对不能卖!一卖就亏定了。股市跌得越狠,反弹得越厉害,这是铁律。"陈浩咬牙坚持。
他不但没有卖出,还想方设法筹钱补仓。
"再加30万进去,把成本摊低,等反弹就能回本了。"
"钱从哪里来?"
"我找几个朋友借。"
林雅阻止不了他。陈浩找遍了所有朋友和同事,东拼西凑借了35万。
这35万投进去后,短暂地缓解了账户的亏损状况。陈浩以为自己的判断是对的。
然而,噩梦才刚刚开始。
7月开始,股市进入暴跌模式。几乎每天都是绿色,陈浩的股票一只接一只地跌停。
"怎么会这样?这些股票都是好公司啊!"陈浩坐在电脑前,两眼发直。
130万的本金,加上35万的借款,在两个月内缩水到了50万。净亏损120万。
"老陈,你借我的钱什么时候还?我家里也急用。"朋友们开始催债。
陈浩每天晚上失眠,白天无精打采。他的头发开始大把大把地掉。
"要不咱们认赔出来吧,至少还能保住50万。"林雅心疼地看着憔悴的丈夫。
"不行!绝对不行!现在卖就是最低点,我绝不能当接盘侠!"陈浩的眼神变得疯狂。
他开始更疯狂地借钱。同事、朋友、同学、甚至高利贷,只要能借到钱的地方他都去了。
"老陈,你这样下去会出事的。"朋友们开始担心他的状态。
但陈浩听不进去任何劝告。在他看来,只要再坚持一下,股市就会反弹,到时候不但能回本,还能大赚一笔。
2012年10月,陈浩已经累计借债350万。加上之前的本金,他在股市里总共投入了接近500万。
而此时,他的股票账户只剩下80万。
净亏损420万。
房子还有120万的贷款。加上各种借款,陈浩实际负债800万。
"陈浩,你把老子害惨了!你要是还不上钱,老子跟你没完!"债主开始上门。
林雅这才知道丈夫到底做了什么。当她看到那一堆借条时,整个人都傻了。
"800万?陈浩,你告诉我这不是真的!"
陈浩抱着头蹲在地上,痛苦得说不出话来。
"老婆,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你怎么能瞒着我借这么多钱?你知不知道咱们这辈子都还不完?"林雅声嘶力竭地喊。
"我以为能赚回来的,我真的以为..."
接下来的日子,是林雅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债主们轮番上门,有的讲理,有的直接威胁。
"把房子卖了还钱!"
"房子卖了也不够啊,还差几百万呢。"
"那就慢慢还,连本带利,一分都不能少。"
陈浩彻底崩溃了。他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说话,不吃饭,像个行尸走肉。
2012年12月的一个深夜,林雅醒来发现身边空无一人。床头柜上放着一张纸条:
"老婆,对不起,我没脸面对你和孩子。债务的事我会想办法解决的,你带着女儿好好生活。等我有能力还清所有钱,我会回来找你们的。"
陈浩就这样消失了。
林雅抱着纸条哭了一整夜。第二天,债主照样上门。
"人呢?陈浩人呢?"
"他...他走了。"
"走了?他以为一走了之就行了?你是他老婆,这债你得还!"
从那一刻起,林雅知道自己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03
独自面对800万债务的林雅,几乎绝望了。
她咨询过律师。律师告诉她,虽然她对丈夫的借债行为不知情,但这些债务确实是在婚姻存续期间产生的,在法律上很难完全撇清关系。
"最好的办法是协商,看能不能减免一部分。"律师建议。
但债主们不愿意减免。在他们看来,陈浩夫妻就是一体的。
"当初你丈夫赚钱的时候,你也享受了吧?现在亏了就想不认账?"
林雅想过离婚,想过申请个人破产,但都行不通。
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承担这笔债务。
"我会慢慢还的,但你们得给我时间。"
"行,十年时间,连本带利1000万。"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林雅一个小学老师,月薪只有3000多,即使不吃不喝,十年也还不了这么多钱。
但她别无选择。
首先要解决的是房子问题。银行贷款必须按时还,否则房子会被收走。林雅把房子挂牌出售,最终以280万的价格卖掉了。
还掉银行贷款后,剩下160万。这笔钱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但相对于1000万的总债务,还是杯水车薪。
卖掉房子后,林雅带着女儿搬进了一间破旧的出租屋。20平米的小房间,月租800块。
为了还债,林雅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工作。
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去餐厅洗碗,周末做家教,假期打零工。
一天工作15个小时成了常态。
"妈妈,你为什么总是不在家?"女儿常常这样问。
林雅不知道怎么解释。她只能抱着女儿说:"妈妈在为咱们的未来努力。"
2013年到2015年,是最艰难的三年。林雅每个月的收入勉强能维持母女俩的生活,能用来还债的钱少得可怜。
债主们越来越不耐烦。
"林雅,你这样还下去得还到什么时候?"
"我已经很努力了,真的没办法再快了。"
"要不你去借点高利贷,先把我们的钱还了?"
"我不能再借了,那样永远都还不完。"
有几次,债主们的态度变得很恶劣。他们会在学校门口等她,当着同事和学生的面要债。
"林老师,这些人是干什么的?"校长问。
林雅无法解释,只能低着头道歉。
2016年,转机出现了。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林雅决定利用自己的教师身份做房产中介的兼职。
她利用家长资源,帮助一些有买房需求的家庭找房子。虽然没有正规的中介执照,但凭借诚信和专业,她逐渐积累了一些客户。
这份兼职给她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一个月好的时候能赚两三万。
有了更多收入后,林雅加快了还债速度。她制定了详细的还款计划,按照债务的紧急程度和利息高低,逐一解决。
2017年,她还清了最后一笔高利贷。
2018年,银行贷款的最后一部分被结清。
2019年,朋友们的借款基本还完。
到了2020年,只剩下三个债主,总计200万。
这时候,林雅已经40岁了。八年的超负荷工作让她苍老了很多。头发开始花白,脸上布满皱纹。
但她没有放弃。房产中介的生意越做越好,她甚至考虑开一家自己的中介公司。
2021年到2023年,是收官阶段。林雅抓住了房地产市场的最后一波红利,收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24年3月15日,林雅向最后一个债主转账50万元。
"林雅,我们的账算是清了。"
"谢谢王哥这些年的宽容。"
挂掉电话后,林雅坐在出租屋里,突然大哭起来。
十二年了。整整十二年。
800万债务,连本带利1000万,她终于还完了。
女儿已经长成大姑娘,正在读高中。成绩很好,性格也很坚强。
"妈妈,你辛苦了。"女儿抱着她说。
"咱们终于自由了。"林雅抚摸着女儿的头发。
但她不知道,更大的冲击还在等着她。
04
还完最后一笔债务后,林雅决定搬家。
十二年来,她一直住在这间20平米的出租屋里。现在终于有能力改善居住条件了。
收拾东西时,她翻出了很多旧物。有女儿小时候的玩具,有自己当年的教案,还有一些陈浩留下的东西。
在床底的角落里,她发现了一个牛皮文件袋。这个袋子她从来没有见过。
袋子上面积着厚厚的灰尘,显然已经放了很久。
林雅好奇地打开袋子,里面装着一些文件。
最上面的是几张股权证书。
"陈浩持有XX科技有限公司15%股权" "陈浩持有XX投资公司20%股权" "陈浩持有XX贸易公司10%股权"
林雅愣住了。这些公司她从来没有听过。
继续往下翻,还有一些投资协议、合同书、银行流水单。
从这些文件来看,陈浩在2011年到2012年期间,除了炒股,还进行了大量的实业投资。
"这是怎么回事?他哪来这么多钱投资?"林雅困惑不解。
她仔细研究了这些文件。根据日期显示,这些投资都是在陈浩炒股的同时进行的。
有些投资的时间甚至比炒股还要早。
更奇怪的是,这些投资的总金额加起来超过了300万。
"他当时不是说只有130万吗?这300万是哪来的?"
林雅想起了陈浩消失前的那些话。他说会想办法解决债务问题,难道这些投资就是他的底牌?
但为什么十二年来他从来没有联系过?如果真的有这些资产,为什么不用来还债?
越想越不对劲。
林雅决定去调查一下这些公司的情况。
她先上网查询了这几家公司的工商信息。
XX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5月,注册资本1000万,主营软件开发。 XX投资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注册资本2000万,主营投资管理。 XX贸易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注册资本500万,主营进出口贸易。
这些公司都还在正常经营,而且从公开信息来看,经营状况都不错。
如果陈浩真的持有这些股权,那价值绝对不菲。
林雅心情复杂。一方面,如果这些股权是真的,那她这十二年的痛苦就显得很荒谬。另一方面,她又担心这些证书是假的,是陈浩当年为了掩盖什么而伪造的。
思来想去,她决定去工商局查询一下真伪。
第二天一早,林雅请了假,拿着那些文件来到了市工商局。
林雅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拿着那些文件来到工商局。
"麻烦帮我查一下这个人的相关信息。"她递过陈浩的身份证复印件。
工作人员在电脑上输入信息,几秒钟后,他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女士,您确定要查这个人吗?"工作人员的声音变得小心翼翼。
"有什么问题吗?"林雅心跳加速。
工作人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过电脑屏幕给她看。林雅看了一眼,瞬间脸色苍白,整个人像被抽空了灵魂一样愣在那里。
"这...这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