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赴宜宾开展社会实践 探索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耦合路径

0
分享至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宾三江口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宜宾市作为长江、金沙江、岷江三江交汇处的“万里长江第一城”,始终牢记嘱托,以生态优先铺就发展底色,以创新驱动激活产业动能,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筑牢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征程中,书写着生动的实践答卷。

正值《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九周年之际,近日,在共青团宜宾市委和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赴四川省宜宾市,重温领袖初心路,围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路径”开展实践调研。服务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宜宾考察足迹,深入园区、企业、乡村与生态保护区,在重走初心路的过程中,探寻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保护的实践路径。


生态转型:传统资源焕新生


从“一黑一白”的传统底色,到“一蓝一绿”的新兴图景,宜宾正从传统的煤炭产业与白酒酿造走向数字经济新蓝海与绿色新能源新篇章。服务团走访生态园区、传统企业与乡村田野,梳理宜宾如何将自然资源与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对生态转型破解传统产业路径依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循足迹,悟初心,见证生态治理成效。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赴宜考察时驻足三江汇流处,关切询问长江上游来水情况及三江水质。服务团追寻总书记的足迹来到长江公园,实地感受生态修复的实践成效。近年来,通过采取清退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关停江边挖沙场、建立湿地公园等措施,长江宜宾段水质改善成效显著,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环境治理成本正转化为城市品质提升的动能,生态优先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博士生服务团调研长江公园生态修复成果

观竹海,护生态,解锁生态资源价值。在蜀南竹海,服务团聚焦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平衡之道。作为国家级生态保护区,蜀南竹海不仅通过智慧旅游指挥中心实现环境安全实时监测,更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链条:从竹笋、竹荪等农产品加工,到竹编文创、竹旅民宿等业态创新,再到“竹林碳汇交易试点”“竹产业链转型升级”等前沿探索,7万余亩竹林既守护了一方乡土,又成为了富民增收的绿色财库。



博士生服务团参观蜀南竹海景区

访产业,知转型,探寻绿色发展路径。作为五粮液的发源地,宜宾曾面临传统白酒产业绿色转型问题。服务团走访五粮液集团,重点调研五粮液从酿造环节到产业链末端的全流程绿色改造实践。在了解到集团通过优化排污处理、高质量保护水源大气实现产业绿色化后,同学们深有感触。五粮液的例子充分证明绿色技术可以为传统产业提质换道,坚守生态防线的同时也能让老字号品牌在新时代保持竞争力。



博士生服务团参观五粮液集团

聚座谈,享感悟,明晰生态发展协同之道。围绕生态价值转化、产业协同升级等议题,服务团成员们与宜宾团市委、市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等开展座谈会。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花培严代表团队分享调研感悟,认为宜宾的实践生动诠释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之道。从长江岸线修复到竹林碳汇探索,生态优先不仅没有阻碍发展,反而成为产业升级的动力。




博士生服务团开展生态主题座谈会


科技赋能:绿色产业开新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宜宾,以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正成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引擎。

为深入了解科技赋能绿色产业的实践路径,博士生服务团走访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调研宜宾“地方出题、高校答题”的科教融合模式。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联动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等高校资源,同时引进院士工作站,以高端人才引领技术突破,形成了“研发孵化+产业培育+人才集聚”的科技产业生态。在极米、锂宝等代表性高精尖特企业,服务团调研从核心技术研发到产业集群落地的全流程,加深了对于科技驱动绿色产业升级的认识。





博士生服务团参观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

调研过程中,服务团走进长江工业园,与园区内多部门负责人及企业代表座谈交流,深入了解科技赋能产业的落地实践。作为三江新区与翠屏区共建共享的功能平台,长江工业园重点布局动力电池电芯、电池结构件等核心组件及新能源汽车相关生产。通过定制厂房租赁、污水处理和热电规划等绿色配套建设、电力保障等支持,园区推动重点企业快速落地投产。座谈中,同学们切实感受到,从固态电池项目攻坚到产业链集群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度融入园区建设各环节


博士生服务团在长江工业园开展座谈会

作为外向型经济重要平台,宜宾综合保税区的实践同样亮眼。服务团了解到,保税区通过“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研发”业务,为企业注入国际竞争力,2024年实现年吸引89家企业落户,外贸进出口达150亿元。“从科研攻关到产业集聚再到国际流通,宜宾为新能源产业打造了从技术到产业再到市场的完整发展生态,这正是新质生产力助力绿色发展的鲜活案例。”团队成员应用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涛感叹道。



博士生服务团参观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


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绘新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生态基底与文化资源,宜宾以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构建竹文旅与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在永江村竹产业乡村振兴示范点,服务团深入调研永江村“山上看风景、山下看产业”的发展模式并展开座谈。示范村依托蜀南竹海资源,打造竹文化主题业态,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发展竹产业、闲置农房改造民宿集群、稻田景观升级文旅体验等举措,推动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座谈会上,同学们就生态修复、农户多元增收和村集体经济等问题与村镇干部深入交流,深刻认识到竹文旅融合带动村民增收的成效和前景。



博士生服务团与永江村村干部交流农旅融合经验

红色文化也是宜宾的一张亮眼名片。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博士生服务团走访抗日战争时期文化中心——李庄古镇,体悟抗战烽火中赓续不断的中华文脉与民族精神。在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成员们了解到村镇传承红色基因,系统修缮历史建筑,深度挖掘抗战故事,活化红色记忆场景。这种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不仅守住了乡村的精神根脉,更让历史底蕴转化为富民兴村的现实动能。



博士生服务团参观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

本次实践活动受到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宜人宜宾等官方媒体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八月的宜宾,三江奔流,翠屏叠嶂;长江岸边,绿意盎然,产业勃兴。博士生服务团行走在万里长江第一城,踏访古镇竹海、深入科创园区、走进乡村田野,带回的不仅是绿色发展的实践样本,更是使命的感召与青春的担当。

行于江畔,追寻领袖初心路,服务团见证的不仅是宜宾的实践,更是长江经济带上游绿色发展的生动注脚。潮起扬帆处,奋进正当时。未来,服务团将始终秉持“地方出题,服务团答题”的初心,让青春智慧扎根沿江省市,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务实举措,以笔为犁、以行践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绿水青山间。


编 辑|宜青

一审一校|陈亚兰

二审二校|徐 昀

三审三校|赵 静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研团工委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宜宾共青团 incentive-icons
宜宾共青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宜宾市委员会官方帐号
3821文章数 9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