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妈七十多岁,患老年痴呆症21年了。
某一天她突然清醒了,说北京有套120平的四合院。
我和我哥震惊不已,连忙带着她赶去北京,看到的那一刻,我们都愣住了。
![]()
1
在我国的西南部贵州,有一个被群山环绕,美丽宁静的小村庄。
我叫苏芊芊,三十多岁,我和我的家人们都住在这里。
我爹十几年前病逝了,我妈六十多岁,患了老年痴呆症,痴呆了21年,我和我哥苏子强一起照顾她。
我妈21年来生活起居不能自理,身为子女的我和我哥无怨无悔的照顾她。但是她仿佛与世隔绝一样,谁叫她她也不理,她也认不清人。
她经常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望着天空,发呆一整天。
她有时候会喃喃自语,但是我从没有听清楚过她在说什么。
她似乎忘记了一切,甚至不记得自己的名字。
也许这21年来,她从来没有真正的清醒过。
“妹,我回来了!。”
远远听见我哥的声音,我忙放下手中的东西去门口接他。
“怎么样,哥,医生怎么说?”
我哥带着悲伤的目光看了妈一眼:
“医生说情况不太好。”
我虽然心里有了数,但听到这个事实,还是忍不住丧气起来。
“先进来吃饭吧。”我招呼道。
我给哥和妈盛好了饭,哥端起妈的碗,一口一口的喂给她吃。
哪怕是吃饭的时候,我妈的目光依然呆滞的望向前面。
随后我又招呼儿子来吃饭。
儿子上了桌,闷闷的吃着饭,嫌弃的看了一眼我妈。
这也难怪。
虽然我一直教育他你不能嫌弃你外婆,但是这个年纪的孩子心智还不成熟,同学看见呆傻老人会嘲笑他,儿子自然而然也不太待见老人了。
吃完饭后,我哥扶着我妈去了沙发,我把餐桌收拾完后,去厨房洗碗。
洗着洗着,我听到了儿子的歌唱声。
稚嫩的童声咿咿呀呀的唱着,像是北京的腔调。
我本来没当回事,只当他是从哪里学的,谁知突然我哥焦急的大喊了一声:
“妈,你怎么了?”
2
我慌忙放下手中的碗,跑了出去。
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
我妈空洞无神的眼睛不再漫无目的的看着前方,而是有了神,她正温柔的看着我哥:
“子强啊..”
“妈,您叫我什么?”
“妈,您说什么?”
我和我哥同时惊讶的叫了出声。
我妈随机也看向了我和我儿子;
“芊芊啊,这个小孩是?”
这下不止是我和我哥,我儿子也惊呆了。
我妈伸出枯瘦的手,握住我和我哥:
“你们都长这么大了。”
“妈,我们都在呢。”我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切,泪水夺眶而出。
我把儿子拉到她面前来:
“妈,这是我儿子,阿秋,阿秋来,叫外婆。”
儿子低声叫了一声“外婆。”
听见这一声外婆,我妈慈祥的摸了摸他的头。
啊!这么温馨的一幕,我只在梦里见过。
“真的不是在做梦吗?妈,您都痴呆21年了..”
我哥一个大男人,声音也带起了哭腔。
我捏了捏自己的脸,好痛,这不是做梦,这是现实啊!
我妈居然真的,清醒过来了。
她略带悲伤的扫视我们一圈后,语气猛地变得严肃起来:
“子强,芊芊,我很对不起你们让你们照顾了我这么久,但是刚刚听到阿秋唱的歌后,妈要和你们说一个事。”
我和哥几乎是同时问出口:“妈,什么事啊?”
“我们在北京有一处房子,一个四合院,120平的。”
“妈,您开什么玩笑呢?我们在北京咋可能....”
我话还没说完,就被我妈打断。
她的语气十分坚定:
“不,我们真的有。”
3
我和我哥面面相觑。
我们确实不太相信,因为我们爹生前虽说是个村委书记,但也没到家境富裕的地步,而我妈说就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居然在北京有四合院?
那可是北京!
但是我妈不容忽视的严肃表情,以及确确实实是听到北京的歌谣才缓过神来,让我觉得她并没有在开玩笑。
“你们还记得吗,你们爹生前的屋子的抽屉里,有个檀木盒子,那里面放着四合院大门的钥匙。”
我妈接着说道。
这个我们的确有印象。
那个檀木盒子有些年头了,但是我爹生前一直很珍惜它,经常擦拭它,爱惜的不得了。
我和哥哥问过他里面装着什么宝贝,他神秘一笑,说要保密。
我和我哥对视了一眼,他即刻就去爹的屋子里把檀木盒子取了出来。
因为很久没人打扫,盒子已经沾了许多灰尘。
我哥轻轻的打开了它。
里面是一些旧物:残破的旧书,发黄的老照片,除此以外还有一把铜钥匙静静的躺在里面。
我妈见了大喜道:
“就是它,就是它!”
把钥匙拿出来以后,我哥又翻了翻盒子里的东西,从旧书里找出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一个地址:北京市xx区xx路xx号
我和我哥震惊不已。
这事竟然是真的!
我爹生前从来没有提起过我们家有一套北京四合院的事情。
要知道这可是北京,更不必说还是一套价值千万的四合院。
我不禁发出疑问:“如果妈说的是真的,为什么爸之前从来没有说起过?”
听到这里,我妈又露出了哀伤的表情:
“芊芊,不要怪你爸,他有不得已的苦衷..”
我和我哥看着钥匙和纸条,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我儿子突然冒了出来:
“妈妈,你们要去北京了吗?”
“阿秋啊,我们只是..”
我回答到一半,恍然醒悟。
对啊,与其在这里东想西想,为什么不直接去北京看看究竟呢?
“哥,我们带着妈去北京看看就知道了。”
4
我让老公把儿子接走,哥哥还有妈商量以后,决定买最近的一班火车票去北京。
出发的那天,我妈精气神出奇的好,上了火车后,跟我和哥哥一直絮絮叨叨,说着说着就说起了四合院的事。
“我还记得四合院的天,是四四方方的,院子里有一棵漂亮的树。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院子里的一个小池塘,水特别清,能照出人的影子…”
我妈开心的说着,她朝窗户外看去,对北京充满了期待。
到了北京,我扶着妈,哥负责问路打听,忙活了半天,下午的时候,走过七弯八拐的胡同,我们终于找到了纸条上的位置。
那是一座颇有年代感的四合院,看样子很久没人住了,门上的漆都脱落,门锁也生了锈。
我们站在它的面前,只能感觉到它的庞大和我们的渺小。
我哥从兜里掏出那把老旧的钥匙,报着最后一丝希望,把钥匙插进了锁里。
老旧的门发出吱呀吱呀的难听声响,哥用力一推,门居然打开了。
可就在下一秒,看清眼前的场景后,我们都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