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中曾云:“茶铛酒杓不相离”,可见品茗、饮酒是古人品质生活的必要元素。古代文人的案几上不仅有墨香飘逸的文房四宝,也有沁人心脾的茶香和酒香。
“春风小榼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这种意韵悠长的茶酒生活,让很多现代人都羡慕不已。据说最初茶叶被古代先民当作一种药材,用它煮出的水则称之为“药汤”。
到了商周时期大规模的茶园开始出现,至此饮茶成为了一种极具文化底蕴的风尚。秦汉时期饮茶之风从宫廷流入市井,至此形成了3000多年的品茗文化,以及让人为之心悦诚服的“茶礼”。
自古以来饮茶都与礼仪紧密相连,大家在古装影视剧中,也能够看到有关“茶礼”的桥段。当家中来客人时都要先上茶。
而当主人要送客时,则会将手中茶碗放置一旁,识趣的自然就会起身告辞。倒茶时,对方敲桌子三下是啥意思?谨记不懂别乱敲!很容易闹笑话。
第一、“茶礼”不可缺少繁文缛节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一枕秋风梦初回,三世春梦九转生。”我国不仅是茶叶的原生产生,而且也是茶文化的故乡,在长达几千年的茶文化的熏陶下,就算是平时不经常饮茶的人,也会对“茶礼”略知一二。
常言道:“满杯酒,半杯茶”,在中国人的待客礼节中,家中有客到访一定要热情款待,在用餐的时候也必然会好酒好菜的招待来宾。
但在给客人倒酒时却必须倒满,一则是因为满杯酒代表主人的热情似火,二则是因为半杯酒有招待不周之意。
而人们在品茗的时候,都会一小口一小口地啜饮,如果倒满一杯茶就会冲淡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