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基于真实体育事件改编,为保护当事人隐私,人名地名均为化名处理。
深夜十一点,东海俱乐部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领队王建国猛地拍响桌子,茶杯跳了起来:"三年十冠!这样的教练你们说放就放?"
董事长冷笑一声:"冠军又怎样?他就是个教练运气好碰到球员爆发了!"
"那是因为你们根本不知道——"王建国咬牙切齿,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会议室门口,一个身着黑色风衣的陌生男人正静静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文件袋。
01
三年前的那个雨夜,李明提着一个破旧的行李箱走进东海俱乐部训练基地时,没有人相信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人能改变什么。
"又来了个倒霉蛋。"门房老张嘀咕着为他开门,"这是今年第三个教练了。"
东海队在当时的联赛中排名倒数第二,球员们早已习惯了失败的滋味。更衣室里弥漫着颓废的气息,有人在打牌,有人在玩手机,没人把即将到来的新教练当回事。
李明推开更衣室的门,环视一圈,缓缓开口:"各位,我知道你们觉得我又是一个来走过场的。但我要告诉你们,从今天起,一切都会不同。"
队长马强头也不抬:"教练,这话我们听过太多遍了。"
"那就用行动证明。"李明掏出一张支票,"这是我全部的积蓄,二十万。如果三个月内我们拿不到一场胜利,这钱就是大家的分红。"
更衣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李明的训练方式与众不同。他不要求球员进行大量的体能训练,而是专注于心理建设和战术执行。每天清晨六点,他都会出现在训练场上,一个人默默摆放着训练器材。
"教练,您这么早就来了?"副队长张伟第一个被感动。
"成功没有捷径,只有比别人更努力。"李明头也不抬地继续摆放器材。
第一周的训练异常艰苦。李明要求每个球员都必须背熟十种不同的战术配合,并且能在三秒内做出反应。
"这不可能!"几个老队员开始抱怨,"我们又不是机器人!"
李明停下手中的战术板,看着众人:"你们知道为什么这支队伍一直输吗?不是因为技术不行,而是因为你们从内心就接受了失败。"
他走到队长马强面前:"马强,你还记得三年前那场关键比赛吗?最后五分钟,比分2:2,你有一次绝佳的射门机会,但你选择了传球。"
马强脸色一变:"那时候角度太小..."
"角度小?还是你怕承担责任?"李明的话如刀子般锐利,"一个不敢承担责任的队长,怎么能带领球队获胜?"
这番话深深刺痛了马强。从那天起,他开始主动加练,每天最早到,最晚走。
李明的改变不仅体现在训练上,更体现在对细节的把控。他为每个球员制定了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亲自监督他们的作息时间,甚至连队员家属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教练连我老婆怀孕的事都知道。"后卫小王私下对队友说,"昨天他还给我老婆买了孕妇奶粉。"
第一场正式比赛前夕,更衣室里的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张。对手是联赛第三名的北风队,实力强劲。
"兄弟们,今天我只有一个要求。"李明在战术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忘掉过去的所有失败,专注于这九十分钟。记住,足球场上没有绝对的强者,只有更想赢的人。"
比赛开始后,东海队的表现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他们的跑动更加积极,配合更加默契,仿佛脱胎换骨一般。
第23分钟,马强在禁区边缘拿球,面对两名防守球员的夹击,这一次他没有选择传球,而是果断起脚射门。皮球如炮弹般飞入球门死角。
1:0!
看台上稀稀拉拉的球迷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李明在场边紧握双拳,但表情依然冷静。
下半场第67分钟,北风队扳平比分。关键时刻,李明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意外的换人调整——他换下了状态正佳的中场核心,换上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替补前锋。
"这是什么鬼换人?"现场解说员都看不懂,"李明这是要放弃比赛吗?"
但仅仅三分钟后,这个替补前锋就用一个精彩的头球破门证明了李明的眼光。最终,东海队2:1战胜北风队,拿下了近两年来的首场胜利。
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问李明为什么会做出那个换人调整。
"足球比赛不是纸面实力的比拼,而是心理和智慧的较量。"李明淡淡地说,"我相信我的每一个球员,包括替补席上的。"
这场胜利如同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接下来的比赛中,东海队连胜不断。李明的战术布置越来越神奇,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做出令人意外但效果显著的调整。
第二场比赛对阵上赛季冠军雄鹰队,李明竟然排出了541的极端防守阵型。所有人都以为东海队要龟缩防守,但比赛一开始,这个阵型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威力。五名后卫如铁桶般固若金汤,而一旦抢断成功,立即转为快速反击。
"这根本不像是防守阵型,更像是陷阱!"解说员惊呼道。
第78分钟,东海队成功偷袭得手,1:0击败了雄鹰队。这个结果震惊了整个联赛。
第三场、第四场、第五场...胜利接踵而至。李明的战术变化让对手防不胜防,有时是极致的攻击足球,有时是精密的防守反击,有时甚至是毫无章法的自由足球。
"李明就像一个魔术师,每场比赛都能变出不同的把戏。"知名足球评论员这样评价道。
到了第十场关键比赛,东海队已经从联赛倒数第二爬升到了第四名。对手是联赛榜首的金山队,这场比赛将决定东海队能否进入前三。
赛前一周,李明的训练变得更加神秘。他经常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研究录像到深夜,有时甚至会突然出现在球员宿舍,观察他们的生活细节。
"教练最近有点奇怪。"队员们私下议论,"昨天他居然问我喜欢什么颜色的袜子。"
比赛当天,李明做出了最大胆的决定——让从未踢过职业比赛的19岁小将刘阳首发出场。这个决定连助理教练都表示不理解。
"李教练,这孩子太年轻了,这么重要的比赛..."
"相信我。"李明只说了这三个字。
比赛进行到第89分钟,双方1:1战平。就在所有人以为要以平局收场时,刘阳在禁区内接到队友传球,面对三名防守球员的围抢,他没有紧张,而是冷静地将球挑过守门员头顶,皮球应声入网。
2:1!绝杀!
整个体育场沸腾了。刘阳激动得哭了,队友们将他高高抛起。而李明依然站在场边,只是微微点头。
连续十场重要比赛的胜利让李明成为了联赛最炙手可热的教练。媒体开始称他为"神奇教练",球迷们更是把他当作救世主。
"李明改变的不仅仅是球队的战绩,更是球队的灵魂。"《体育周刊》这样评价道。
但在光鲜的外表下,李明的内心却充满了困惑。每次获胜后,他都会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回忆比赛的每一个细节。有些胜利来得太容易了,容易得让他感到不安。
"也许是我想多了。"李明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说道。
十场胜利不仅改变了球队的命运,也改变了俱乐部的财政状况。门票销售额翻了三倍,赞助商们纷纷主动上门,就连周边商品都供不应求。
但李明本人却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住在俱乐部提供的单身宿舍里,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上下班,午餐经常是一碗简单的面条。
"教练,您现在这么有名,应该换个好车了。"队员们经常开玩笑。
"车只是代步工具,够用就行。"李明总是这样回答。
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足球上。训练场上的每一根草,录像室里的每一帧画面,甚至食堂里的每一道菜,他都要亲自过问。
随着胜利的不断积累,外界对李明的赞誉也越来越多。但他发现,每次赢球后,总有一些他不认识的人出现在贵宾包厢里,这些人看起来并不像普通的球迷。
02
年度最佳教练评选前夕,所有的体育媒体都在预测李明会毫无悬念地获奖。《足球先锋报》甚至提前准备好了专题报道,标题就是《十冠神话:李明的完美赛季》。
"李明绝对是今年最大的热门。"知名解说员在电视节目中信心满满地说道,"十场关键比赛全胜,这样的成绩史无前例。"
球员们也充满期待。队长马强在接受采访时说:"教练配得上这个奖项,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评选前一天晚上,李明难得地早早回到了宿舍。他坐在书桌前,看着墙上贴着的球队合影,那是十连胜后拍摄的。照片上的每个人都笑得很灿烂,包括他自己。
"明天就能给这段经历画上完美的句号了。"李明心想。
但第二天的评选结果却如晴天霹雳。
"年度最佳教练奖获得者是——金山队主教练陈建华!"
主持人宣布结果的那一刻,现场的掌声显得格外稀薄。陈建华一脸尴尬地走上台领奖,他知道自己不是众望所归的那个人。
在俱乐部里观看直播的球员们集体愣住了。
"这不可能!"马强第一个站了起来,"教练带我们十连胜,凭什么输给陈建华?"
"陈建华算什么?他们金山队有我们强吗?"其他队员也纷纷表达不满。
李明却出奇地平静。他关掉电视,对队员们说:"奖项不能代表一切,我们做好自己就行。"
但这个结果在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社交媒体上,球迷们的怒火如火山爆发般汹涌。
"黑幕!绝对是黑幕!"
"李明被黑了!这是对十连胜的侮辱!"
"足协的评选就是个笑话!"
愤怒的球迷们在足协门前聚集抗议,要求重新评选。他们举着"李明才是真正的最佳教练"的标语,高喊着口号。
知名足球评论员老刘在专栏中写道:"这个评选结果是对足球的亵渎。李明用十场胜利证明了自己,却败给了所谓的'综合考量'。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猫腻?"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声,足协发言人匆忙召开新闻发布会:"评选是综合多方面因素,包括球队成绩、个人能力、社会影响力等。陈建华教练的获奖实至名归。"
这个解释显然无法服众。
"社会影响力?李明从倒数第二带到前三,这还不够有影响力?"
"综合因素?除了成绩还有什么比成绩更重要?"
媒体开始深挖评选过程,发现评委会成员中有好几个与陈建华或金山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二天,李明出现在训练场时,队员们都围了上来。
"教练,这不公平!"刘阳愤愤不平,"您应该为自己争取!"
李明摆摆手:"孩子们,足球场上的胜负比什么奖项都重要。我们继续专注于比赛就好。"
但私下里,李明的心情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当天晚上,他独自一人在办公室里坐到了深夜。
"为什么?"他对着空气自言自语,"我到底哪里做错了?"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
"李教练,您好。我是《体育深度》杂志的记者,关于这次评选结果,我们想做一个专题调查..."
李明挂断了电话。紧接着,又有好几个媒体的电话打来,都是想采访他对评选结果的看法。
"我不想成为争议的焦点。"李明关掉了手机。
第三天的训练中,球员们明显心不在焉。李明看出了问题,集合所有人开会。
"我知道你们都为我不平,但我要告诉你们一个道理:真正的强者不会因为外界的不公而改变自己的方向。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证明自己。"
队长马强站了起来:"教练,我们永远支持您!"
"对!我们要用更多的胜利来回应那些质疑!"其他队员纷纷响应。
但就在这时,李明的助理急匆匆跑进训练场:"教练,外面有几个记者想采访您。"
李明皱了皱眉:"告诉他们我现在不接受采访。"
"可是...他们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您。"
李明走出训练场,看到几个记者正拿着摄像设备等在门口。
"李教练,我们想了解一下您对这次评选的真实想法。"一个女记者问道。
"我已经说过了,奖项不能代表一切。"李明重复着那句话。
"但是据我们了解,这次评选可能存在不为人知的内情..."记者想继续追问,但李明已经转身离开。
回到办公室后,李明开始反思过去三年的经历。那些胜利真的都是凭实力获得的吗?为什么每次关键时刻都能做出正确的调整?为什么那些"意外"的换人总是能收到奇效?
他打开电脑,开始重新观看过去十场比赛的录像。一遍、两遍、三遍...他发现了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对方球员在某些时刻的动作似乎有些奇怪,裁判的一些判罚也值得商榷。但这些疑点都对东海队有利。
"不可能...这只是巧合。"李明摇摇头,试图说服自己。
接下来的几天里,关于评选黑幕的讨论愈演愈烈。有媒体爆料称,评委会在投票前曾收到过"特殊指示"。
足协被迫再次回应:"我们坚决否认任何形式的操控,评选过程公开透明。"
但这样的回应显然苍白无力。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站出来为李明发声。
"李明是我见过最敬业的教练之一,他配得上任何荣誉。"前国家队主教练老王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这次评选是足球界的耻辱。"知名球员退役后的张大哥更是直言不讳。
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李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他意识到,也许这次落选并不是偶然,而是某种更深层原因的体现。
一天晚上,李明正在研究下一场比赛的战术时,领队王建国突然敲门进来。
"李明,我们聊聊。"王建国的表情很严肃。
"什么事?"李明放下手中的资料。
"关于这次评选的事情...我想你心里应该有些疑问。"王建国在椅子上坐下,"有些事情,也许是时候让你知道了。"
李明的心跳突然加快:"什么意思?"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的那些战术调整总是那么成功?"王建国看着李明的眼睛,"为什么你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定?"
这个问题正是李明这几天一直在思考的。他看着王建国,等待下文。
"李明,你是个好教练,但你可能不知道..."王建国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足球这个圈子,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俱乐部董事长走了进来,脸色阴沉。
"王建国,你在这里干什么?"董事长的语气很不友善。
"我...我只是来和李明聊聊训练的事。"王建国明显有些慌张。
董事长看了看李明,又看了看王建国:"李明,明天上午你来我办公室一趟,我们有事要谈。"
说完,董事长转身离开。王建国也匆忙跟了出去,留下李明一个人在办公室里。
"到底发生了什么?"李明心中的疑云更加浓重。
03
第二天上午,李明准时出现在董事长办公室。推门而入时,他发现里面还坐着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穿着昂贵的西装,看起来不像足球圈的人。
"李明,来,坐下。"董事长指了指沙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海城豪门俱乐部的投资方代表,孙总。"
孙总站起身,主动伸出手:"李教练,久仰大名。"
李明疑惑地与他握手:"孙总,您好。"
"是这样的,"董事长清了清嗓子,"孙总他们对你很感兴趣,想和你谈谈。"
孙总微笑着说:"李教练,我们一直在关注你的表现。十连胜,这样的成绩确实令人敬佩。"
"谢谢夸奖。"李明礼貌地回应,但心中警觉性提高了。
"我就直说吧,"孙总拿出一份文件,"我们希望你能加盟海城俱乐部。这是我们的诚意。"
李明接过文件一看,差点没拿稳。年薪800万,是现在的四倍!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奖金和分红,以及完全的技战术决定权。
"这...这个数字..."李明确实被震撼到了。
"我知道数字很诱人,"孙总继续说道,"但我们看重的不仅仅是你的能力,更是你的潜力。海城俱乐部准备在未来三年投资十个亿打造亚洲顶级球队,我们需要一个像你这样的教练来实现这个目标。"
董事长在一旁补充道:"李明,这是个难得的机会。说实话,以东海队现在的财力,我们给不了你这样的条件。"
李明放下文件,内心波涛汹涌。这个数字足以让他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能让他在职业生涯中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我需要时间考虑。"李明说道。
"当然,"孙总站起身,"但希望不要太久。我们的耐心是有限的。"
走出董事长办公室后,李明的脑子里一片混乱。他在俱乐部里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训练场。
队员们正在进行日常训练,看到他后纷纷打招呼。
"教练,您怎么了?看起来心事重重的。"队长马强跑过来关切地问道。
"没事,继续训练。"李明强颜欢笑。
但他的异常很快被细心的队员们察觉到了。训练结束后,几个核心球员围了过来。
"教练,您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刘阳问道。
李明看着这些朝夕相处的队员们,心中五味杂陈。这些孩子们跟着他从联赛倒数第二爬到了前三,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师生关系。
"孩子们,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是你们的教练了,你们会怎么办?"李明突然问道。
队员们面面相觑,马强第一个反应过来:"教练,您要离开我们?"
"我只是假设。"李明连忙澄清。
"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希望您留下来。"刘阳认真地说道,"没有您,就没有现在的我们。"
其他队员纷纷点头赞同。李明的眼眶有些湿润,他拍了拍队员们的肩膀:"好了,都去休息吧。"
当天晚上,李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800万的年薪,完全的技战术决定权,豪华的教练团队...这些条件确实诱人。但另一方面,他对东海队的感情也很深。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妻子的电话。
"怎么这么晚还不睡?"妻子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
"有点事想跟你商量。"李明把海城俱乐部的邀请详细说了一遍。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久,妻子才开口:"明哥,这确实是个好机会。以我们现在的情况,孩子明年就要上大学了,这笔钱能解决很多问题。"
"但是..."李明欲言又止。
"但是你舍不得那些队员,对吧?"妻子很了解他,"明哥,我知道你重感情,但有时候也要为家庭考虑。我们苦了这么多年,该给自己一个机会了。"
妻子的话让李明陷入了更深的纠结。
第二天,孙总又出现在了俱乐部。这次他带来了更详细的合同条款。
"李教练,考虑得怎么样?"孙总开门见山。
"我想再了解一些细节。"李明说道。
"当然,"孙总拿出一份更厚的文件,"这里有球队的详细规划。我们准备引进三名世界级外援,教练团队也会配备国际化的助手。你的年薪会根据球队成绩进行浮动,最高可以达到1200万。"
1200万!这个数字让李明的心跳加速。
"除此之外,"孙总继续说道,"我们还会为你在海城购买一套别墅,子女教育问题也会妥善解决。"
这些条件每一项都击中了李明的痛点。他现在住的是俱乐部提供的简陋宿舍,妻子在老家做着收入微薄的工作,孩子的教育费用一直是家庭的重负。
"我需要最后考虑一下。"李明说道。
"理解,"孙总站起身,"不过我们希望明天能得到答复。说实话,像您这样的教练我们也在考察其他人选。"
这句话带着明显的威胁意味。李明知道,这是在催促他尽快做决定。
当天下午的训练中,李明明显心不在焉。他的反常表现被领队王建国注意到了。
"李明,训练结束后你来我办公室。"王建国说道。
训练结束后,李明来到领队办公室。王建国关上门,表情严肃地说:"你是不是在考虑转会的事?"
李明一愣:"你怎么知道?"
"海城俱乐部的人在俱乐部出现,这事早就传开了。"王建国坐下来,"李明,我知道他们给的条件很诱人,但有些事情你需要知道。"
"什么事情?"李明问道。
王建国犹豫了一下,似乎在考虑是否该说:"海城俱乐部...他们的背景很复杂。表面上是投资足球,实际上可能有其他目的。"
"什么意思?"李明的心跳加快。
"我不能说得太细,但你要小心。"王建国看着李明的眼睛,"有些钱拿了之后,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了。"
这番话让李明更加困惑。他想追问,但王建国明显不愿意多说。
当天晚上,李明独自坐在宿舍里,面前摆着海城俱乐部的合同。他拿起笔,又放下,如此反复了无数次。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
"李教练,您好。我想和您见个面,关于海城俱乐部的事情。"
"您是?"李明问道。
"我是一名记者,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告诉您。"
"什么事情?"
"电话里不方便说,我们见面谈。明天晚上八点,市中心的咖啡店。"
电话挂断后,李明更加不安了。这个神秘的记者到底要告诉他什么?
第三天,孙总如约而至。他看起来有些不耐烦。
"李教练,时间不等人。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答复。"
李明深吸一口气:"我想再考虑一天。"
孙总的脸色变了:"李教练,机会不是总有的。如果您今天不能给出答复,我们可能就要考虑其他人选了。"
"我明白,但这个决定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李明坚持道。
孙总站起身,冷笑一声:"希望您不要后悔。"
说完,他摔门而去。
当天晚上,李明准时出现在咖啡店。那个神秘的记者已经在等他了,是一个看起来很年轻的女孩。
"李教练,我叫小张,是《体育内幕》杂志的调查记者。"女记者自我介绍道。
"你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我?"李明开门见山。
小张看了看四周,确认没有人注意后,压低声音说:"李教练,您知道海城俱乐部的真实背景吗?"
"什么意思?"李明心中一紧。
李明翻开文件夹,里面是一些财务报表和银行流水,密密麻麻的数字让他看得头晕。
"您看这里,"小张指着其中一页,"海城俱乐部的资金来源很可疑,大部分都是通过海外的空壳公司转入的。"
"这...这说明什么?"李明问道。
"说明他们的钱来路不正。而且,"小张继续说道,"我们还发现他们与一些非法博彩集团有联系。"
非法博彩!这四个字如雷击般击中了李明。他想起了王建国的警告,想起了那些"意外"的胜利。
"您的意思是..."李明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怀疑他们接近您不是真的想要一个教练,而是需要一个能够配合他们操控比赛的人。"小张说道,"李教练,您千万不能去海城俱乐部。"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般击中了李明。他想起了过去十场比赛中的种种疑点,想起了王建国欲言又止的表情,想起了那些神秘出现在贵宾包厢里的人。
"我需要回去仔细想想。"李明站起身,脚步有些不稳。
回到宿舍后,李明拿出海城俱乐部的合同,看着那个诱人的数字,心情五味杂陈。如果小张说的是真的,那这份合同就是一个陷阱。但如果不是呢?他是不是错过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深夜时分,李明做出了一个决定。他拿起手机,拨通了孙总的号码。
"孙总,我想见您一面,有些问题需要当面谈清楚。"
04
第二天一早,王建国就感觉到了俱乐部内部气氛的微妙变化。队员们在训练时频频向李明投去关切的目光,显然都知道了教练可能要离开的消息。
"马强,过来一下。"王建国把队长叫到一边。
"领队,您有什么事?"马强问道。
"李明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异常?"王建国直接询问。
马强犹豫了一下:"教练这几天确实有些心事重重,训练时经常走神。昨天他还问我们,如果他不再是我们的教练会怎么办。"
这句话让王建国的心沉了下去。他知道李明是在为海城俱乐部的邀请而纠结,但他更知道一旦李明离开,整个俱乐部将面临什么样的后果。
"马强,你们都不希望教练离开,对吧?"王建国问道。
"当然!"马强毫不犹豫地回答,"教练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我们。"
王建国点点头:"我明白了。你先去训练,这件事我会处理。"
马强离开后,王建国立即拨通了几个董事的电话,要求召开紧急会议。
下午三点,董事会紧急会议在俱乐部会议室召开。除了董事长和几个核心董事,王建国还邀请了财务总监和市场部经理参加。
"各位,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李明的去留问题。"王建国开门见山,"海城俱乐部想挖角李明,给出的条件是年薪800万。"
董事们面面相觑,这个数字确实让人吃惊。
"800万?"董事张总皱着眉头,"我们一年的总薪资预算也就2000万,根本给不起这个价格。"
"那就让他走呗。"另一个董事王总不以为然地说道,"一个教练而已,换个人不行吗?"
王建国看着王总,语气严肃地说:"王总,您这话说得太轻松了。李明带给俱乐部的不仅仅是十连胜,更是整个品牌价值的提升。"
"品牌价值?"王总冷笑一声,"那怎么连个最佳教练奖都评不上?说明业内根本不认可他!"
这句话让王建国火冒三丈:"最佳教练奖?您知道那个评选有多少水分吗?"
"什么意思?"董事长皱着眉头问道。
王建国犹豫了一下,他知道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但事到如今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各位,我们合作这么多年了,有些话我不得不说。"王建国环视一圈,"李明的那十场胜利,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能力。"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王建国。
"您这话是什么意思?"董事长的声音有些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