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0日早上,美国阿拉斯加东南部特雷西峡湾突然发生大规模山体崩塌。大约两千万立方米的岩石和冰块从山顶坠落砸入海湾,瞬间激起470到500米高的海浪。这波巨浪冲上对面山坡,把离海平面500米高的树木全部连根拔起。附近没船只或人,但周边摄像机拍到了整个过程。
当地地形特别狭窄,海水被高山包围,滑坡冲击后水没地方流只能往上涌。这种封闭环境放大了冲击力,形成远超正常海啸的浪高。美国地质调查局后来测算,这次浪高排名历史第二,仅次于1958年阿拉斯加同一区域发生的524米海啸。
过去几十年阿拉斯加气温升了快两度,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冻土层原本像胶水粘着山体,现在解冻后岩石更容易滑落。今年夏天当地温度多次异常偏高,山体渗入的融水增加了内部压力。这些因素累积到极限,最终引发崩塌。
和海底地震海啸不同,这种滑坡引发的浪几秒钟就形成,岸边根本没法预警。美国地质局现在用卫星雷达24小时监控山区位移,无人机每天飞巡逻,发现裂缝扩大马上通报。科学家还在开发次声波探测系统,希望能提前几十分钟发现异常震动。
阿拉斯加近年野火、高温、冰川崩塌不断。研究人员认为气候变暖直接导致地质稳定条件变化。冰舌退缩后裸露的岩层更易受侵蚀,未来几十年类似事件可能出现得更频繁。
监测人员在峡湾安装了上百个传感器,实时传输数据到控制中心。今年刚投入使用的新型预警系统能自动分析地壳微动,准确率比三年前提高三成。游客船只要求离岸边更远,导航软件也更新了避险路线。
最近几年全球极地地区灾害明显增加。阿拉斯加大学团队发现,北极圈内超过半数山体斜坡存在潜在滑坡风险。他们正和加拿大、挪威合作,建立跨区域灾害预警网络。
这事说明环境变化确实改变了大自然的基本运行模式。地质部门已经把气候模型加入灾害预测,明年计划用人工智能分析十年内的风险区。普通游客现在进峡湾前都得查最新安全通告,当地居民也收到应急撤离地图。
美国政府最近拨款两亿美元升级监测设备,重点是加密偏远地区的数据采集点。研究人员强调这不是末日预言,而是现实风险管控。
人们现在更清楚极地环境变化带来的直接威胁。未来应对这类灾害,技术和日常防范意识缺一不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