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5月28日,这一天注定是被中国人永远铭记的一天。
因为在这一天,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打响了。
以英美为首的八个国家对彼时的大清朝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直到一年半之后的《辛丑条约》签订,这场战争才宣告暂停。
![]()
战争的结果已经不用多言,每一个国家都获得了自己的利益,但鲜有人知的是,在当初英国提出瓜分中国的建议时,获得了其他六个国家的支持,但唯独有一个国家反对。
这个国家是谁?它又为何会反对这个建议?
![]()
一
其实,这个唯一反对瓜分中国的国家,既是我们的朋友,又是我们的头号敌人——美国。
可能很多人都会对这个答案感到意外,因为在大众的普遍认识里,老美一直都是“亡我之心不死”,如果有瓜分中国的机会,那恐怕老美会第一个站出来。
但事实就是这样,当七国同意瓜分中国的时候,美国站了出来,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
那美国为何会站出来反对?还是顶着“一对七”的压力?
其实,不要把老美想得太好,它这样做的目的,纯粹就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甚至可以说,只有列强不瓜分中国,美国才能在中国身上取得更多的利益。
![]()
简单的来讲,美国反对的原因主要有几点。
第一就是因为美国当时的实力不够。
当然,这是在那个时代里的情况,刚进入20世纪那会,要论世界上的强国,首推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
然后是法国等欧洲列强,而那时的美国,不过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
![]()
现在我们知道,当今的世界格局,是建立在二战的基础上的,美国的强盛也是从二战之后开始的。
所以,1900年的美国,在八国联军里只能算是英法的“小弟”,如果同意瓜分中国的话,那美国也不会落得太多的好处。
![]()
以英国制定的瓜分策略,中国会被瓜分为八部分,每个国家占一块,那毫无疑问英法会占据最好的风水宝地,而以美国此时的分量,只会得到相对落后的地方。
哪怕美国真的同意并分得一块土地,那如何管理也是一个问题。
毕竟美国和中国的距离动辄上万公里,在那个没有海底电缆的时代,该怎么跨越如此遥远的距离进行安稳的统治?
![]()
而其他的国家就不同了,英法殖民地遍布全球,法国占据了广州湾,英国更是有印度这个大型南亚基地,日本和俄罗斯距离太近很方便,德国此前就已经占据了山东胶州湾,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此时也是世界强国,唯独美国不占优势。
![]()
再说了,美国就算同意瓜分,那对他们而言也是亏本的买卖。
那么多士兵跨越太平洋和大西洋来到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后,分到的只是别人挑剩下的,以老美的性格,这种亏本的事绝对不会干。
![]()
二
第二点原因就是美国想要利用这次机会,在国际上为自己塑造一个所谓的“正面形象”。
那时的美国名不见经传,迫切地想要登上国际舞台献唱。
而这初登舞台肯定不能给别的国家留下一个“蛮夷”的印象,而这次瓜分中国的提议,正好给了美国这样的一个机会。
![]()
八国联军士兵代表合影
你们七个不是都同意吗?
我就反对一下,反正你们也不会听我这个“小老弟”的,还能顺便给人留一个“我是好人”的印象,何乐而不为呢?
![]()
八国联军士兵代表合影
还有一个原因是美国和大清之间的联系逐渐密切。
清廷在几十年前就组织了几批儿童赴美留学,这些儿童学成归来后有很多都成为了后来的国家栋梁,我们熟知的詹天佑就是其中一位。
![]()
詹天佑
然后就是美国和大清之间也有贸易往来,而美国深知,版图辽阔且拥有四亿人口的大清,绝对是一个潜在的市场。
此时美国的工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生产的商品就已经完全满足美国国内的需要了。
![]()
而如果把产品卖到中国,那绝对会爆赚一笔,这样一来的话,美国就更不能同意瓜分了。
一旦瓜分,这片土地被分为八块,那就是八个国家了,美国看中的市场规模就会骤减,更何况他们只会分到相对落后和贫困的地区,商品就更不好卖了。
![]()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此时的中国国内,许多老百姓、知识青年、学者以及后来的革命志士,已经对列强的到来义愤填膺,恨之入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就是义和团的运动和产生的一系列后果。
![]()
在美国看来,就算分到土地,接手一个如此烫手的山芋,实在不是什么好事,跑大老远得到个这样的结果怎么说都不划算,更别提彼时美国的实力了。
所以,对于美国而言,不瓜分中国反而对他们是有利的。
![]()
领京师的八国联军在紫禁城内举行联合阅兵。
三
美国不仅反对瓜分,还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更好的建议,那就是让清廷开放通商口岸,另外再让清廷狠狠赔上一笔钱。
至于义和团,自有清廷自己去镇压。
![]()
这样做的好处是,八个国家都能获得直接的利益,还能利用通商口岸打开中国市场,这不比占据一片人人都想着起义的土地更合得来?
所以,在美国的反对和提议下,英国细细分析之后,觉得有理,便想着另谋他法,而这个方法,就是后来的《辛丑条约》。
![]()
按照条约的规定,清廷需要赔偿列强共计4.5亿两白银。
如此巨大的赔偿款清廷当然是拿不出来的,列强也十分清楚这一点,于是“贴心”地给出了“分期赔款”的方式——39年内还清。
![]()
但这样做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清廷到最后要赔偿的白银,加上利息一共达到了9.8亿两白银。
这个数字若换成人民币的话,按照今天的白银价格,大概相当于今天的565亿元,在当时相当于清廷12年左右的财政收入总额。
![]()
除了赔款外,清廷还被迫答应了列强“公使驻京”,相比于巨额的赔款,清廷最不愿接受的其实是这一条。
因为这一条会动摇清廷的统治基础,一旦接受外国公使驻京,那直接会摧毁清朝一直以来“天朝上国”的自居。
而皇帝自诩的“天子”、“独一无二”就会被推翻,会动摇封建王朝赖以统治的等级制度,但清廷最后还是不得不接受。
![]()
说回正题,美国通过这个条约,获得了大约3400万两白银的赔偿,捞到了一大笔油水。
此时,为了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老美又想出了个主意,那就是宣称赔款太多,愿意把这个钱还给清廷。
但不是以白银的方式,而是以资助教育的方式,这就是著名的“庚子退款”。
![]()
美使稱退還庚子賠款仍照向章由上海銀行交駐滬交涉員轉解本部.
具体来说,就是鼓励中国的年轻学者前往美国留学,接触更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培养出美国所需要的人才。
当然,美国打得算盘是,按照当时中国的条件,大部分年轻人到了美国,都会沉迷优越的生活,进而就会留在美国,最后造成中国人才流失的情况。
![]()
最后,八国联军后来之所以没有选择瓜分中国,其实并不完全是因为美国的提议。
而是因为他们都陆陆续续意识到,只有维持清廷的无能统治,才能让他们可以源源不断地通过清政府这个蛀虫,吞噬掉更多的利益。
![]()
所以,美国反对瓜分中国,并不是他大发善心,而是纯粹地为自己利益而考量的。
试想一下,如果那时的美国是二战之后的样子,他还会反对吗?恐怕会比谁更着急吧。
![]()
结语
如今,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无论是在经济科技,还是教育军事等领域,都是冠绝全球。
但也别忘了,美国不是当初的美国,中国也不是当初的中国。
就像2021年3月末,杨洁篪在同美国高层会晤时所说的那样: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
参考资料:
[1]晓荣.“八国联军”侵华史回眸[J].中国军转民,2022,(05):70-74.
![]()
[2]尹新华.《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集体强权的产物[J].历史评论,2021,(05):35-40.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