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历史性突破创十年新高!A股站上百万亿巅峰!
2025年8月1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凝固为3740.50点——中国股市用一道划破十年长夜的阳线,宣告王者归来!
![]()
A股市场迎来了一场令人瞩目的狂欢,沪指涨势如虹,成功突破近10年的高点,两市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超 4400 股上涨,成交金额更是高达 2.81 万亿。
沪深京三市超4000股集体飘红,单日成交爆出2.81万亿天量,A股总市值历史性突破100万亿大关。北交所更是上演惊天长阳,北证50指数单日暴涨6.79%刷新历史峰值。
![]()
上述数据中,最令人振奋的是,全市场成交额突破2.81万亿元天量,较前一交易日显著放大,显示出增量资金正加速涌入。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北证50指数,当日暴涨6.79%创历史新高,这一代表中小企业活力的风向标异军突起,印证着市场情绪已进入全面亢奋状态。
![]()
各项技术指示全面爆发,继上周沪指攻克“924行情”高点、创四年来新高后,多头部队在政策利好、科技革命、全球博弈的多重催化下,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历史高位发起总攻。
这场席卷整个资本市场的飓风,绝非偶然的脉冲式反弹,而是多重超级引擎共振驱动下的时代必然。此刻,A股市场站在历史性拐点的坐标之上,见证着中国资产价值重构的伟大进程。
在投资端,监管部门大力鼓励上市公司分红,积极引导长期资金入市。这一举措成效显著,以银行股为代表的红利板块成为 A 股市场的中流砥柱。
今年以来,“国家队” 资金大举布局银行股,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纷纷走出创新高行情。其中,农业银行年内涨幅惊人,荣登A股市值榜首,成功新股王!银行股的稳健上涨,不仅稳定了 A 股主要指数,更为市场营造出 “慢牛” 氛围,成为市场的坚实基石。
而在消费端,政策同样发力。2025年8月12日,财政部等九部门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同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这两项政策旨在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多家商业银行迅速响应,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六大行纷纷发布公告,将依法依规推进财政贴息工作。这一政策的实施,将有效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充分激发消费市场潜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政策托底从短期刺激向长效机制转变,更是为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新 “国九条” 明确了未来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方向,强调以投资者为本、上市融资监管重质。
2025年1月出台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旨在推动社保基金、养老金等 “长钱” 加速入市,通过制度设计,引导资金 “长投”,提升市场的内在稳定性。
此前,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称,沪深300ETF、上证50ETF、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等10只龙头产品均被其大举增持,按照区间成交价格估算,二季度中央汇金增持超2000亿元。
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36.23万亿元,较一季度环比增长3.73%。据财联社记者统计,其中投向股票的资金余额为3.07万亿元,较一季度2.81万亿元环比增长8.9%,相当于上半年净买入约6400亿元,环比去年下半年3590亿元净买入增长78%。
最新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呈现加速复苏态势。
据海关统计,2025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3.5%。其中,出口15.31万亿元,增长7.3%;进口10.39万亿元,下降1.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
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出口机电产品9.18万亿元,增长9.3%,占我出口总值的60%。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8236.2亿元,增长1.1%;集成电路7784.5亿元,增长21.8%;汽车5134.6亿元,增长10.9%。
在全球贸易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强大韧性,这不仅得益于完整的产业链优势,更反映出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趋势。
这表明,世界离不开中国,虽然受到全球关税大战的干扰,但中国出口仍旧获得高达7.3%增长,体现出中国商品极强的竞争力。虽然进口略微下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外部要卡中国脖子的手段,反而在减弱,因为中国对外部依赖程度正在降低。
除了政策利好,以及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之外,中国的科技领域正在大跨步向前冲刺。
特别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处于爆发临界点,中国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人工智能领域,国产大模型迭代速度惊人,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取得实质性进展,先进制程良率大幅提升;新能源技术持续突破,钙钛矿电池转化效率刷新世界纪录,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提速。
这些硬科技突破正在重构A股市场的估值逻辑。以CPO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需求暴增,光模块厂商订单排至年底;液冷数据中心因节能优势成为新基建标配,相关设备商业绩翻倍增长;影视传媒板块受益于AI生成内容降本增效,院线公司暑期档票房超预期。科技赋能下的产业升级,正在创造大量新的投资机会。
早在2025年8月13日@影响力智库 撰写的《股市创4年来新高,中国资产正掀起史诗级反攻!》报道中重点提到,国防科技同样是本轮A股爆发的强大驱动力。
从2024年9月25日中国时隔44年试射洲际导弹成功,引爆A股“924行情”,推动股市爆涨。到2024年12月26日,中国成功试飞了两款高性能有人驾驶第六代隐形战斗机:成飞研制的歼-36与沈飞研制的歼-50,带旺2025年初股市小阳春市场。
![]()
从2025年6月24日中国宣布“93大阅兵”,军工股瞬间飙涨,持续催旺股市。到2025年8月,中国第三款六代机亮相。紧接着马上将于2025年8月20日,国新办即将举办的阅兵准备工作情况介绍会议,军工板块再次燃起,全面带动股市爆发。
只有强大的国防保护,才能让国人过上安稳的日子,做好经济建设,吸引全球投资,提振股市。否则,一个国家如果连自己都保护不好,外国资本不敢来投资,更别说股市低迷。
因此,每当有国防信息传出,股市都会产生相应的表现,特别是今年93大阅兵、六代机频频现身,对市场信心起到极大激励作用。
除此之外,外部环境正在酝酿变数。美联储加息周期见顶,美元指数高位回落,人民币汇率企稳回升,吸引外资重新审视中国资产的投资价值。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相继提高A股权重,不少境外资本纷纷看好中国市场,预计将带来千亿级被动配置资金。
回顾2021年末,沪指在一年之内三次站上3700点整数关之后,结束了上一轮牛市行情。随后,从2022年初到2024年9月,A股市场陷入了长达三年的熊市,沪指一度跌破2700点整数关,市场情绪极度低迷。
然而,在2024年9月下旬,一系列强有力的利好政策如同破晓的曙光,推动A股迎来牛熊超级大转换。“924行情”拉开序幕,短短5个交易日,沪指从2700多点迅速拔升至3300点上方,做多热情被彻底激发。此后,市场虽经历了一些波折,但牛市的步伐并未停止。7月9日,沪指成功突破3500点整数关,8月4日以来,沪指再次迎来八连阳行情,并在8月18日创下近10年新高。
站在历史的维度回望,每一次重大行情的背后,都是国家发展的缩影。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商品市场繁荣,到加入WTO后的全球化红利,再到如今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国资本市场始终忠实记录着经济社会的进步轨迹。
今天的A股市场,承载着民族复兴的梦想,汇聚着科技创新的力量,流淌着制度改革的血液。当我们目睹沪指站上十年新高,见证A股总市值突破百万亿大关,感受到万亿资金奔腾涌动的能量,这是时代给予每一位参与者的馈赠。
未来的征程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坚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相信监管层深化改革的决心不会动摇,相信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热情永不熄灭,那么眼前的波动不过是前进道路上的小插曲。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见证并参与这个伟大的时代!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这波牛市行情中,需要保持理性和冷静,既要抓住市场机遇,又要注意风险防范。
一方面,要关注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趋势,布局受益于政策支持和行业景气度提升的优质板块和个股,如人工智能、创新药、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要合理配置资产,分散投资风险,避免过度集中投资于某一板块或个股。同时,要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不被短期市场波动所左右,坚持长期投资理念。
(本文部分文字、图片资料来源:国务院网站、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财联社、华尔街见闻、百度百科、豆包、元宝、DeepSeek、讯飞星火等,特此鸣谢!)
影响力智库
@影响力智库 ,主要覆盖城市发展、产业升级、金融财经、地产楼市、家居物业、隐形冠军、楼宇经济、新质锐企、低碳环保、人工智能、数字转型、乡村振兴、养生养老、体育健康、文化产业、旅行美食、生活方式、军事航天等诸多领域,重点发布各种重磅政策、规划方案、高层会议等热门事件分析解读文章,欢迎各位粉丝关注,非常感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提供相关市场资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股市、楼市均具有不确定性,请网友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避免财产损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