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为无名英烈“安家”到共筑保护屏障 豫皖检察携手护英魂

0
分享至

  “经过豫皖两地检察机关的共同努力,三位无名烈士终于有了‘家’。”8月18日,永城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由衷地感慨。

  烈士“安家”后,永城市检察院与安徽省濉溪县检察院立即商讨并联合签署了《关于建立濉溪永城红色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机制的意见》。这份旨在以法治力量守护红色印记的协议背后,藏着一段跨越豫皖边界、为三位无名烈士“寻家”的温暖往事。

  2024年5月,永城市检察院检察官在排查线索时,在安徽省濉溪县铁佛镇与永城市交界的田野间,看到了令人心疼的一幕:三座孤坟隐没在齐腰的荒草中,断碑被生活垃圾裹挟,墓身早已在风雨侵蚀中斑驳——长眠于此的,是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却因岁月流转成了“无名者”,在荒野中沉默了数十载。

  “决不能让英雄埋骨荒野!”这声发自心底的呐喊,成了两地检察干警共同行动的动力。永城市检察院第一时间联系濉溪县检察院移送线索,两地检察机关迅速启动联动协作机制:检察官们带着行政区划图踏查交界地带,对照地方史志考证战史细节,钻进濉溪县铁佛镇梁楼村和永城市侯岭街道张井村的老院,走进周边小学的旧址,在老党员的回忆里寻觅历史碎片,于村委会的档案中追溯属地渊源。“小时候就听老人讲,这是打陈官庄时牺牲的娃,可没人知道他们叫啥,家在哪里……”村民张大爷哽咽的话语,更让大家坚定了为英烈“安家”的决心。

  检察官经多方考证,确认烈士墓位于濉溪县铁佛镇境内。“英烈从没有地域之分!”永城检察干警主动上手:协助固定史料证据,向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制发检察建议,多次牵头召开磋商会,用一页页泛黄的战史记录论证墓主身份,以一条条清晰的法律条文阐明保护责任。“烈士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检察机关守土有责,更要守好这些不能忘却的记忆。”永城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亚东的话语坚定有力。

  在两地检察院的协同推动与多方力量的合力支持下,三座烈士墓被正式确认为淮海战役陈官庄歼灭战中牺牲烈士的安息之地。2025年清明前夕,在两地检察干警的共同护送下,三位无名烈士的遗骸被迁入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苍松翠柏环绕中,沉默多年的英雄,终于在属于他们的丰碑下,享受到应有的尊严与永恒的荣光。

  从为三位无名烈士铺就“回家路”,到以制度形式筑牢红色资源保护网,这场跨越省界的守护,始终贯穿着同一份初心。“每一座烈士墓碑都是一座精神灯塔,我们多向前一步,红色基因就多一份传承的力量。”正如检察官们常说的那样,这场从个案守护到制度构建的跨越,不仅让无名烈士魂归其所,更在豫皖交界的大地上,续写了新时代用法治力量赓续红色血脉的动人篇章。(祁飞 胡仲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河南法制报 incentive-icons
河南法制报
河南法制报官方号
3068文章数 13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