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开学前校长讲话很独特,号召教师学习二次元这4点
从天府红的漫展到教室的黑板:这个开学季,我们该向二次元学什么?
本文字数3204字,阅读需要5分钟,讲话发言需要15分钟左右
订阅后购买本专栏进入第一篇文章阅读到文章末尾提取本专栏全部电子文档。
各位同仁:
暑假最后一周,我带孩子去了趟天府红。其他的商店都冷冷清清,反而这里人潮涌动。我很奇怪。本想看看年轻人喜欢的潮流业态,却被三层展厅里的场景打动了——数百个穿着校服的少年围着动漫展台,有人为了买到限量版手办排了两小时队,有人拿着速写本在临摹角色,还有一群孩子在讨论《长安幻街》里的历史细节。他们眼里的光,那种专注与热情,让我想起了我们常说的 "学习状态"。
今天是新学期第一次全体教师会,我不想先谈教学计划,想先和大家聊聊 "二次元"。这个被很多人视为 "不务正业" 的文化现象,恰恰藏着当代教育最该破解的密码。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而现在的孩子,正在用二次元的方式,读着属于他们的 "活的书"。作为教育工作者至少可以向二次元文化学习以下这4点:
一、读懂 "人设" 背后的成长渴望:每个学生都在寻找自己的 "主角剧本"
在天府红的漫画专区,我看到一个女生在笔记本上写满了 "角色档案":有她喜欢的动漫主角,更有她为自己设计的 "人设"——"理科弱但观察力满点的推理爱好者"。这让我想起上周收到的班主任周记,有老师写道:"班里学生越来越沉默,问什么都只说 ' 还好 '。"
为什么孩子在二次元世界里能畅所欲言,到了教室却选择沉默?因为二次元给了他们 "试错的权利"。《鬼灭之刃》里的炭治郎从平凡少年成长为斩鬼英雄,《灵能百分百》里的龙套少年用平凡之力创造奇迹,这些角色告诉孩子:不完美也能当主角。而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太急于给学生贴标签了?"优等生"" 后进生 "的划分,就像给角色定了" 等级 ",却忘了每个孩子都在等待属于自己的" 逆袭剧情 "。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当我们看到学生课桌上的动漫贴纸时,能不能少一些 "没收" 的冲动,多一些好奇:这个角色代表他想成为的样子吗?当学生在作文里写动漫同人时,能不能不批 "离题",而是思考:他在借故事表达什么?
新学期,希望我们都能成为 "角色观察员"。不是把学生塞进统一的 "模板",而是帮他们发现自己的 "核心技能"—— 那个总在课堂上画漫画的孩子,也许有
【需要完整电子版请先关注“教育好文”,购买后可获取本专栏全部材料的电子文档(都是结构漂亮、娓娓道来、金句不断的精彩讲话稿),您还可以在本号遇见更多学校教育管理的公文材料、汇报材料、校长讲话、计划总结、管理制度等学校公文类文章和学校管理能力提升课程,成为超级会员可以看到所有文章和课程,期待您加入教育好文超级会员,可代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