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胖东来商贸集团因发布对刑释人员的面试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此前,胖东来宣布新店招聘规划中,拿出2%(约20个岗位)的名额面向刑释人员,这一消息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胖东来的这一决策,彰显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强烈的社会担当。于东来在社交平台表示,此次招聘基于人性的善良和美好,希望给予曾经走过弯路的群体尊重与关爱,帮助他们依靠劳动创造价值,重新融入社会。这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从其精心设计的面试题便能看出用心。面试题涵盖对违反法律的反思总结、正确认识和评价自身价值以及对未来的规划三大部分。这些题目不仅是筛选人才的工具,更像是一堂堂引导刑释人员重塑自我、走向新生的人生课程,旨在帮助他们深刻剖析过去犯错的原因,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避免重蹈覆辙,鼓励他们放下过往,脚踏实地规划未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重新拥抱生活。
![]()
从社会层面来看,刑释人员的再融入一直是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据统计,超70% 的刑释人员因 “前科标签” 被职场拒之门外,三年内再就业率不足40%。当合法谋生之路被堵死,他们极有可能重蹈覆辙,给社会治理带来不稳定因素。胖东来敢于打破常规,为刑释人员敞开就业大门,为他们搭建起一座回归社会的桥梁,这对于降低刑释人员再犯罪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它向社会传递出一种温暖而有力的信号:社会愿意接纳改过自新之人,犯错并非被永久抛弃的理由。
然而,面对胖东来的善举,部分公众却表达了担忧与质疑。一些网友认为,刑释人员可能存在性格极端、情绪管理困难等问题,将他们安置在直接服务公众的超市岗位,会增加消费场所的安全风险,影响消费体验,让员工和消费者承担试错成本。还有人质疑胖东来此举是在博眼球、搞炒作。这些观点反映出社会大众对刑释人员群体的刻板印象和深深的不信任,而这种偏见与歧视,正是刑释人员融入社会的最大阻碍。
事实上,刑释人员在接受刑罚后,已成为合法公民,理应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胖东来的尝试,是对国家相关政策精神的积极践行。国家明确要求通过就业培训、法律援助、社会保障等机制,帮助刑释人员回归社会,且他们在就业等方面应与其他公民同等对待。胖东来的行为,让特殊人群能够通过劳动重获尊严,降低再犯罪风险。
要让胖东来这一充满善意的创新之举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还需多方协同努力。胖东来自身要进一步完善招聘与管理机制。在招聘环节,可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 “双审核” 机制,参考政府提供的刑释人员改造评估报告,结合企业自身的技能测试与面试,严格筛选合适人选;在员工管理方面,为刑释人员配备 “导师”,定期开展心理辅导与技能培训,设立匿名反馈渠道,及时处理消费者和同事的合理疑虑;同时,与社区、司法部门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方在监管与回访中的责任分工。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接收刑释人员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如提供补贴激励,鼓励更多企业加入到帮助刑释人员再就业的队伍中来。此外,还需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摒弃对刑释人员的偏见,以更加包容、理解的心态接纳他们。
![]()
胖东来招聘刑释人员,是一次极具勇气与担当的尝试,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但只要企业、政府与社会携手共进,定能为刑释人员铺就一条光明的重生之路,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和谐、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