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斤土豪上峨眉,9个轿夫抬42公里收2万2,全程嗨哟嗨哟像开演唱会!”
8月15日,一名263斤的江浙游客豪掷22100元,雇9名轿夫轮流抬滑竿上下山,往返42公里、耗时10小时,连下小雨都拒绝打伞,边坐边喊号子,引围观。
轿夫老方今年52岁,干这行20年,第一次接“263斤定制大单”。他给我们算了笔体力账:
- 普通游客100斤出头,两人抬3公里,换肩4次就完事;
- 这回263斤,9个人分两组,4人扛轿、1人开路,剩下4人随时替补;
- 平均每人负重65斤,还要爬坡21公里,相当于把一袋大米举在头顶爬50层楼,来回两遍。
上山路上,游客兴致高涨,跟着号子喊“嗨哟”,手机一路拍;下山突遇小雨,轿夫肩上是滑的竹竿,脚下是湿的青石,每一步都在打晃。老方说:“我们不敢停,一停再起步,腰就跟炸了一样。”
有人算经济账:22100元÷9人÷10小时≈245块/小时,听着不少。可老方苦笑:“这钱得买明天的膏药,后天可能连床都下不来。”
围观游客更现实,一边拍视频一边感叹“豪横”,转头就去拼30块钱一公里的下山拼车。视频发到网上,点赞十万,打赏却没几个。
所以,别只盯着那两万二,真正撑起这场“土豪秀”的,是9根快被压断的脊椎。
钱付完了,热闹散了,只剩9副贴满膏药的腰在夜里呻吟。
有人留言:“有钱就该享受!”
我只回一句:如果明年他再增重30斤,你还笑得出来吗?
更扎心的是老方最后一句话:“哥,明年5月你还来?我给你换更大的轿子。”
听上去像玩笑,其实是生活——明天他依旧得把别人的体重扛在自己肩上。
所以,到底是游客花了钱买风景,还是轿夫卖了腰换生计?
当263斤的笑声和9个人的汗水一起被剪辑成15秒的“豪横”短视频,谁才是这场秀里真正的主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