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92岁老爷子卧床半年了。吃喝拉撒全靠人伺候。每月万把块退休金,倒成了家里顶梁柱。
儿女轮流守着,说是尽孝,可老人总念叨"活够了"。这事儿听着心酸,却不是个例。村里王奶奶85岁,养老金卡攥在儿子手里。
想吃块糖都得开口要,说"怕娃们嫌费钱"。
啥是真孝顺?是让老人熬着疼,还是听他说句"不想活了"?前儿听邻居唠:"咱老了可别成累赘。
"话里带着颤音,让人鼻头发酸。有个哲理故事说:找了二十年人生意义的人,最后在农家热炕头懂了。可有些老人的热炕头,只剩药味和算计。
就像小提琴断了G弦,换个曲子也能拉——但老人的"曲子",凭啥不能自己选?去年统计,农村60岁以上老人超1.2亿,近三成靠子女供养。
钱难挣,日子苦,可再难也不该把老人当"存折"。有回跟张婶聊天,她抹着泪说:"娃们总说忙,可我要的不是钱,是陪我吃顿饭。
"老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可现在是"风停了,树也枯了"。
爱神看花开是景,恶鬼看花开是刺——心里装着啥,眼里就有啥。
老人要的不多,一句"您想吃啥",比攥着工资卡强百倍。前儿去医院,见个闺女握着老人的手:"爸,您要真难受,咱不治了。"老人掉着泪点头,那场面比"我给您养老"实在多了。
钱是一时的,尊严是一辈子的。等咱们老了,是想当"提款机",还是想当"爸""妈"?这问题没标准答案,可至少能问问老人:"您咋想?
"村里李大爷走的时候,拉着儿子手说:"这几年,我活明白了。"他儿子红着眼圈:"我也活明白了。"有些事,早明白比晚明白强。
各位,家里要是有老人,不妨今晚打个电话:"最近身体咋样?想吃啥?
"别等"子欲养而亲不待",才想起老人没说出口的委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