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俄乌谈判停火是闹得沸沸扬扬,但大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普京在会谈前主动和中方打电话沟通,但在结束会谈后,却反而没给中方打电话,而是给其他的三个国家打电话了。当地时间17日,克里姆林宫新闻局发布消息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先后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通电话,通报了他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会晤的情况。这是什么情况呢?里面有何隐情呢?
![]()
首先说一下此次谈判有什么进展吗?个人感觉直到现在还是在扯皮中,离真正实现停火,或者是说进行筹码交易阶段还差得太远了。也就是说,别看吵得热闹,但在实际中没有达成什么成果。
其次说一下,俄为什么要首先向这三个国家及时通报会谈情况呢?普京选择先与白俄罗斯通报,是因为白俄是俄乌战场北翼的屏障,可以说是牵涉其中,必须要让他及时了解到谈判进展。向哈萨克斯坦通报,是因为近期该国与欧盟走近需要俄罗斯找个由头及时安抚他。向乌兹别克斯坦等直接受冲突影响的邻国沟通,都是旨在稳定俄罗斯“后院”地缘风险。
最后再说一下,普京为什么不向中方通报呢?恰恰反应了普京的战略智慧。有三个不通报的理由:一是在谈判之前,普京已向中方进行了战略交底,削弱了事后通报的必要性,他在此之前,应该是已经向中方详细说明了俄方对乌克兰局势的判断、美俄接触进展,并承诺“无论谈判结果如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变”。这一提前沟通相当于完成“战略对表”,会后若无非突破性进展,无需重复通报。
![]()
二是避免刺激西方,减少和谈阻力。若普京会后立即联系中方,可能被西方解读为“中俄协调施压”,进而破坏美俄谈判氛围。三是最重要的,普京在会谈中要求乌克兰承认俄对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州的控制权,特朗普则公开支持“乌克兰需让出部分领土”,该立场与中方坚持的“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存在潜在冲突,不向中方通报此细节,可避免中方被迫公开表态,体现俄方对中方立场的认知与尊重。普京正是预判中方难以公开支持,以“静默外交”避免双方尴尬。
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普京在会谈中明确要求“由中方等非西方国家主导乌克兰安全担保”,反对北约垄断该角色。说明他想利用中方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地位及中立形象,对冲西方对乌的影响力;并试探美方对中方介入欧洲安全事务的容忍度;同时也是为俄国内领土让步提供“外交成果”以安抚强硬派。
但个人认为,中方需要谨慎回应凸显战略定力,比如中方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仅重申“继续劝和促谈”的一贯立场,未直接回应担保提议。这体现出东大两点核心考量:一是维和行动须在联合国框架下且获冲突双方同意,但当前乌方对华存疑;二是避免因单方面“担保”丧失中立调停者地位。
![]()
那么对中俄有影响吗?基本上没有,要知道普京此番操作并非疏远中方,而是基于对中俄关系成熟度的自信,通过“精准沉默”实现三重目标:一是为美俄谈判保留灵活空间,避免西方借题发挥;二是在领土敏感议题上维护中方“不选边”立场;三是优先安抚直接受冲突波及的中亚盟友。
2025年上半年中俄贸易额突破1300亿美元,本币结算率超70%,能源合作基本脱离SWIF系统。中俄外长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同步行动、两军联合军演的指挥系统互联,说明中俄关系已超越形式化互动,进入“心照不宣”的阶段。只要双方在核心利益上保持战略协调,如抵制西方单边制裁、推进去美元化等共同需求,这类战术性外交安排不会动摇合作根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