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九三阅兵越来越近,李在明发现得罪不起中国,决定派人送上亲笔信

0
分享至

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举办在即,韩国总统李在明此前收到了邀请,不过却是婉拒出席了,本以为没有后续了,结果韩方突然在8月中旬宣布派遣特使团携亲笔信访华。



这一举动看似矛盾,实则暗藏韩国在中美博弈中的纠结,既不敢违逆美国,又无法承受疏远中国的代价。这封亲笔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外交算计?

7月初,中方正式邀请李在明出席9月3日北京阅兵。但李在明拖延半个月后,以“行程冲突”为由拒绝,理由包括7月访美协调关税、8月日韩会谈、9月联合国大会等。然而,韩国国内舆论普遍认为,真正压力来自美国!



特朗普政府同期对韩挥舞“大棒”,7月8日,美国要求驻韩美军费用分摊从10亿美元暴涨至100亿美元,并对韩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直接威胁韩国经济命脉。

安全枷锁难挣脱,2.85万名驻韩美军的存在,使韩国在安全领域丧失自主权。韩媒坦言:“若特朗普拒绝出席,韩国绝不敢单独赴约”。

保守派煽动国内反华情绪,李在明拒绝前夕,首尔街头出现“中国干涉韩国选举”谣言驱动的反华集会,迫使其避免被贴上“亲华”标签。



拒绝阅兵仅一个月,李在明突然转向......

8月18日,韩联社披露其将派出重量级特使团于8月24日中韩建交纪念日访华,并携带总统亲笔信。这一安排暗含三重意图:

对冲访美风险:特使团出发时间与李在明访美高度重合。他亲赴华盛顿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勒索,同时派特使赴华,试图避免“一边倒”印象。人选暗藏信号:特使包括前国会议长朴炳锡、对华事务专家金太年、前总统卢泰愚之子卢载宪。其中,卢载宪家族与中国渊源深厚,释放对华友好信号。



经济现实倒逼行动,2025年上半年中韩贸易额超1500亿美元,中国占韩国半导体出口30%以上。韩国商会多次警告“对华脱钩将重创经济”,迫使李在明紧急止损。

李在明的摇摆,让外界看出了韩国外交的矛盾和纠结。

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韩国半导体产业链依赖中国市场和原材料,但安全需美军庇护。特朗普政府近期强推“芯片脱钩”,要求三星等企业赴美建厂,令韩国陷入两难。



国内民意撕裂,80%韩国民众对中国持负面看法,但企业界强烈呼吁稳定对华关系。李在明既需安抚反华情绪,又不敢得罪资本集团。

朝鲜半岛问题需中国协作,李在明曾承诺“恢复韩朝军事热线”,但若无中国对朝影响力加持,半岛缓和恐成空谈。李在明的“外交走钢丝”,表面是左右逢源,实则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绝望自救。

为何不敢得罪中国?经济崩盘的教训太痛!尹锡悦的失败已是前车之鉴。



此前尹锡悦任内对华贸易额暴跌12%,三星被迫退出中国市场后利润蒸发37%;盲目配合美国“芯片围堵”,结果韩国半导体对华出口骤降,GDP增速跌至0.7%冰点。

韩国内SK电池厂120亿美元在华投资悬而未决,三星暗中推动28纳米成熟制程芯片厂落户中国,试图“技术换市场”。李在明若再延续反华政策,无异于亲手掐断韩国经济的氧气管!

为何不敢亲近中国?美国的长臂管辖太狠!



李在明访美前夕,美国务卿鲁比奥突然取消访韩行程,被解读为对中韩靠近的警告。更危险的信号还有:韩国亲美检察官体系掌握司法调查权,曾将文在寅亲信送入监狱;保守派以“亲华卖国”标签围攻李在明,国民力量党指控其“破坏韩美互信”。

亲笔信本质是“买保险”,既向中国释放“重视关系”的信号,又避免因出席阅兵被美国贴上“亲华”标签。这种如履薄冰的算计,暴露了韩国作为“经济巨人、安全侏儒”的致命软肋!

萨德阴影未散,韩国的摇摆恐再遭反噬,李在明虽承诺“重新评估萨德部署”,却未撤回星州基地雷达升级计划。这种模糊战术极其危险,中方早已划出红线:萨德雷达覆盖华北,直接威胁中国战略安全。



若韩方继续玩文字游戏,中韩军事交流重启将遥遥无期。

历史教训历历在目,朴槿惠2015年高调出席中国阅兵,次年却因部署萨德导致中韩关系断崖下跌。李在明若想复制“亲笔信外交”蒙混过关,终将自食其果!

中方对特使团的接纳,体现出冷静务实的应对策略,我方不因亲笔信盲目乐观,王毅外长将与特使团会晤,但官方强调“行动比承诺更重要”,直指韩国在萨德问题、半导体制裁上的摇摆。



给韩国留出转圜空间,中方接受“议长级”代表出席阅兵(而非总统),并重启中韩自贸协定谈判,展现对韩经济合作的开放性。聚焦共同利益突破口,中方邀请韩国参与“一带一路”新能源项目,尤其在动力电池、绿色科技领域,避开地缘敏感议题。

李在明的亲笔信,揭开了中等国家在大国博弈时代的残酷现实:安全靠美国、吃饭靠中国的“双靠策略”已走到死胡同。



对中国而言,韩国的价值不在其摇摆的承诺,而在其能否拿出战略定力,停止萨德模糊战术,以实际行动消除安全威胁;顶住美国压力,在半导体等领域务实推进技术合作;兑现“不介入台海”承诺,避免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棋子。

李在明的亲笔信,说的直白一点儿,就是韩国在霸权博弈中的求生本能。但长远看,这种“既送信又访美”的策略难以为继:若特朗普在军费谈判中进一步施压,或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收紧合作,韩国将被迫作出更痛苦的选择。



一封亲笔信能暂时修补裂痕,却填不平中美战略对抗的鸿沟。11月的韩国APEC峰会,或许是李在明证明“平衡外交”非空中楼阁的最后机会。而中韩关系的真正回暖,终究取决于韩国能否在“安全附庸”与“战略自主”之间找到新答案。

参考资料:
韩媒:李在明计划派特使团访华,阵容披露.--2025-08-19 09:40·鲁中晨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boss外传 incentive-icons
boss外传
天下人物多,且听楚楚说
5067文章数 342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