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家五口移民加拿大,回国发现户籍被注销,全家堵派出所门口

分享至

“爸,咱们还算不算中国人?”十五岁的李天亮红着眼睛问道。

李建国看着派出所紧闭的大门,握紧了手中那本已经失效的户口簿:“当然算!咱们流着中国人的血,说着中国话,这里就是咱们的家!”

然而,一纸注销通知书却让这个满怀希望回国的五口之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01

2019年的春天,武汉的樱花开得格外灿烂。

李建国站在公司楼顶,望着远处东湖的波光粼粼,心里却五味杂陈。

这已经是他第八次飞往加拿大谈业务了。

每次在温哥华的那几天,他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那里的空气确实很清新,街道也很干净,最重要的是,那里的教育环境让他印象深刻。

“老李,又要出差啊?”同事老张拍了拍他的肩膀。

“是啊,这次要去两个星期。”李建国收回思绪。

“你们家老王还在医院上夜班吗?”

李建国点点头,心里有些发酸。

王秀梅已经在医院干了二十年护士,这两年夜班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憔悴。

有时候他出差回来,看到妻子疲惫的样子,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

更别说三个孩子了。

老大天明今年高三,每天做题到深夜,眼镜度数又加深了。

老二天亮初三,正是叛逆期,学习压力也不小。

小女儿小雨倒是还好,但也经常抱怨作业太多。

“有时候真想换个环境生活啊。”李建国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

是表哥李建华从温哥华打来的。

“建国啊,你上次说的事我想了想,要不你们真的考虑过来算了。”

“华哥,你别开玩笑了。”

“我没开玩笑,我在这边开餐厅这几年,虽然辛苦点,但生活质量真的比国内好。”

“孩子们的教育压力没那么大,秀梅也不用熬夜班了。”

李建国沉默了一会儿。

说不心动是假的。

“可是移民哪有那么容易啊?”

“现在政策还不错,你们条件也够,我可以帮你们联系移民顾问。”

挂了电话,李建国站在楼顶吹了很久的风。

远处的黄鹤楼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雄伟。

这座城市承载了他太多的记忆。

但是,如果真的有机会给家人一个更好的未来,他是不是应该试试呢?

当天晚上,李建国回到家的时候,王秀梅还没下班。

三个孩子都在各自房间里学习。

他走进天明的房间,看到儿子正在做数学题。

“爸,你回来了?”天明头也不抬。

“嗯,累吗?”

“还好,就是这道题有点难。”

李建国看了看题目,是一道关于函数的难题。

他想起自己当年高考的时候,哪有这么复杂的题目。

“儿子,你有没有想过以后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天明这才抬起头,有些疑惑地看着父亲。

“就是正常生活啊,上大学,工作,结婚生子。”

“如果有机会到国外生活呢?”

“国外?”天明想了想,“应该会轻松一些吧,但是我更喜欢国内。”

李建国点点头,又去了天亮的房间。

老二正在听英语听力,戴着耳机。

看到父亲进来,他摘下耳机。

“爸,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

“想和你们聊聊天。”李建国坐在床边,“如果咱们全家移民到国外,你觉得怎么样?”

天亮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国外的学生压力没那么大啊,而且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

李建国有些意外,没想到老二会这么积极。

最后他来到小雨的房间。

小女儿正在画画,画的是一家五口手牵手的图画。

“小雨,如果爸爸妈妈带你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生活,你愿意吗?”

小雨放下画笔,认真地想了想。

“那个地方有我的朋友吗?”

“可以交到新朋友。”

“有我喜欢的老师吗?”

“也会有很好的老师。”

“那有爷爷奶奶吗?”

李建国愣了一下。

确实,如果移民的话,就见不到老人了。

“爷爷奶奶会想我们的,但是我们可以经常视频聊天。”

小雨点点头,继续画画。

晚上十一点,王秀梅终于下班回家。

她脱下白大褂,整个人显得很疲惫。

“今天又加班了?”李建国帮她接过包。

“嗯,科室人手不够,又来了几个急诊病人。”

王秀梅洗完澡后,两人躺在床上。

李建国把白天的想法告诉了妻子。

王秀梅沉默了很久。

“你是认真的吗?”

“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现在的生活压力太大了。”

“你看你每天那么辛苦,孩子们学习压力也大。”

“如果真的有机会改变,为什么不试试呢?”

王秀梅翻了个身,看着天花板。

“可是这里是我们的家啊。”

“我知道,但是家人的幸福更重要。”

“而且华哥说了,现在移民政策还不错,咱们的条件也够。”

两人聊到了深夜。



第二天是周末,李建国召集全家开了一个家庭会议。

“我想和大家商量一件事,就是关于移民。”

三个孩子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情。

王秀梅坐在沙发上,表情复杂。

“移民意味着什么,我想大家都知道。”

“我们要离开这个生活了几十年的城市,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

“但是也意味着新的机会,更好的教育环境,更轻松的生活节奏。”

天明第一个发言:“爸,我觉得我们在这里生活得挺好的。”

“虽然学习压力大一点,但这就是生活啊。”

天亮立刻反驳:“哥,你不觉得现在的生活太累了吗?”

“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连周末都没有自己的时间。”

小雨举起手:“我想问一个问题。”

“说吧,宝贝。”

“如果我们去了那个地方,还能回来看爷爷奶奶吗?”

李建国和王秀梅对视了一眼。

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王秀梅的父母年纪都大了,李建国的母亲也已经七十多岁。

“当然可以回来看,只是没有现在这么方便。”

接下来的一个月,这个话题在家里反复被提起。

李建国也开始认真了解移民的相关政策和手续。

他发现确实如表哥所说,以他们现在的条件,移民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所需要的资金也不少。

算来算去,如果把房子卖了,加上这些年的积蓄,应该够了。

可是卖房子意味着彻底断了后路。

这个决定真的太难了。

02

2019年的夏天特别热。

李建国站在房产中介门口,手里拿着房产证,犹豫了很久。

最终,他还是推开了门。

“您好,我想卖房子。”

中介小伙子很热情:“您的房子在哪个小区?”

“东湖景园,120平,精装修。”

“哦,那个小区不错,现在行情很好。”

签完委托协议,李建国走在大街上,感觉像做梦一样。

三十年前,他和王秀梅结婚的时候,两人挤在一间只有二十平米的小屋里。

那时候他们每天都在幻想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房子。

好不容易奋斗了这么多年,有了现在的家,现在却要卖掉。

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房子很快就有人看中了。

买家是一对年轻夫妻,和当年的他们很像。

签约那天,李建国的手有些颤抖。

“爸,您没事吧?”天明担心地问。

“没事,爸爸只是有点舍不得。”

王秀梅也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

科室主任很不理解:“秀梅,你这是何必呢?”

“在医院干了这么多年,马上就要评副主任护师了。”

“现在出去,回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王秀梅笑了笑:“谢谢主任这些年的照顾。”

“如果在国外待不习惯,我还是会回来的。”

主任摇摇头:“真是想不通你们这些人的想法。”

移民手续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各种材料需要准备,各种证明需要开具。

光是体检就做了好几次。

最难的是语言考试。

李建国的英语还凑合,王秀梅就有些吃力了。

为了考雅思,四十多岁的她重新开始背单词。

每天下班后,她都要学习到很晚。

“妈,你这么努力,我都不好意思不好好学习了。”天亮开玩笑说。

“你们年轻人学语言容易,我们这个年纪就难了。”

三个孩子也开始加强英语学习。

天明虽然还是不太支持移民,但也很配合。

“既然家里已经决定了,我就好好配合。”他说。

2020年初,就在移民手续快要办完的时候,疫情爆发了。

整个世界都停摆了。

飞机停飞,边境关闭,移民手续也被迫暂停。

“看来是老天爷不让咱们走啊。”王秀梅半开玩笑地说。

李建国也有些动摇了。

看着国内抗疫的团结景象,他突然觉得也许留在这里也挺好的。

但是表哥李建华在电话里劝他们坚持。

“这只是暂时的,疫情总会过去的。”

“你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不要轻易放弃。”

确实,房子已经卖了,工作也辞了。

现在想回头也难了。

整个2020年,一家人住在租来的房子里。

李建国找了一份临时工作,收入比以前少了很多。

王秀梅回到医院做护工,也是临时的。

三个孩子的学习倒是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这一年,他们经历了太多不确定性。

有时候李建国会想,如果当初没有做这个决定该多好。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2021年春天,移民局终于通知他们可以继续办理手续了。

拿到移民签证那天,王秀梅哭了。

“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要有结果了。”

李建国拍拍她的肩膀:“希望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临走前,他们去给双方父母告别。

李建国的母亲拉着他的手不肯放开。

“儿子,到了那边要好好照顾自己。”

“有什么困难就回来,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王秀梅的父母也是千叮咛万嘱咐。

“照片要经常发,视频要经常打。”

“孩子们要是想爷爷奶奶了,就带他们回来。”



2021年6月,一家五口带着八个行李箱,踏上了飞往温哥华的航班。

飞机起飞的那一刻,李建国握住了王秀梅的手。

“不管怎样,我们一家人在一起。”

温哥华的机场比想象中还要大。

表哥李建华早早就在出口等着他们。

“建国,终于来了!”两兄弟紧紧拥抱。

“华哥,这些年辛苦你了。”

“一家人说什么辛苦不辛苦的。”

坐在表哥的车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三个孩子都很兴奋。

“爸,这里的建筑好有特色啊。”天亮说。

“空气确实很清新。”天明也不得不承认。

小雨趴在车窗上,看着外面的一切。

“这里的车好少啊,路好宽。”

表哥笑了:“这你们就知道了,这里的生活节奏比国内慢多了。”

他们先住在表哥家里。

表哥的房子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

“你们先住着,等熟悉了环境再找自己的房子。”

第一周,李建国每天都像在做梦。

这里的确很美,空气也很好。

但是语言障碍比想象中严重。

去超市买东西,很多标签都看不懂。

想问个路,对方说的英语完全听不明白。

王秀梅更是寸步难行。

“我感觉自己像个文盲。”她沮丧地说。

孩子们适应得稍微好一些,但也有困难。

天明要重新申请大学,发现手续复杂得要命。

天亮和小雨要插班进入当地学校,也需要各种证明材料。

最难的是生活成本。

表哥带他们去看房子,随便一个两室一厅的公寓,月租就要2000多加币。

“这么贵?”李建国有些吃惊。

“这还算便宜的呢,好一点的地段更贵。”

加上各种生活费用,一个月至少要4000加币才能维持基本生活。

而李建国目前还没有工作。

表哥倒是答应让他到餐厅帮忙,但工资很低。

“刚开始都这样,慢慢就好了。”表哥安慰他们。

一个月后,他们搬进了自己租的房子。

房子虽然小,但总算有了自己的空间。

李建国开始在表哥的餐厅工作。

这是一家中餐厅,主要服务当地的华人社区。

李建国以前是做销售的,现在却要端盘子、洗碗。

一开始他很不适应。

“我一个大学毕业生,现在竟然在端盘子。”他对王秀梅抱怨。

“忍一忍吧,总比没有工作强。”

王秀梅也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

虽然在国内是护士,但这里不认可她的学历和经验。

想要重新考护士执照,需要读很多课程,还要考试。

以她现在的英语水平,根本不可能。

每天早上五点,她就要起床去写字楼做清洁。

回到家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晚上八点了。

“妈,你太辛苦了。”小雨心疼地说。

“没关系,妈妈年轻的时候比这还累呢。”

孩子们在学校的情况也不太理想。

天明虽然申请到了大学,但要从大一重新开始读。

“我在国内都高中毕业了,这里却不认可我的学历。”他很挫败。

天亮在学校被同学孤立。

他的英语虽然不错,但口音很重,经常被人嘲笑。

“他们总是模仿我说话的样子。”他回家后闷闷不乐。

只有小雨适应得还算不错。

小孩子的语言天赋确实比大人强,她很快就能和同学正常交流了。

但她也会经常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回家啊?”

每次听到这个问题,王秀梅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半年后,一家人的积蓄已经花了一大半。

李建国开始焦虑起来。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他对表哥说。

“要不你们考虑开个小店?”表哥建议。

“开店需要很多资金,而且我们对这边的市场也不了解。”

“慢慢来吧,很多人刚来的时候都这样。”

但是李建国发现,表哥说的“很多人”,其实很多都回国了。

餐厅里有一个老板姓陈,移民过来五年了。

“我现在很后悔。”陈老板私下对李建国说。

“在国内的时候,虽然累一点,但至少有尊严。”

“在这里,永远都是二等公民。”

这话让李建国心里很不舒服。

03

2022年的春节,是他们在加拿大过的第一个春节。

表哥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还邀请了几个华人朋友。

但是总感觉少了什么。

“爸,我想爷爷奶奶了。”小雨抱着李建国的胳膊说。

李建国的心里也不好受。

往年这个时候,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现在虽然物质条件好了,但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视频通话的时候,看到双方父母越来越苍老的面容,王秀梅忍不住哭了。

“妈,您要保重身体啊。”

“我们在这边很好,您不要担心。”

但实际上,他们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春节过后,李建国和表哥因为工资问题产生了矛盾。

“华哥,你看我在餐厅干了这么长时间,是不是应该涨点工资?”

表哥有些为难:“建国,不是我不想给你涨,实在是餐厅的生意不太好。”

“而且你的工作效率确实还有待提高。”

这话让李建国很不服气。

“我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还不够努力吗?”

“你看那些当地员工,哪个有我这么拼命的?”

表哥叹了口气:“问题是人家的英语比你好,效率比你高。”

“这不是努力不努力的问题。”

李建国觉得很委屈。

在国内的时候,他是公司的销售经理,下面管着十几个人。

现在却被人嫌弃工作效率低。

回到家后,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秀梅。

“要不我们另外找工作吧。”王秀梅建议。

“找什么工作?我们的英语这么差,学历这边又不认可。”

“除了干体力活,还能干什么?”

这段时间,王秀梅的情绪也很低落。

她发现自己患上了轻微的抑郁症。

每天晚上都失眠,白天又没有精神。

“我总是想起在国内的朋友们。”她对李建国说。

“她们现在肯定都升职加薪了,只有我还在这里刷厕所。”

李建国抱住妻子:“对不起,是我害了你。”

“不是你的错,是我们当初太天真了。”

孩子们的情况也让人担心。

天亮在学校的处境越来越困难。

有一次回来,他的衣服被撕破了。

“怎么回事?”李建国问。

“没什么,就是和同学闹着玩。”天亮不愿意多说。

但是王秀梅敏锐地察觉到了问题。

“是不是有人欺负你?”

天亮低着头不说话。

过了很久,他才小声说:“他们说我是中国病毒。”

李建国听了火冒三丈:“什么?你们老师不管吗?”

“老师说是同学之间的玩笑,让我不要太敏感。”

“这是什么玩笑?这是种族歧视!”

李建国要去学校找老师理论,被天亮拦住了。

“爸,你别去了,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的。”

“而且你的英语也说不清楚。”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李建国。

儿子说得对,以他的英语水平,去学校也是自取其辱。

天明在大学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但也面临着文化差异的困扰。

“这里的同学都很友善,但我总觉得融不进去。”他对父母说。

“他们聊的话题我都不懂,我说的话他们也不感兴趣。”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

只有小雨适应得还算不错,但她也经常表达思乡之情。

“妈妈,我想吃奶奶做的红烧肉。”

“我想和以前的小伙伴一起玩。”

“我想回到我们原来的家。”

每次听到女儿这么说,王秀梅都忍不住掉眼泪。

2023年春天,他们收到了国内疫情结束的消息。

看到新闻里熟悉的街道重新热闹起来,一家人都很激动。

“你们看,东湖的樱花又开了。”王秀梅指着手机屏幕说。

“真想回去看看啊。”天明感慨道。

李建国也陷入了沉思。

他开始怀疑当初移民的决定是否正确。

在国内的时候,虽然压力大一些,但至少有尊严,有归属感。

在这里,他们永远都是外来人。

不管多么努力,都很难真正融入当地社会。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身体越来越不好。

如果真的有什么意外,他们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这种想法让他越来越焦虑。



2023年夏天,李建国收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是他在武汉的老同事打来的。

“老李,你在加拿大过得怎么样?”

“还行吧,就是想家。”李建国苦笑。

“我们公司现在在招区域经理,待遇很不错。”

“你有没有兴趣回来?”

李建国愣了一下:“真的吗?”

“当然真的,老板说了,像你这样有经验的人才,公司很需要。”

“年薪三十万起,还有各种补贴。”

这个消息让李建国心动不已。

三十万年薪,在武汉绝对算是高收入了。

而且还是他熟悉的行业。

挂了电话后,他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秀梅。

“真的吗?那太好了!”王秀梅兴奋得跳了起来。

几乎同一时间,王秀梅也收到了医院的消息。

“秀梅,现在医院人手紧张,如果你愿意回来,可以直接恢复原职位。”

“而且现在护士的待遇比以前好多了。”

原来,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短缺,很多医院都在高薪招聘有经验的护士。

王秀梅在医院工作了二十年,业务能力很强,领导一直希望她能回去。

当天晚上,一家人又召开了家庭会议。

“我觉得我们应该回国看看。”李建国开门见山。

“即使不定居,至少也要回去探亲。”

三个孩子都很兴奋。

“太好了,我终于可以见到爷爷奶奶了!”小雨高兴地拍手。

“我也想回去看看老同学。”天亮说。

天明虽然没有说话,但从表情可以看出他也很期待。

“可是我们在这边的生活怎么办?”王秀梅有些担心。

“先回去看看情况再说,如果真的有好的机会,我们可以考虑回国发展。”

“反正我们有加拿大身份,进出都很方便。”

这个想法确实很有吸引力。

有了移民身份,他们可以在两个国家之间自由选择。

如果在国内发展不顺利,还可以回到加拿大。

表哥李建华听说他们要回国,有些不理解。

“建国,你们好不容易才过来,怎么又要回去?”

“华哥,我们就是回去看看,又不是不回来了。”

“而且国内现在发展得很好,机会也很多。”

表哥摇摇头:“我觉得你们这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

“既然选择了移民,就应该踏踏实实在这边发展。”

但是李建国已经下定了决心。

这两年在加拿大的生活,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水土不服”。

不仅仅是气候和环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文化和心理的隔阂。

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外人。

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机会确实比以前多了很多。

如果能够回国发展,既可以照顾父母,又能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找回那种归属感。

2023年11月,李建国开始办理回国的手续。

机票、签证、各种证明材料。

虽然他们是加拿大永久居民,但回中国还是需要签证的。

这让他第一次意识到,移民意味着什么。

他已经不再是中国公民了。

订机票的时候,他选择了春节前回国。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家过年了。”他兴奋地对家人说。

距离春节还有两个月,但他已经开始期待了。

想象着和父母团聚的场景,想象着孩子们见到爷爷奶奶的高兴样子。

想象着在熟悉的街道上走走,吃一碗正宗的热干面。

这种期待让他的心情前所未有的好。

2024年1月,一家五口再次踏上了跨越太平洋的航班。

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们是回家。

04

飞机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的时候,正是下午三点。

冬日的阳光透过舷窗洒进来,李建国感到从未有过的温暖。

“终于回家了!”王秀梅激动地说。

三个孩子也兴奋得不行,趴在窗户上看着外面熟悉的景色。

机场比两年前更加现代化了。

出关的时候,海关工作人员看了看他们的加拿大护照,问道:“回国探亲吗?”

“是的,我们是武汉人。”李建国骄傲地说。

虽然拿着外国护照,但他还是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双方父母都来机场接机了。

看到久别重逢的场面,很多路人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爷爷!奶奶!”小雨扑进了李建国母亲的怀里。

老人眼含热泪,紧紧抱着孙女。

“我的宝贝孙女,想死爷爷奶奶了!”

王秀梅的父母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闺女,你瘦了。”母亲心疼地摸着王秀梅的脸。

“妈,我没瘦,我很好。”

回到家的第一顿饭,是王秀梅的母亲亲自下厨做的。

红烧肉、糖醋排骨、蒸蛋羹,都是孩子们最爱吃的菜。

“还是奶奶做的菜好吃!”小雨一边吃一边说。

“在加拿大吃不到这么正宗的中国菜。”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

李建国把这两年在加拿大的经历详细地讲给父母听。

当然,他挑好的说,不想让老人担心。

“听起来那边的环境确实不错。”母亲说。

“但是还是家里好啊,到哪里都不如自己的家。”

李建国深有感触地点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他开始联系老同事,准备谈工作的事情。

同时,他也需要给孩子们办理转学手续。

天明要申请国内的大学,天亮和小雨要插班进入中学和小学。

按照规定,这些都需要户口本。

李建国翻箱倒柜,找出了那本红色的户口簿。

然而,当他来到派出所的时候,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