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年,毛主席在京西宾馆接见在西藏工作的任荣少将:家里人还好吧

分享至

1964年,中央军委准备选派干部支援西藏建设。任荣听说后,马上回家和妻子黄琳商量,主动提出想去西藏工作。

黄琳忍不住劝道:"咱们刚安顿下来没多久,你又要往那种偏远艰苦的地方跑。你腿脚本来就不方便,那边天气又冷得要命,保暖设施也不够,还是别去了吧。"

任荣把黄琳拉到身边坐下,轻声开导她:"毛主席教导我们,好同志就该迎难而上,党员更要服从组织安排。我这么做是听主席的话,你觉得应不应该去?"



黄琳轻轻握住任荣的手,语气坚定地说:"确实该去,就是有点担心。不过你说得在理,咱们都是党员,得听组织安排。"

说完,他俩相视一笑,脸上写满了开心。

任荣和黄琳相伴50载,但真正团聚的日子只有17年。剩下的33年里,任荣不是在战场拼杀,就是在边疆驻防。面对这样的生活,黄琳从没有半句怨言。每次丈夫离家时,她都会说:"家里的事都交给我,你只管专心在前线工作。"

任荣1917年出生在四川苍溪县一个贫苦农民家里。那时候苛捐杂税把老百姓压得抬不起头。因为祖辈都不识字,地主耍了个花招就把他们家的地给霸占了。没了土地的农民,日子过得有多艰难就不用说了。

任荣家境不好,但父母咬牙供他上学。老话说"读书能改变命运",这是穷人翻身的唯一希望。11岁时,他终于进了学堂。在校期间,他勤奋用功,成绩拔尖。可惜后来因为实在交不起学费,不得不中途退学。

黄琳的日子比任荣还要苦。她1918年出生在四川通江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里。家里实在揭不开锅,8岁就被卖到别人家当童养媳,后来又转卖到另一户。这丫头脾气犟,经常挨揍。



1932年年底,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第二年春天,部队开始招募新兵。当时才16岁的任荣报名参军,被安排到红三十军八十八师政治部宣传科工作。临走时,他母亲拉着他的手说:"现在你是红军战士了,我们没法再照顾你。到了部队要勇敢作战,争取立功!"

那年,黄琳借着出门割草的时机,在姑姑的协助下,一口气跑了90多里地参加红军,被安排到红四方面军总医院当护理员。临走前,姑姑流着泪对她说:"去当兵吧,总比在别人家受苦受累强。"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踏上了长征之路。在艰苦的行军过程中,战士们三次翻越雪山、穿越草地,任荣和黄琳差点在这段险途中牺牲。

8月,任荣所在的部队从毛儿盖开拔,向班佑方向挺进,途中要穿越松潘草地。行军四五天后,任荣的脚被刺伤,伤口感染得很厉害。临近班佑那天,他疼得几乎只能在地上爬。正当他快要撑不住时,学员队的班长和战友们赶来帮忙,拉着他慢慢走出了那片沼泽地。

9月,任荣第二次攀登达古雪山,走到半路突然腹部剧痛,疼得蜷缩在路边直叫唤。这时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王新亭正好经过,见状立即把自己的马让给任荣骑。下山路上,王新亭还特意安排警卫员搀扶着他。



黄琳的处境不比任荣轻松。长征路上,组织安排她去炊事班干活。和任荣相同,雪山草地她都经历过,还得背着沉甸甸的铜锅赶路。每到休息点,她就得忙着捡柴火、烧水做饭,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后来第三次穿过草地,她被调到野战医院当护士,这才离开了炊事班。

1936年年底,红军完成长征抵达甘肃庆阳时,任荣被任命为教导师的政治教员。在此期间,通过老战友罗烈宝——当时担任红军野战医院指导员的介绍,任荣与黄琳相识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