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出伏了!老农们盯着处暑和出伏的时间差,笑得合不拢嘴。今年处暑在8月23日,比出伏晚了4天。
![]()
农谚说"处暑出伏后,遍地黄金收",这可是好兆头!
但别高兴太早。
气象台最新预报显示,未来三天华北平原将迎来持续降雨。
![]()
河北老张看着自家玉米地直摇头:"这雨要下大了,俺这棒子可咋整?"土壤墒情监测显示含水量已达85%。
秋老虎还没走呢!
白天气温仍维持在32℃以上,湿度飙升到80%。这种闷热天气最容易引发病虫害。
田间管理得抓紧了。
排水沟要清淤,倒伏作物要及时扶正。农技站建议每亩追施5公斤钾肥增强抗逆性。出伏后的饮食调理不能马虎。
多吃山药、百合这类白色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晚上睡觉可得盖好肚子。
![]()
昼夜温差马上要拉到10℃以上,着凉感冒的越来越多。今年闰六月碰上早出伏,气候确实有点反常。老话说"出伏在闰月,农人要发愁",不是没道理。
但现代农业技术给了我们新武器。
智能大棚、滴灌系统都能派上用场。您那儿的庄稼长势咋样?
![]()
评论区说说看。
特别想听听长江流域农友的情况。
重要提醒:本文仅供参考,具体农事操作请咨询当地农业部门。天气多变,以最新预报为准。山东寿光的菜农已经学会看卫星云图了。
![]()
传统农谚加现代科技,这才是稳妥之道。
棉产区更得小心。新疆阿克苏的棉农现在每天查三次湿度计,烂铃病防不胜防。
数据说话:近十年出伏后降雨概率提高了15%。但像去年那样旱到十月底的极端情况也有。
老祖宗的经验要听,科学数据更要看。您觉得今年是丰年还是歉年?
欢迎留言讨论。记住啊,出伏后20天是关键期。田间管理一刻不能松懈,收成就在这最后冲刺了。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可能存在误差,请结合实际情况判断。
农业生产风险自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