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夏天,深圳市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翰林学校14岁的少年李子轩,用一场硬核挑战定义了别样的成长——7天内连续登顶岗什卡(海拔5005米)与康美龙雪峰(海拔6334米)两座雪山。这位追求极致的少年,在风雪与海拔的考验中,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勇敢者图鉴”。
![]()
初遇雪山:一场藏在心底的挑战
“艰难。”当被问及用一个词形容此次7天连登经历时,李子轩的回答干脆利落。这个去年才与登山结缘的少年,对第一次登雪山的记忆深刻:“要有意志力突破自己的极限,那种和自己较劲的感觉很特别。”今年暑假,当身边同学忙着分享旅行见闻或补习日常时,李子轩悄悄把7天连登两座雪山的计划藏在了心里——他没有和朋友分享,只是默默开始了准备。“岗什卡和康美龙最吸引我的是沿途的风景,想亲眼去看看。”这份对自然的向往,成了他出发的最初动力。
![]()
实战历程:在极限中坚守特质
作为毫无登山经验的“新手”,李子轩以特有的严谨与坚持做好了准备。在深圳,他坚持了4个月的攀岩训练,还每天完成10公里跑步,用规律的付出为雪山之行积蓄力量。“那时候就想着,不能因为准备不足而留下遗憾。”
登岗什卡时,2公里的碎石路和4公里的大冰坡,全部是亮冰,需要全程穿着冰爪前行,虽然戴着手套但还是非常的冻手,沿途还下着冰子和细雨,冲顶前最大考验是一个接近60度的冰坡和碎石坡,需要使用绳索和推动上升器往上爬,看上去挺难的,但真的去干的时候,却发现并没有想象的困难,大约20分钟就上去了!
![]()
![]()
康美龙雪峰的冲顶路段同样艰难,当天的天气不好,大雾加上下雪,能见度非常低,大概只有5-6米,8公里上雪坡路,一脚下去的时候,雪都到了膝盖,上去没多久就感觉到体力不支。严重透支加上恶劣天气,让他陷入挣扎境界,一度都想放弃,“但我爸和一个朋友已经在山顶等了很久,就为了等我上去拍一张登顶照,我不能让他们白等。”骨子里的责任感,让他咬紧牙关向上攀登——父亲在山顶久候的身影,成了他不能退缩的理由,“再待一会儿可能会面临失温危险,只能逼着自己往前挪。”
![]()
虽然体力透支,但想到山顶的约定,他还是坚持了下来。站在山顶的那一刻,尽管周围全是雾,没能看到想象中的风景,他却无比笃定:“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
康美龙顶峰海拨6334米
成长馈赠:比登顶更珍贵的收获
这次特殊的经历,与李子轩以往的暑期生活截然不同。“比别人多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他坦言,登山教会自己最重要的是坚持,而这份感悟也悄悄改变了他的日常。回到深圳后,面对学习中的难题或特长训练的瓶颈,他明显感觉“更有毅力了”,“就像登雪山时那样,咬咬牙就过去了。”
![]()
同行的父亲曾登顶珠峰,是他心中的榜样。“我觉得我爸算是吧,只要做过常人很难做到的事情,就算是榜样。”父亲出发前“要多穿一点,上面很冷”的叮嘱,简单却温暖,也成了他登山途中的“定心丸”。
![]()
对于“勇敢”,这个少年有自己的理解:“我觉得我挺勇敢的。”未来,他已定下新目标:“明年还要去登珠峰。”而对同龄人的寄语,他说得真诚又坚定:“去坚持自己的梦想。”
![]()
从校园到雪山之巅,李子轩用7天时间证明:成长从不是一蹴而就,那些在极限中坚守的瞬间,终将拼凑出最耀眼的青春勋章。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