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周明远的手在颤抖。
那台陪伴爷爷奶奶大半辈子的老式风扇被他小心翼翼地拆开,露出了内部复杂的改装结构。
一个巴掌大的金属装置静静地躺在扇叶后方,上面的管道和阀门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但依然能看出精心设计的痕迹。
更让他震惊的是,在装置旁边,一张被塑料薄膜包裹的纸条格外显眼。
当他展开那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工整的字迹像一把利刃,狠狠刺进他的心脏——
"孩子,当你看到这些,一切都已经是我们想要的结局了。"
这一刻,两年前那个酷热难耐的夏天,爷爷奶奶"意外"离世的真相,终于要浮出水面了......
![]()
01
2023年7月15日,江城迎来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夏天。
下午三点,气温已经飙升到41度。整个老旧的福安小区像是被扔进了蒸笼里,连知了都懒得叫唤。76岁的陈大爷擦着汗,提着刚从菜市场买回来的两条鲫鱼,慢悠悠地爬上四楼。
"老周!素梅!我买了新鲜的鲫鱼,晚上来我家喝汤啊!"陈大爷习惯性地在周国强家门口喊了一嗓子。
平时这个点,周国强肯定会探出头来,笑呵呵地应一声:"老陈你又破费了!"可今天,屋里静悄悄的,只有风扇呼呼转动的声音透过门缝传出来。
陈大爷皱了皱眉,又敲了敲门:"老周?素梅?在家吗?"
还是没有回应。
要是平时,陈大爷可能就回家了,但今天不知怎么的,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他记得昨天晚上十点多,还看见周国强在阳台上抽烟,那背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萧索。
而前天,林素梅还特意敲门,送了他一罐她亲手腌的咸菜,说话的时候眼圈有些发红。
"这老两口不会出什么事了吧?"陈大爷心里一紧,赶紧掏出手机给周国强打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没人接。
陈大爷的不安感更强烈了。他又使劲敲门,喊道:"老周!老周!你要是在家吱个声!"
楼道里的声音惊动了其他邻居。对门的王阿姨探出头来:"陈大爷,咋了?"
"老周家没动静,我担心出事了。"陈大爷额头上的汗珠更密了,不知道是热的还是急的。
王阿姨也凑过来敲门,还是没反应。她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了听:"里面有风扇的声音,应该有人在家啊。"
"不行,得想办法进去看看。"陈大爷当机立断,"王阿姨,你去叫物业,我找人撬门!"
十分钟后,物业的小刘带着工具赶来了。在几个邻居的见证下,房门被撬开了。
一股闷热的气息扑面而来,客厅里的老式吊扇还在吱呀吱呀地转着。
陈大爷第一个冲进去,然后他愣住了。
周国强和林素梅并排躺在客厅的藤椅上,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周国强的另一只手搭在林素梅的肩膀上,像是在安慰她。林素梅的头靠在周国强的肩头,嘴角似乎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如果不是两人的脸色已经发青,陈大爷几乎要以为他们只是睡着了。
"快!快叫救护车!"陈大爷声音都变了调。
可是大家心里都明白,已经太晚了。两个老人的身体已经僵硬,显然已经离世多时。
02
警笛声很快打破了福安小区午后的宁静。
张队长是个有着二十多年办案经验的老刑警,见过的离奇案件不计其数,但眼前这个场景还是让他眉头紧锁。
"现场没有打斗痕迹,门窗完好,没有撬动迹象。"年轻的警员小王汇报着初步勘查结果,"死者衣着整齐,无外伤,随身物品都在。"
张队长戴上手套,仔细观察着两位老人的遗体。他们的表情太过安详了,甚至可以说是...满足?这不像是痛苦死亡的表现。
"法医什么时候到?"张队长问道。
"马上就到。"
法医老陈很快赶到现场。经过初步检查,他得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结论:"两人的死亡时间相差不超过十分钟,都是在凌晨两点到三点之间。"
"这么巧?"张队长皱眉,"会不会是煤气中毒?"
"不像。"老陈摇头,"煤气中毒的尸体应该是樱桃红色,但他们的脸色是正常的死后青紫。而且..."他指了指那台还在转动的风扇,"如果是煤气泄漏,这么长时间的通风,我们进来应该也闻不到气味了,但现场一点异味都没有。"
小王检查了厨房:"张队,煤气阀门是关着的,没有使用痕迹。"
"那就奇怪了。"张队长陷入沉思,"两个人几乎同时死亡,现场又没有任何异常......"
"会不会是约定殉情?"小王小声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张队长瞪了他一眼:"别瞎猜,拿证据说话。去,把现场所有东西都仔细检查一遍,特别是药物、化学品之类的。"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警方几乎翻遍了整个房子。
客厅的茶几上放着两个茶杯,里面的茶水已经凉透了,经检测没有任何异常成分。冰箱里的食物新鲜,没有变质迹象。药箱里只有一些常见的降压药和感冒药,药片数量与处方记录吻合,没有大量服用的迹象。
"张队,这是在卧室找到的。"一个警员拿来一个笔记本,"好像是林素梅的日记。"
张队长翻开日记,最后一篇的日期是7月13日,也就是死亡前两天:
"今天去医院拿了报告,果然和我猜的一样。国强还不知道,我不想告诉他,他已经够辛苦了。明远下个月就要结婚了,我们答应过要参加的,可是......"
日记到这里戛然而止,后面的几页被撕掉了。
"调查一下他们最近的就医记录。"张队长吩咐道。
这时,法医老陈又有了新发现:"张队,你看这个。"他指着周国强的右手,"这里有一个很小的针孔,很新鲜,应该是死前不久留下的。林素梅的手臂上也有。"
"是注射了什么吗?"
"不好说,需要进一步化验。但是......"老陈停顿了一下,"如果真的是注射了什么致命物质,那需要相当专业的医学知识,而且药物来源也是个问题。"
张队长看着那台还在运转的风扇,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这台风扇看起来很老了,至少有三四十年的历史,扇叶上积了厚厚的灰尘,但电机运转却异常平稳。
"把这个风扇也检查一下。"张队长指着风扇说。
小王爬上梯子,仔细检查了风扇的外部:"张队,没发现异常,就是一台普通的老式风扇。电路正常,没有改装痕迹。"
可是张队长的直觉告诉他,这台风扇肯定有问题。两个老人死在客厅,而不是卧室,这本身就很奇怪。而且大热天的,为什么不开空调而是用这台老风扇?
"把所有电器都检测一遍,特别是这台风扇,拆开来看看内部结构。"张队长下令。
然而技术人员的检测结果让他失望了——风扇内部结构正常,没有任何异常装置,电路也没有问题。
03
周明远接到电话的时候,正在深圳的工地上。
"什么?我爷爷奶奶都......"手机差点从他手中滑落。
他请了紧急事假,连夜赶回江城。当他赶到殡仪馆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看着冰柜里爷爷奶奶安详的面容,周明远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上个月他还回来看过他们,那时爷爷还拉着他下象棋,奶奶还给他做了最爱吃的红烧肉。
"这不可能是意外!"周明远红着眼睛对张队长说,"我爷爷奶奶身体一直很好,每年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上个月我回来,他们还好好的,怎么可能突然就......"
张队长理解家属的心情,耐心解释道:"我们已经做了全面的调查,包括尸检。初步结果显示,两位老人的死因是心脏骤停,但具体诱因还在调查中。"
"心脏骤停?"周明远不能接受,"两个人同时心脏骤停?这概率也太小了吧?"
"确实很罕见。"张队长承认,"所以我们还在继续调查。你能想起来,你爷爷奶奶最近有什么异常吗?"
周明远努力回忆着:"上个月我回来的时候......对了,我奶奶确实有点奇怪。她把很多老照片都整理了一遍,还特意把一些重要的东西都告诉我放在哪里。我当时还开玩笑说,奶奶你这是在交代后事吗?她就笑笑,说人老了,就想把东西理理清楚。"
"还有吗?"
"我爷爷倒是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周明远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他那几天总是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发呆,有一次我看到他在偷偷抹眼泪。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是想起了年轻时候的事。"
这时,林素梅的弟弟林建华也赶来了。这个68岁的老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很多,可能是因为悲伤的缘故。
"我姐姐前几天还给我打电话。"林建华哽咽着说,"她说想回老家看看,问我能不能陪她去。我说等天凉快点再去,她就说......她说可能等不到了。我当时还以为她在开玩笑。"
张队长和周明远都愣了一下。
"她还说了什么?"张队长追问。
林建华努力回忆:"她说......她说人这一辈子,能和相爱的人一起到老,已经是最大的福气了。她还说,如果有一天她先走了,一定要让国强也赶紧跟上,不然她在下面会孤单的。"
这话听起来就像是在交代遗言。
"你姐姐最近身体怎么样?"张队长问。
"她一直说没事,但是......"林建华犹豫了一下,"上个月我陪她去医院,她不让我跟着进诊室,说是例行检查。但我看她出来的时候,眼睛是红的。"
![]()
04
接下来的几天,警方的调查陷入了僵局。
尸检报告显示,两位老人体内没有检测出任何有毒物质,没有安眠药,没有农药,甚至连酒精都没有。死因确实是心脏骤停,但是什么导致了心脏骤停,依然是个谜。
张队长不死心,又扩大了调查范围。
他们走访了小区里的所有邻居,试图还原两位老人生前最后几天的行踪。
陈大爷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7月12号那天晚上,大概十点多,我看到老周一个人坐在楼下的花园里。我过去和他聊天,他就问我,老陈,你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我说这不是废话吗,为了儿孙,为了好好过日子呗。他就笑了,说是啊,为了儿孙......"
王阿姨也想起一个细节:"7月13号上午,素梅来我家借针线,说要补衣服。我看她手里拿着的是国强的衬衫,上面根本没有破洞。她在我家坐了很久,一直在发呆。我问她怎么了,她就说,王姐,这辈子能遇到一个真心对你好的人,真的不容易。"
楼上的小李说:"我记得7月14号凌晨,大概一两点吧,我加班回来,看到他们家的灯还亮着。我还纳闷呢,老人家这么晚还不睡。"
每一个细节都在暗示着什么,但又都不能构成确凿的证据。
张队长甚至调取了小区的监控录像。
7月14号当天,没有任何可疑人员进出周国强家。
最后一个画面是晚上九点,周国强下楼倒垃圾,然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会不会真的就是巧合?"小王提出了疑问,"两个老人年纪都大了,情绪激动之下,可能真的会同时发病。"
但张队长摇头:"你见过这么安详的猝死吗?一般心脏骤停,人会有挣扎,会有痛苦的表情。可他们两个,就像是......就像是早有准备。"
这时,技术科的同事带来了一个新发现:"张队,我们在周国强的手机里发现了一些东西。"
手机里有几个最近的搜索记录,都是关于"无痛苦的死亡方式"、"老年人的尊严"、"如何面对绝症"之类的内容。
更让人在意的是,周国强的手机里还有一个备忘录,上面写着:"7月15日,永远记住这个日子。"
7月15日,正是他们去世的日子。
05
两年时间过去了,周明远始终没能从失去爷爷奶奶的阴影中走出来。
他的婚礼推迟了,因为他答应过爷爷奶奶要让他们参加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他总是会想起爷爷奶奶生前的点点滴滴。
2025年7月,又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周明远终于下定决心要整理爷爷奶奶的遗物了。这套老房子一直空着,他不忍心卖,但也不敢住进去。
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房间里的一切都保持着两年前的样子,只是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周明远先整理了衣柜。爷爷的衣服都很朴素,多是些洗得发白的衬衫和裤子。
奶奶的衣服稍微多一些,但也都是些普通的款式。在衣柜的最里面,他发现了一个铁盒子。
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些老照片和信件。
有爷爷奶奶年轻时的合影,有父母的结婚照,还有他小时候的照片。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奶奶娟秀的字迹,记录着拍摄的时间和地点。
其中一张照片引起了周明远的注意。那是爷爷奶奶的结婚照,两人都很年轻,爷爷英俊挺拔,奶奶温婉美丽。照片背面写着:"1975年5月1日,我们的开始。"
周明远继续翻看,发现了爷爷的一个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给明远的话。"
他的心猛地一跳,赶紧往下看:
"明远,当你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爷爷奶奶应该已经不在了。不要太难过,人总有这么一天的。爷爷想告诉你一些事情,是关于我和你奶奶的......"
但奇怪的是,后面的内容被撕掉了,只留下参差不齐的纸边。
周明远又翻出了奶奶的日记本。最后几页确实被撕掉了,但在前面的日记中,他看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2023年5月10日:今天去医院复查,医生的表情很凝重。我知道,该来的终究会来。"
"2023年5月25日:国强最近总是背着我偷偷哭,他以为我不知道。傻老头子,我们都这个年纪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
"2023年6月15日:明远说下个月要结婚了,真好。至少能看到他成家,我们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2023年6月30日:和国强商量了那件事,他同意了。我们谁都不想成为孩子们的负担。"
周明远的手在发抖。那件事?什么事?
他继续在房间里寻找线索。在爷爷的书桌抽屉里,他发现了一些医院的收费单据,都是最近几个月的。但奇怪的是,这些单据上的科室都被用黑笔涂掉了。
![]()
卧室的床头柜里,周明远找到了一个药盒,但里面是空的,标签也被撕掉了。旁边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一个电话号码。
他拨通了这个号码,是一家私人诊所。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我想问一下,两年前,2023年7月左右,有一对老夫妻在你们那里看过病吗?男的叫周国强,女的叫林素梅。"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抱歉,我们有保密协议,不能透露病人信息。"
周明远急了:"他们是我爷爷奶奶,已经去世了。我只是想知道他们生前......"
"去世了?"对方的声音有些惊讶,"您稍等,我查一下......确实有这两位老人的就诊记录,但具体内容我真的不能说。如果您是直系亲属,可以带着相关证明来诊所调取病历。"
挂了电话,周明远决定明天就去那家诊所。但现在,他还要继续整理遗物。
客厅里,那台老式风扇还立在角落里。
两年了,上面积满了灰尘。
周明远记得,爷爷特别宝贝这台风扇,每年夏天都会仔细清洗、上油。奶奶常说,这台风扇比她的嫁龄还长。
看着这台风扇,周明远突然想起了什么。爷爷去世前几天,他看到爷爷在捣鼓这台风扇,当时他还问需不需要帮忙,爷爷说不用,就是例行保养。
可是现在想想,那时候才7月初,天气还没有现在这么热,有必要这么早就保养风扇吗?
周明远决定把这台风扇也清理一下,就算是对爷爷的纪念吧。
他先用抹布擦去外面的灰尘,然后开始拆卸风扇罩。螺丝有些生锈了,费了好大劲才拧开。
![]()
当风扇罩被完全取下,周明远愣住了。
风扇的内部结构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在扇叶的后方,有一个明显不属于原装的金属装置,大约巴掌大小,通过几根细管连接到风扇的电机部分。
装置上还有一个已经停止工作的电子定时器,时间停留在02:47。
凌晨2点47分——这正是法医推断的爷爷奶奶的死亡时间!
周明远的手开始颤抖。他小心翼翼地检查着这个装置,发现旁边有一个小型储气罐,已经空了。储气罐上有一个阀门,连接着那些细管。
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定时释放装置!
更让他震惊的是,在装置的底部,他发现了一张被塑料薄膜严密包裹的纸条。纸条保存得很好,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是爷爷的笔迹!
周明远哆嗦着打开纸条,上面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