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道广
“部队教会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回到家乡,我就用这股劲盯着村民的需求、找着发展的路子!” 近日,在融安县泗顶镇泗顶村的柑橘地里,泗顶村党总支书记黄全军正忙着指导村民修剪枝丫,谈起自己的经历,他眼神坚定又充满温情。从保家卫国的雷达兵到建设家乡的 “领头雁”,黄全军用20年的坚守,带领全村人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康庄大道,让昔日的小乡村旧貌换新颜。
黄全军在果园里指导农户种植。
军旅生涯铸初心:雷达兵的“精准” 与担当
1990年,正值青春年华的黄全军怀揣着对军营的向往,穿上军装成为一名雷达兵。在部队的岁月里,他深知雷达兵是“千里眼”“顺风耳”,每一次数据监测、每一次信号分析都关乎国家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雷达屏幕上的每一个光点都不能放过,就像村里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敷衍。”黄全军常说,军旅生涯培养了他严谨细致的作风和敢于担当的品格。
在部队期间,黄全军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出色的表现,不仅多次圆满完成任务,还与战友们一同荣立集体三等功,个人也获得部队嘉奖。这些荣誉背后,是他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是面对困难时的迎难而上,更是刻在骨子里的责任与忠诚。2005 年,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和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黄全军毅然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泗顶村,不久后便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
扎根乡土谋发展:从“零” 开始绘新篇
刚回村时,泗顶村还是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的落后村庄,村民们守着几亩薄田,日子过得紧巴巴。看着家乡的现状,黄全军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让家乡变个样!”
要致富,先修路。黄全军深知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他积极奔走,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和项目,同时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动员大家投工投劳。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齐心协力,一条条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平坦宽敞的水泥路,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还为村里产业发展打通了“主动脉”。如今,走进泗顶村,宽敞的水泥路纵横交错,连接着家家户户;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村民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产业带动促增收: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光有路还不够,必须要有产业支撑,才能让村民们持续增收。”黄全军经过深入调研,结合村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决定引导村民发展柑橘种植产业。起初,很多村民心存顾虑,担心种出来的柑橘卖不出去。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黄全军带头种植柑橘,还邀请农业专家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为村民们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 “一条龙” 服务。
在黄全军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柑橘种植队伍中来。如今,泗顶村的柑橘种植面积已达到3000亩,年产柑橘 1800万斤,产值超过 1500万元。柑橘产业不仅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还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
除了柑橘种植,黄全军还积极引进外来企业,为村里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他经过多次洽谈,成功引进了一家养鸭企业,该企业不仅为村民提供了20个就业岗位,还带动了村里饲料、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泗顶村人均年收入从 2005 年的不足2800 元增长到现在的 10000 元,村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黄全军走访慰问困难党员。
初心不改显担当:当好村民的“主心骨”
20年来,黄全军始终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无论是村民的家长里短,还是村里的发展大事,他都一一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村民谁家有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上门看望,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村里有重大决策,他总是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充分发扬民主,让村民们真正成为村里的主人。
“黄全军书记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他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提起黄全军,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在村民们眼中,黄全军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村党总支书记,更是一位贴心的 “当家人”。
★本条微信为“融安县融媒体中心”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署名!
值班总编:滕以洪值班校对:覃嘉鑫
责任编辑:郑思敏责任校对:韦骞骞
责任监制:莫意春
爆料、投稿、合作、领奖、咨询
联系电话: 696002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