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核武器,大多数人脑子里先蹦出来的就是二战末期美国扔到日本广岛和长崎的那两颗原子弹。那时候的“小男孩”原子弹当量大约是15千吨TNT,造成的破坏已经够吓人了,瞬间抹平城市,杀了成千上万人。
但要是比起苏联在冷战时期搞出来的“沙皇炸弹”,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这玩意儿的设计当量高达1亿吨TNT,换算下来是广岛原子弹的6666倍左右,绝对是人类历史上最猛的核装置。苏联只造了两枚,其中一枚用来测试,剩下一枚的外壳现在还搁在俄罗斯的博物馆里,美国人当时看到测试结果后可是忌惮得很,生怕苏联真用上这东西。
先聊聊这炸弹的来头。冷战那会儿,美苏两国拼军备拼得火热,美国先搞出原子弹,苏联1949年也跟上,之后又开始比谁的氢弹更牛。氢弹比原子弹猛多了,它用核聚变原理,能量释放是原子弹的成百上千倍。苏联领导层,尤其是赫鲁晓夫,想在核竞赛中占上风,1961年夏天就下令让科学家们赶紧造个超级大的氢弹出来,目标是1亿吨当量。科学家们加班加点,只用了几个月就把设计敲定,这东西叫AN602,后来外号“沙皇炸弹”,因为它大得像沙皇时代的东西,体积重27吨,长8米,直径2米,得用特制的图-95轰炸机才能扛着飞。
![]()
这炸弹的原理说白了就是三阶段氢弹。第一阶段用原子弹当引爆器,第二阶段是氢同位素聚变,第三阶段外层铀-238裂变,层层放大能量。本来设计是全铀外层,能到1亿吨,但测试时怕辐射污染太严重,就把部分铀换成铅,降到5000万吨当量。即便这样,也已经是人类测试过的最强爆炸了。广岛的15千吨对比5000万吨,是3333倍,而原设计1亿吨就是6666倍。美国人当时通过情报知道了这事儿,觉得苏联技术太先进,核平衡被打破了。
测试那天是1961年10月30日,在北极的新地岛进行。飞机从高空扔下炸弹,用降落伞减速,在4000米高度爆开。爆炸的冲击波绕地球三圈,蘑菇云高64公里,宽40公里,芬兰和挪威的窗户都震碎了,美国阿拉斯加的地震仪测到5级震动,通信中断了好几个小时。爆炸中心55公里内岩石都熔化了,远处还能灼伤皮肤,致盲眼睛。苏联科学家后来测算实际产量是5800万吨左右,后修正为5000万吨。国际社会炸锅了,美国总统肯尼迪公开说这是政治宣传,但私下里华盛顿的军方评估报告堆成山,承认苏联展示了压倒性实力。
![]()
为什么说美国忌惮呢?因为这炸弹不光是技术秀,还直接影响了之后的核对抗。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苏联把导弹运到古巴,美国海军封锁,双方剑拔弩张。肯尼迪团队回忆录里提到,“沙皇炸弹”的测试让美国人更谨慎,不敢轻易升级冲突,生怕苏联真扔核弹。结果是通过谈判化解,苏联撤导弹,美国承诺不侵古巴。这事儿后,美苏都意识到核武器太危险,1963年签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禁大气层测试,从此大型核爆转地下。
现在剩的那枚“沙皇炸弹”其实是外壳,在俄罗斯萨罗夫的核武器博物馆展出,当历史文物。俄罗斯继承了苏联核遗产,但没再造类似超级炸弹,因为实用性低,运载难,污染大。现役核弹多是几百千吨当量,够摧毁城市但不至于毁地球。美国的核武库也庞大,有B83重力炸弹,最大1.2兆吨,但远不如“沙皇炸弹”。两国核军备控制谈判中,这炸弹常被提起,作为提醒人类别玩火的例子。
![]()
从技术角度看,“沙皇炸弹”代表了氢弹设计的巅峰,但也暴露了问题。它的体积太大,只能用轰炸机投掷,容易被拦截,不适合洲际导弹。苏联后来专注小型化多弹头导弹,像SS-18,能带10个分弹头,每个几百千吨。美国也一样,发展三叉戟导弹。核武器进化到现在,更注重精准和生存力,而不是单纯拼当量。专家说,现代核弹一颗就能毁一个大城市,广岛级别的破坏范围是几公里,而兆吨级能扩展到几十公里,辐射持续几年。
说到底,这炸弹是冷战产物,那时代两国互相瞪眼,比谁拳头硬。苏联想用它威慑北约,美国则加速自己的核计划,结果就是军备竞赛,花了无数钱,制造了上万枚核弹。现在全球核弹头约1.2万枚,大多在美俄手里。联合国呼吁裁军,但进展慢。俄罗斯偶尔提“沙皇炸弹”来强调实力,尤其在乌克兰冲突中,普京说过核选项,让西方紧张。
![]()
广岛原子弹的教训还在那儿摆着,杀了14万人,长崎7万多人,辐射后遗症持续几代人。“沙皇炸弹”测试没死人,但如果真用,后果不堪设想。科学家们当初造它时,也没想太多,就是执行命令。带头设计的萨哈罗夫后来转行搞人权,反对核扩散,1975年拿诺贝尔和平奖,但苏联把他流放了几年。可见核武器这东西,造出来容易,控制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