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晚上,张康民急得在楼道里直跺脚,声音大得半栋楼都能听见: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好的衣柜怎么就塌了!"
隔壁的林小川透过门镜看着张康民抓耳挠腮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
三个月前,他亲眼看着张康民指挥工人把承重墙砸掉了8厘米,为的就是装下那个价值三万多的进口大衣柜。
装修队的老师傅蹲在一地狼藉中,用手电筒仔细查看着墙体,眉头越皱越紧:
"这墙的厚度不对啊,怎么感觉比之前薄了好多?"
张康民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猛地转头盯向林小川的房门,咬牙切齿地说道:
"肯定是那个姓林的搞的鬼!"
其实,这一切的开始,要从三个月前那个春暖花开的周六说起......
![]()
1
2018年4月的一个周六清晨,林小川还沉浸在难得的懒觉中,耳边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电钻声。
他猛地从床上坐起来,看了看手机,才早上七点半。
林小川今年32岁,在一家软件公司做程序员,性格内向,平时话不多。
去年底,他咬牙用积蓄付了首付,在这个叫"幸福家园"的老旧小区买了一套60平米的房子。
房子不大,但对于一个单身的程序员来说已经足够了。
这个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都是6层的砖混结构老楼,墙体厚实,隔音效果一直不错。
可今天这电钻声怎么这么清晰?
林小川穿上拖鞋走到客厅,贴着墙仔细听了听,声音确实是从隔壁3-2户传来的。
那套房子前两个月刚被人买走,听物业老刘说,买主是个做建材生意的老板,姓张,准备装修给儿子结婚用。
电钻声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中间夹杂着男人粗犷的嗓门:
"往这边挪挪!对,就这个位置!这面墙必须改!"
林小川有些无奈,但想着人家装修也是正当需求,自己也不好说什么。
他戴上耳机,继续敲着代码,试图忽略那些噪音。
下午两点多,电钻声终于停了,林小川正准备休息一会儿,门铃突然响了。
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身材魁梧,穿着一件polo衫,脖子上挂着一条粗金链子。
男人满脸笑容,手里还提着一盒包装精美的茶叶:
"兄弟你好,我是你隔壁的新邻居张康民,今天装修有点吵,给你添麻烦了,这点茶叶不成敬意。"
林小川接过茶叶,客气地回应:"没事没事,装修嘛,理解理解,我姓林,林小川。"
张康民拍了拍林小川的肩膀,熟络地说道:
"小林兄弟,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我这房子是给我儿子结婚用的,所以装修标准高一点,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到时候有什么打扰的地方,你多担待。"
林小川点点头:"应该的,应该的。"
张康民似乎还想说什么,突然,隔壁传来工人的喊声:
"张老板!你快过来看看,这面墙能不能动?"
张康民听到喊声,急忙摆摆手:"小林兄弟,我先过去忙了,改天请你吃饭!"
说完就急匆匆地跑回了自己家。
林小川关上门,心里暗想这个张康民倒是个爽快人,只是希望装修别太影响自己的生活。
可他万万没想到,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是周日,电钻声又在早上八点准时响起。
林小川本想多睡一会儿,可这声音实在太吵了。
他起床洗漱完毕,正准备去公司加班,突然听到隔壁传来张康民的大嗓门:
"师傅,这面墙太厚了,我这个衣柜放不下啊!"
一个年纪较大的工人师傅说道:"张老板,这是承重墙,不能随便动的。"
张康民的语气明显有些不耐烦:
"什么承重墙不承重墙的,我花了钱,我的房子我做主!再说了,就是砸掉一点点,又不是全部拆掉。"
林小川心里一惊,承重墙?他快步走到卧室,贴着墙仔细听着隔壁的对话。
老师傅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为难:"这承重墙真不能乱动啊,会影响楼房安全的。"
张康民的语气越来越强硬:
"影响什么安全!你看这墙多厚,24厘米呢!我就是砸掉个7、8厘米,还剩16厘米,够结实了!你们是我请来干活的,听我的就行了!"
![]()
林小川听到这里,心里咯噔一下,砸掉8厘米?这可不是小事啊!
他虽然不是建筑专业出身,但作为程序员,逻辑思维还是很清晰的。
承重墙之所以叫承重墙,就是因为它承担着整栋楼的重量,随意改动肯定会有安全隐患。
隔壁又传来张康民的声音:"行了行了,别磨叽了!我给你们加500块钱,今天就把这活儿干了!"
紧接着,电钻声比之前更加剧烈地响了起来。
林小川站在墙边,感受着墙体传来的震动,心情越来越沉重。
他想着要不要去阻止,但转念一想,人家花钱装修自己的房子,自己一个外人说什么好像也不合适。
而且张康民看起来就不是个好相处的人,万一因为这事儿闹僵了,以后天天做邻居多尴尬。
算了,还是不管了,林小川这样安慰自己,反正不是自己家的房子,他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可是,真的能不管吗?
2
接下来的一周里,张康民家的装修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每天早上八点,电钻声准时响起,直到晚上六点才停止。
林小川的作息完全被打乱了,白天在公司昏昏沉沉,晚上回家又要忍受各种敲敲打打的声音。
更让他担心的是,自己家的墙壁开始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卧室靠近张康民家的那面墙上,出现了几条细细的裂纹。
虽然不明显,但林小川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它们在慢慢扩大。
周五晚上,林小川下班回家,发现客厅的墙壁上也出现了一条明显的裂缝。
他拿着手机的手电筒仔细查看,心里越来越不安。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林小川开门一看,是物业的老刘经理。
老刘在这个小区干了十几年物业,是个老实人,平时对业主都很负责。
老刘进门后,四处看了看,脸色有些凝重:"小林,我听说你家墙上出现裂纹了?"
林小川点点头,指着墙上的裂缝说道:"刘经理,你看这里,还有卧室里也有几条。"
老刘掏出一个小手电筒,仔细检查着墙面,一边看一边摇头:
"这不对啊,这楼才建了二十多年,墙体质量一直很好,怎么突然就开裂了呢?"
林小川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把听到的情况告诉老刘:
"刘经理,我听到隔壁张康民砸承重墙了,好像砸掉了不少厚度。"
老刘听到这话,脸色立刻变了:
"什么?砸承重墙?这还了得!我这就去找他!"
林小川拉住了老刘:"我也是听到的,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你还是先了解一下再说吧。"
老刘想了想,点点头:"你说得对,我先去看看情况,小林,你放心,这事儿我一定会处理好的。"
第二天一早,林小川还在睡觉,就听到隔壁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老刘的声音听起来很生气:"张康民,你这样改承重墙是不行的!这是违规的!"
张康民的语气依然强硬:
"老刘,你别大惊小怪的!我就是装个衣柜,砸掉这么一点点墙,能有什么事?"
![]()
老刘据理力争:"这不是一点点的问题!承重墙是不能动的!你这样会影响整栋楼的安全!"
张康民依旧不以为意:"什么安全不安全的,这楼这么结实,我砸掉一点墙就不安全了?你也太夸张了吧!"
林小川听着隔壁的争吵,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老刘说得对,但也能理解张康民的想法。
人家花了那么多钱买房装修,总想按自己的想法来布置。
争吵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最后似乎是老刘妥协了。
"行了行了,张康民,既然你坚持,我也不能强制你怎么样,但是如果出了什么问题,责任你自己承担。"
"放心,出不了什么问题的,再说了,真有问题我会负责的。"
争吵声停止后,隔壁又恢复了施工的声音。
中午时分,林小川正在家里吃饭,门铃又响了。
这次来的是张康民本人,手里提着两瓶好酒。
张康民一进门就满脸歉意地说道:
"小林兄弟,今天上午吵到你了吧?那个老刘就是事儿多,一点小事就大惊小怪的。"
林小川接过酒,客气地说道:"没事,我理解的。"
张康民在沙发上坐下,点了根烟:
"小林兄弟,我跟你交个底。我这次装修确实砸了一点承重墙,但真的就一点点,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我在建材行业干了这么多年,什么样的墙没见过?这点改动完全在安全范围内。"
林小川心里想着墙上的裂纹,但还是点了点头:
"你是专业的,你说没问题就没问题。"
张康民满意地笑了:"就是这个道理!小林兄弟,你是明白人,这样吧,装修期间给你造成的不便,我给你点补偿。"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钞票:"这是一万块钱,就当是给你的辛苦费。"
林小川连忙摆手:"这个我不能要,邻里之间,互相理解就行了。"
张康民硬是把钱塞到林小川手里:
"拿着拿着,别跟我客气!我这人就是这样,朋友帮了忙,我肯定不会亏待。"
林小川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钱,但心里总觉得有些不踏实。
张康民走后,林小川拿着那一万块钱,坐在沙发上发呆。
这钱收得他心里不安,但要是不收,又怕得罪了张康民。
毕竟以后还要做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可是,墙上的裂纹是实实在在的,这问题总不能就这样算了吧?
晚上,林小川躺在床上,听着墙那边偶尔传来的响声,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
张康民砸掉了8厘米的承重墙,装下了他的大衣柜,可自己的墙却因此开裂了,这公平吗?
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林小川脑海中浮现。
既然张康民可以砸掉8厘米墙壁来装衣柜,那自己为什么不能做点什么呢?
这个想法一旦产生,就像种子一样在林小川心里生根发芽。
几天后,林小川心里有了一个计划,一个大胆而隐秘的计划。
3
周末,林小川没有像往常一样宅在家里,而是开车去了市区的建材市场。
在建材市场里,他仔细挑选着工具:静音电钻、切割机、测量仪器、防尘口罩......
每一样工具他都选择最好的,价钱倒是其次,关键要质量过硬,尤其是要够静音。
林小川又买了一些其他材料:木板、胶水、油漆......看起来就像是要在家里做个小木工活儿。
回到家后,林小川把这些工具藏在卧室的衣柜里,然后开始仔细研究自己的"工程计划"。
他拿着卷尺,仔细测量着卧室那面与张康民家相邻的墙壁。
![]()
这面墙原本厚度是24厘米,张康民砸掉了8厘米,现在应该还剩16厘米。
如果自己从这边再挖掉4厘米,那中间就只剩12厘米了。
12厘米的承重墙,还能承重吗?林小川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心里有了答案。
接下来的几天里,林小川一直在观察张康民家的作息规律。
张康民通常早上八点开始装修,中午十二点到两点休息,下午六点结束。
而且每周三张康民都要出差,家里只有工人在干活,到了晚上工人也会回家。
周三晚上八点,张康民家安静了下来。
林小川听了听隔壁的动静,确认没有人后,开始了自己的秘密工程。
他先在墙面上做了标记,准确计算好要挖掉的位置和深度,然后戴上防尘口罩,拿起那台进口的静音电钻。
电钻启动的瞬间,林小川紧张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但事实证明,这台电钱的确够静音,声音比他预想的还要小。
林小川小心翼翼地在墙面上钻孔,每钻一下都要停下来听听动静。
墙体是砖混结构,钻起来并不困难,但要做到完全无声却需要极大的耐心。
第一天晚上,他只钻了几个小孔。
第二天晚上,他继续。
第三天,第四天......
整整一个星期,林小川每天晚上都在悄悄地挖墙。
他的技术越来越娴熟,速度也越来越快,但始终保持着极度的小心和谨慎。
与此同时,他还在网上订购了一套高档的嵌入式书柜。
既然要挖墙,不如做点实用的东西。
十天后,林小川的"工程"基本完成了。
他成功地从自己这边挖掉了整整4厘米的墙体,做成了一个精美的嵌入式书柜。
从外表看,完全看不出这面墙被动过手脚。
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张康民毫无察觉。
完工后的那天晚上,林小川站在新书柜前,心情复杂。
一方面,他为自己的技术感到骄傲;另一方面,他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忐忑。
现在,这面承重墙的厚度只剩下12厘米了。
这12厘米,能承受住张康民那个价值三万多的大衣柜吗?
林小川不知道,但他知道,这局暗中较劲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4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表面上看一切都很平静。
张康民家的装修进入了收尾阶段,电钻声明显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安装各种家具的声音。
林小川每天正常上下班,表面上和往常没有任何不同。
但实际上,他的心情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他时不时地就要看看那面墙,观察着墙体的状况。
让他稍微安心的是,墙上原有的裂纹没有继续扩大,新的裂纹也没有出现。
也许,12厘米的厚度确实还能勉强撑住。
周五下午,林小川下班回家,听到隔壁传来搬运重物的声音。
透过门镜,他看到有几个工人正在往张康民家搬运一个巨大的包装箱。
张康民的声音从隔壁传来:"小心点!小心点!这衣柜花了我三万多呢!轻点放,别磕着了!"
三万多的衣柜!林小川心里一紧。
他之前在网上查过,这个价位的衣柜,加上里面要放的衣物,总重量至少在300公斤以上。
![]()
300公斤的重量,压在只有12厘米厚的承重墙上......
林小川越想越不安,他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行为。
万一真出了什么事,那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隔壁的安装声音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期间,林小川听到张康民不断地指挥着工人:
"往左边靠靠!对,就贴着墙!"
"这个支撑架要牢固一点,这衣柜不轻!"
"好,就这个位置,完美!"
傍晚时分,安装声音终于停止了,紧接着,林小川听到张康民兴奋的声音:
"太好了!这衣柜装在这里正合适!我儿子结婚的时候,新娘子看到这么漂亮的衣柜,肯定高兴死了!"
林小川透过墙壁,仿佛能感受到那个庞然大物紧贴着墙面的压迫感。
他忍不住走到自己的书柜前,用手轻轻按了按墙面。
墙体还是很坚固的,没有明显的异常。
也许,一切都会没事的,林小川这样安慰着自己。
可是,命运似乎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
周六晚上,外面下起了大雨。雨声很大,林小川关上窗户,在客厅看电视。
大约十点钟的时候,他听到隔壁传来一些奇怪的响声,像是什么东西在轻微地晃动。
林小川关掉电视,仔细听着,那声音很轻,如果不是雨声的间隙,根本听不到。
"咔嚓"、"咔嚓"......
这是什么声音?林小川走到卧室,贴着墙仔细听。
声音确实是从墙体内部传来的,像是什么东西在慢慢裂开。
林小川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不会吧?不会真的要出事吧?
他拿起手机,打开手电筒功能,仔细检查着自己这边的墙面。
表面上看起来一切正常,但那种轻微的响声还在继续。
"咔嚓"、"咔嚓"......
这声音就像是死神的脚步声,让林小川整夜都无法入眠。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那种奇怪的响声也消失了。
林小川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上班,一整天都心不在焉。
中午的时候,他接到了老刘的电话,老刘的语气有些凝重:
"小林,你在公司吧?你家隔壁今天出了点情况,你晚上回来的时候我们聊聊。"
林小川心里一沉:"什么情况?"
"电话里说不清楚,你回来再说吧。"
挂了电话,林小川坐立不安,他几次想请假回家看看,但又怕太明显。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时间,他匆匆忙忙地赶回了小区。
在楼下就听到楼上传来嘈杂的声音,似乎有很多人在说话。
林小川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楼,看到3楼的走廊里聚集了十几个邻居,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林小川的双腿瞬间软了,心脏狂跳得仿佛要从胸腔里跳出来。
眼前的景象让他脑海一片空白。
他挤到人群中,看到张康民家的门是开着的,里面的一幕让他彻底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