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能想象吗?一片看似普通的药片,可能裹挟着百倍于吗啡的致命毒瘾;一杯飘着奶茶香的粉末,实则藏着摧毁人生的“迷魂药”。”当禁毒社工将伪装成日常用品的精麻药品模型摆在展台时,北顺城社区的居民们瞬间屏住了呼吸。
![]()
8月21日,在郑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指导下,管城分局禁毒大队携手北下街街道办事处、舜华禁毒社工,在社区图书室开展了一场以“识破伪装,远离毒害”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此次活动聚焦精麻药品的隐蔽危害,通过生动的案例剖析与互动体验,为居民们筑起一道抵御毒品侵蚀的“安全防线”,让禁毒知识真正走进百姓心里。
活动开场,禁毒社工通过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拉开了宣讲序幕:“芬太尼、三唑仑等精麻药品,看似“处方药”,实则暗藏深渊——芬太尼的成瘾性是吗啡的百倍,滥用可致窒息死亡;三唑仑无色无味,常被伪装成“迷药”实施犯罪……”禁毒社工结合典型案例,讲述了一位青年因滥用精麻药品成瘾,最终家破人散的悲剧,以及某地查获三唑仑“迷魂水”事件的警示。居民们听得眉头紧锁,纷纷感叹:“原来这些精麻药品滥用危害这么大啊!”“毒品早已换上“新马甲”,伪装成日常物品悄然逼近!”社工将仿真毒品模型摆上展台,引导居民近距离观察。当看到芬太尼被伪装成“创可贴”、三唑仑粉末混入“奶茶粉”时,居民李阿姨惊呼:“这和我们平时喝的奶茶一模一样,太容易上当了!”社工随即支招:“识别关键在“三查”——查包装是否完整、查来源是否正规、查用途是否合理。若遇陌生人递来的“好东西”,务必说“不”!”现场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居民踊跃举手提问,将“防毒锦囊”牢记于心。
活动尾声,居民张大爷表示:“这次活动让我明白,禁毒不止是警察的事,我们老百姓也要当好“监督员”!”社区负责人表示,后续将继续开展“入户宣讲”“校园小课堂”等系列活动,形成“家校社”的联动禁毒网。
这场禁毒宣传活动不仅揭开了精麻药品的“画皮”,更在邻里间播下了共筑防线的种子。未来,随着“家校社”联动的深入,这份识毒拒毒的共识将如涟漪般扩散——从社区图书室到千家万户,从今天的震撼到明天的行动,每个人都是禁毒长城的一块砖,共同守护这片没有毒霾的蓝天。(文:王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