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买卖讲究一手交钱一手交换,“买定离手,不准后悔”是约定俗成的行规。就算是付钱之后马上发现上当了,也不能死皮赖脸的“找后账”,因为自己“打眼”了只能自认倒霉。否则就破坏了行业内的规矩,以后再也别想干这一行了。
有很多古董爱好者都很喜欢去古玩市场捡漏,“观复博物馆”的馆主马未都,在年轻的时候就曾因为多次捡漏,最后成为了一个身价千亿的古董鉴定家。
南昌市的古董店老板王先生,就曾以一万元捡漏宋代的“新华字典”,转手卖了2600万,这个“漏”捡大了。
第一、慧眼识珠,幸运捡漏
相较于沿街叫卖的小贩而言,古玩商人从来都不会大张旗鼓,他们坚信“货卖买主”。懂行的人自然会前来光顾,而不懂行的人也不用白费口舌。
民间关于古玩市场捡漏的传说比比皆是,但是否真的“捡”到了宝贝,只有懂行的人才明白其中的玄机。
全国各地都有古玩城或古玩市场,很多人都打着祖传宝贝的名义,在古玩市场练摊卖古董。实际上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懂,这些小摊主要是真有好宝贝,早都成为了富人阶层了,谁还会在这里以卖古玩为生呢?
青铜器、字画、钱币、佛,以及鼻烟壶、珠宝首饰等可谓琳琅满目,这些所谓的古玩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陈旧、泛黄、落灰、破乱,要想分辨真伪确实不容易。
家住南昌的王先生老家是福建,因为做生意亏本后才改行卖古董。出于职业需求他经常光顾,南昌市的一个小型古玩市场。
2009年的时候,王先生再度如约而至,在闲逛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卖古书的地摊。映入他眼帘的都是一些破旧的古书,但唯有一本又破又烂的宋代刻本,引起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