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浏览行业最新资讯,看看你错过了哪些近期要闻?
一、机构融合育新才--海淀区卫生健康监督所2025年首批新入职员工赴海淀区疾控中心进行轮转学习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加速推进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卫生监督机构整合改革后的深度融合与效能提升,着力打造一支“一专多能、平战结合”的现代化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健康监督所)(以下简称“中心”)于2025年8月组织召开2025年新入职卫生监督人员赴中心轮转学习工作部署会。
![]()
会上,中心领导强调,此次监督所新入职人员赴疾控岗位轮转学习,是卫生监督所与疾控中心合并后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步,意义重大。其意义不仅在于业务知识的传递,更在于成为机构深度融合的催化剂。通过落实交叉培养计划,将有力促进业务融合,加强执法岗位与专业技术岗位的协同意识,为后续高效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要求,轮转人员要珍惜机会、虚心学习、主动融入;各接收科室也要倾囊相授、开放包容;要以此为契机,加速推进机构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的实质性转变,真正实现“1+1>2”的改革成效。部署环节,业务办公室向新入职人员系统介绍了轮转实习工作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并通过详尽解读中心历史沿革(包括创立背景、发展历程及关键里程碑)、组织架构和七大核心职责,引导新员工深刻认识疾控工作在疾病防控、应急处置及健康促进等领域的重要使命与担当。
此次新入职人员跨部门轮转学习的启动,标志着中心在机构改革后的人才培养与业务协同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举将有力推动内部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加速构建统一、高效、专业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守护辖区居民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更加强劲的支撑。
新闻来源:海淀疾控
争上游有话要说:
当前卫生监督与疾控机构的融合正从机构整合迈向深度协同阶段,疾控与卫生监督职能整合后,轮岗学习成为打破专业壁垒的核心手段,同时也对执法人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整合后原来的疾控人员和卫生监督执法人员需兼顾疾病防控与卫生监督执法,争上游移动现场执法包利用手持终端和互联网,与执法人员的现场监督检查同步,实现了现场监督检查、当场行政处罚、执法监督信息上报,每个环节“处处留痕”、“实时录入”,做到执法全过程有据可查、责任可追。执法包内置文书质控系统,以模块流程控制执法文书质量,同一案件各文书互相关联,提高文书书写正确率。执法包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执法效率和准确性,改善监督执法工作条件,也能帮助原疾控人员和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快速适应职能转型,为机构整合提供智慧工具。
二、智慧赋能监管,护航校园饮水安全酒泉市疾控召开全市学校用水安全管理培训会
为贯彻落实《甘肃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科学、规范提升酒泉市学校用水安全管理水平和监管效能,防范介水传染病流行及饮用水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扫码看水”智慧监管模式,8月上旬,酒泉市卫健委、市教育局主办,酒泉市疾控中心承办了酒泉市学校用水安全管理培训班。
![]()
会议紧密结合当前酒泉市学校供水实际,对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现制现售水和桶装饮用水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要点,现制现售直饮水机原理及日常巡查、维护、保养操作和规范流程,学校用水卫生监督执法要点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全面解读了《甘肃省生活饮用水监督管理条例》;对全市实施现制现售水信息化监管,推进二维码线上监管“码上看水”项目进行了安排和培训,在平台上展示了二维码的建立和码内数据收集过程和应用。
会议指出,学校用水健康安全,关系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要提高思想认识,从讲政治的高度,用心用情做好学校安全用水管理;要明确责任,完善机制,夯实学校用水安全责任链条,以敬畏之心织密学校安全用水防线;要科学规范,用最严谨的标准规范学校用水管理,聚焦关键环节,防控风险于微末;要坚持智慧赋能监管,扫码洞悉水质,集成许可信息、企业资质、维护日志、检验检测等实现赋码全覆盖,信息全联通,推行阳光监管;要坚持依法治理,用最严格的监管和最严肃的问责保障学校用水安全。
水网如经络,维系校园生机,本次培训传递了法规的权威与技术的严谨,让责任在肩头扎根、规范在日常流转、智慧在云端守护,以科学之名、法治之力、创新之智保障学校用水安全,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新闻来源:酒泉市疾控中心
争上游有话要说:
校园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健康,水质污染易引发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伤寒)或微生物感染,《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也明确规定学校必须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违者将面临行政处罚。信息技术是优化监管、守护师生健康的重要手段,以现制现售水监管为例,争上游科技以科技促监管的“智慧监管”模式,结合多地现制现售水监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在线监管方案——现制现售水在线监管系统。系统为每台设备量身定做一个“二维码身份证”,监管人员和用水群众都只需要扫码进入“争上游水管家”小程序,就能看到制售水设备的具体信息公示,包括设备名称、所属单位、相关证件(营业执照、涉水证件、检测报告)、设备运维人员的健康证明、设备状态等,以及设备的运维记录,包括日常运维、水质快检及更换滤芯等信息记录等,有效提升了现制现售水的监管效率。如果发现水质污染或人员维护不及时等卫生安全问题,群众可在小程序上进行投诉建议,增强公众监管的力量。该系统也可以用于直饮水、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等的监管,全面守护群众用水安全。
三、大连市举办2025年中医与医疗卫生监督执法专题培训
为扎实推进大连市中医服务与医疗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卫生健康执法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连市卫生监督所)于近日举办 2025 年大连市中医服务、医疗卫生及母婴保健执法专题培训班,为守护群众健康权益筑牢执法防线。
![]()
本次培训紧扣 “提升中医服务与医疗卫生监督执法精准度”核心主题,创新采用 “执法骨干 + 专家学者”双师授课模式,精准对接新时期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需求。培训课程体系涵盖《医疗机构现场监督执法常见违法行为解析》《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体质辨识》《中医服务卫生监督概论》《中医服务卫生监督执法实践指南》四大模块,系统梳理中医服务与医疗卫生执法领域的高频问题、典型案例及监管要点,为执法人员提供全方位的知识补给。
本次课程设置更加强化实战导向,通过专题研讨、案例复盘等形式深入剖析执法工作中的难点堵点与关键环节,切实提升执法人员的现场处置能力。培训尾声特别设置考核环节,结合2025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卫生健康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现场组织《2025 版卫生行政处罚程序测试题》作答并开展即时答疑,帮助执法人员精准把握新规要求,确保行政处罚权依法规范行使。此外,培训班还精心布置中医非法行医查处案例分析课后作业,推动理论学习与执法实践深度融合,实现 “学用结合、以学促干”的培训目标。
新闻来源:大连疾控
争上游有话要说:
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各级主管部门持续深化中医药监管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中医药监管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通过推动监管模式由传统人工向智能化、数据化转型升级,显著提升了中医药监督执法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做好中医药监督执法工作,是中医药服务规范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争上游中医药移动执法包集成移动端智能设备的数据采集、实时传输、数据存储,监管平台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等功能,实现执法人员的实时监管,提高执法效率和准确性。同时,移动执法系统还可以帮助管理部门实现对执法行为的追踪和分析,为制定科学的执法政策提供参考。它不仅提高了执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推动执法监管的规范化和精细化,为保障中医药监督执法做出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