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刘微)由中国出版协会、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六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经验交流会近日在广州举办。
来自全国近300位出版发行界、科技企业代表及海外出版人,围绕“智汇丝路·融通四海:创新驱动‘一带一路’出版协同发展”主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会上,第六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征集与国际化人才遴选活动结果同时公布。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指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我国出版界不断加大与沿线各国家、各地区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力度,翻译了3000余种中国经典著作,与50多个国家的出版社共建选题库,推出1200余种合作图书,促成1.8万项版权贸易。面向未来,中国出版界要以精品内容为核心,系统翻译中国经典,加强联合创作,让传播更具穿透力影响力。同时,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主动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数字出版国际合作,实现精准传播。
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赵海云表示,为深化数智时代“一带一路”出版合作,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出版业须把握其天然国际化属性与人脉优势,并清醒认识国际化与数字化是“必答题”而非“可选项”。他指出,国际出版业已向知识服务转型,中国出版亟需提升在全球知识生产链条中的价值高度,要坚守稳定的话语体系与逻辑,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推动从单一版权输出向对外出版能力建设转型。
据悉,第六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征集与国际化人才遴选活动情况涉及“主题图书‘走出去’”“版权输出”“海外布局和运营”“国际策划与组稿”“国际营销和渠道”“数字出版‘走出去’”6大类别案例,以及“国际化领军人才”“国际化人才”两大类别人才。该活动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131家出版企业提交的200个典型案例、35位国际化领军人才和56位国际化人才申报材料,最终有95个案例入选“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16位入选国际化领军人才,30位入选国际化人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