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芮扬 通讯员 李馨)“当年《高山下的花环》首映,我是第一批观众。今天重温,梁三喜那句‘中国是我的,也是你的!’依然让我热泪盈眶。这质朴的话语,是责任与担当最有力的召唤!”8月1日,在宝鸡市凤翔区委组织部主题党日活动上,一位负责人观影后动情分享。
这一天,全体组工干部齐聚一堂,观看经典影片《高山下的花环》,作为特别的“八一”献礼。影片伊始,氛围尚显轻松,当战火燃起,会议室里渐渐被低沉的啜泣声、压抑的呜咽声所笼罩,有人低头掩面,有人反复拭泪,有人摘下模糊的眼镜……直至片终,那份沉甸甸的感动仍萦绕在每个人心头。
“我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新入职干部小高深受震撼,“无论是高干子弟还是普通士兵,都在用生命捍卫祖国。今天是建军节,我们缅怀先烈,也致敬此刻奋战在抗洪一线的战士。作为青年,更当不忘初心,勇挑重担,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文化塑魂,涵养组工队伍“精气神”。这正是凤翔区委组织部致力打造“文化组工”队伍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部机关将文化理念深度融入干部选育、人才培养、基层党建各环节,旨在以先进文化引领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雍城大讲坛”、“组工干部上讲堂”、“组稿会诊”、“读书分享会”、主题党日等常态化活动,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凝聚力、感染力与影响力。
书香浸润,共筑组工精神“能量场”。书香,是“文化组工”最浓郁的底色。在组织部的读书分享会上,组工干部小张捧起《梁家河》:“这本‘老书’于我常读常新。它蕴含的人生哲理与精神力量,总在我面对困难时,给予奋进的源泉。”
为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凤翔区委组织部每月精心组织一次读书分享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主题讲座解疑释惑、主题论坛碰撞思想、研讨交流深化认识、经典诵读浸润心灵、读书沙龙分享感悟。干部们分享的书籍涵盖政治理论、形势政策、业务知识乃至个人爱好。“分享会上,《人生海海》让我看到信念的力量,《乡土中国》点醒我在基层治理中善用乡土语言的重要性,《大国县治》则启发了我对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思考。”选调生小杨细数收获。在组织部每个办公室的案头,常能看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问答》等政策类书籍被翻阅得卷了边角,《凤翔文史》《万古江河》等文化典籍在干部间代代相传。
读书分享活动有效引导干部养成阅读习惯,提升读写能力、丰富文化底蕴、增强综合素质,让书香成为滋养组工干部成长的沃土。
文为笔锋,砺就组工写作“硬功夫”。“这篇稿件在数据提炼上还可更精准,建议结合基层实际补充鲜活案例……”,在凤翔区委组织部“组稿会诊”现场,干部们正围绕一篇党建通讯稿热烈研讨、集思广益。这一幕,正是该区着力锻造组工干部“硬笔杆”的生动写照。
为有效破解“提笔难”瓶颈,区委组织部将“组稿会诊”与“读书分享”活动常态化、机制化,着力打通“阅读输入”向“写作输出”转化的关键路径。读书分享活动不仅滋养思维、开阔视野,更成为组工干部积累素材、学习表达、汲取写作养分的“源头活水”。在此基础上,创新采用“文稿讲解+研讨交流+领导问诊”模式:撰稿人先行阐述构思框架,与会干部随即展开互评互议、直指症结,常常结合阅读所得,引经据典或援引案例来佐证观点、优化表达,最后由部领导精准把脉,开出提升“良方”,强调如何将阅读积累的理论高度、知识厚度和人文温度,有效转化为文稿的思想深度和实践力度。
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举办“组稿会诊”7期、“读书分享”6期,参与交流研讨干部达280余人次,4篇精心打磨的稿件已亮相省级媒体平台。
根脉传承,谱写凤翔发展“和谐曲”。凤翔,这片浸润周秦遗风、飘散文韵酒香的土地,承载着古老的先秦文化、民间艺术、酒文化和建筑瑰宝,深厚的文化根脉,滋养着新时代凤翔人。在这里,田间地头的“烟火气”为机关文化注入质朴的“民生底色”,机关严谨的“价值导向”为乡土文化赋予鲜活的“时代内涵”,当两者交融互鉴,文化便超越了墙上的标语、案头的书本,内化为日常习惯,升华为驱动发展的磅礴力量——让治理更有温度,让生活更具韵味。组工干部同心同向,以历史的传承为笔,共同为凤翔发展注入澎湃的精神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