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职场事件改编,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部分细节进行了文学化处理。
"张明,王总让我转告你,明天不用来上班了。"人事经理李芸的声音透着幸灾乐祸。
张明正在整理这个月的销售报表——又是全公司第一。他放下笔,轻笑一声:"哦?"
"别以为业绩好就能保住饭碗,得罪了王总监,谁都救不了你。"
张明靠在椅背上,语气平淡:"李经理,麻烦转告王志强一声——他不用干了。"
"你疯了?一个销售也敢这么狂?"
"很快你就知道,到底谁疯了。"
01
恒达集团第42层,销售部办公区。
下午五点,大部分同事都已经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只有张明还在埋头整理客户资料。桌上堆叠着厚厚的合同文件,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
"张哥,又加班啊?"新来的实习生小陈路过他的工位,好奇地看了一眼。
"还有点事没处理完。"张明头也不抬地回答,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着。
小陈瞥了一眼屏幕上的数字,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这个月才过了二十天,张明的业绩已经超过了部门其他人的总和。
墙上的业绩榜醒目地展示着一个惊人的记录:张明,连续36个月销售冠军。从他入职恒达集团的第一个月开始,这个位置就再也没有被别人占据过。
但奇怪的是,三年来张明从未主动申请过升职加薪。
"真不明白你怎么想的。"同事刘峰走过来,压低声音说道,"以你的业绩,早就该升主管了,为什么总是拒绝人事部的提议?"
张明停下手中的工作,看着刘峰:"我觉得现在挺好的。"
"挺好?"刘峰简直不敢相信,"你知道销售主管的基本工资比你现在高多少吗?还不算奖金和期权。"
"钱够用就行。"张明的回答总是这么简单。
刘峰摇摇头,觉得张明的想法完全不正常。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谁不想往上爬?谁不想要更高的职位和更多的收入?
其实不只是刘峰,整个销售部的人都觉得张明很奇怪。
他穿着朴素,开的车是一辆普通的大众,住的地方据说也是租来的老式公寓。如果不看业绩,没人会相信他是公司收入最高的销售员。
更让人不解的是他面对挑战时的反应。
去年,公司接到一个史上最难搞的客户——江南重工。这家企业以苛刻著称,之前负责的三个销售都被折磨得心力交瘁,最后主动申请调岗。
当时的销售总监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张明时,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拒绝。
"这个客户我来试试。"张明接过资料,语气平静得就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一个月后,江南重工不仅签了合同,还主动要求扩大订单规模。客户负责人亲自到公司感谢,连连夸赞张明的专业水准。
"张总监处理问题的方式很有魄力,让我们很信服。"客户负责人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张总监?客户为什么这么称呼一个普通销售?
但张明本人似乎并不在意这个称呼,只是礼貌地笑笑:"合作愉快。"
类似的异常表现还有很多。
张明对公司各个部门的运作流程都异常熟悉,经常能够提出一些连管理层都没想到的改进建议。他和客户交流时展现出的商业嗅觉,也远超一般销售的水平。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去年的年会。
CEO刘总在台上讲话时,意外提到了一个正在洽谈的海外项目。这个项目极其机密,只有高层才知道详情。
但张明听到项目名称后,不经意间皱了皱眉头。
散会后,他主动找到刘总:"刘总,那个澳洲项目,建议再仔细评估一下风险。"
刘总很惊讶:"你怎么知道项目详情?"
"我只是觉得那边的政策环境不太稳定。"张明回答得很模糊。
后来事实证明,张明的担忧完全正确。澳洲那边的政策确实发生了变化,如果贸然投入,公司将面临巨大损失。
刘总对张明刮目相看,但张明依然表现得云淡风轻,好像这种准确的判断对他来说稀松平常。
三个月前,这种平静被打破了。
公司空降了新的销售总监王志强。
王志强履历光鲜,MBA学历,曾在多家知名企业担任高管职位。第一天上班,他就展现出了强烈的存在感。
"大家好,我是王志强,很高兴能够加入恒达这个大家庭。"他站在销售部门前,西装笔挺,气场十足,"我来这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带领大家创造更好的业绩。"
掌声响起,同事们都表现得很热情。
王志强的目光在办公区扫了一圈,最后停在了张明身上。张明正在接电话,没有参与欢迎仪式。
"那位同事,可以先放下手头的工作吗?"王志强的声音有些严厉。
张明看了他一眼,对电话那头说道:"客户,我稍后回复您。"然后挂断了电话。
"新来的销售总监,王志强。"王志强主动伸出手。
"张明。"他简单地回应,礼貌地握了握手。
王志强感受到了张明的疏离,心里有些不悦。在他的观念里,下属见到新领导应该表现得更加热情才对。
下午,王志强叫来助理:"帮我查一下张明的详细资料。"
很快,张明的档案摆在了王志强面前。
张明,27岁,普通本科毕业,三年前通过校园招聘进入恒达集团。家庭背景普通,父母都是小城市的普通职工。没有任何特殊背景,就是一个能力出众的普通销售。
看完资料,王志强却没有放松,反而更加困惑了。
一个普通的销售员工,为什么能够保持如此淡定的态度?为什么对新领导没有丝毫的讨好之意?
更让他在意的是,整个销售部门似乎都以张明为中心运转。同事们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找领导,而是去请教张明。
王志强决定仔细观察这个张明。
第二天的部门例会上,王志强开始展示自己的管理理念。
"我发现咱们部门的团队协作还有很大改进空间。"他站在会议室前方,语气严肃,"有些同事可能业绩不错,但是团队意识薄弱,不愿意分享经验,这种自私的行为要不得。"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在场的人都知道他在暗指张明。
张明坐在角落里,表情平静,没有任何辩解的意思。
"销售工作不是单打独斗,需要的是团队配合。"王志强继续说道,"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服从统一管理。"
会议结束后,其他同事都围着王志强寒暄恭维,试图给新领导留下好印象。
只有张明默默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张明,你等一下。"王志强叫住了他。
"有什么事吗?"张明转过身。
"刚才会议上说的事情,你有什么想法?"王志强试探性地问道。
"您说得对,团队合作确实很重要。"张明的回答滴水不漏。
"既然你认同,那就应该在行动上体现出来。"王志强紧逼不舍,"我希望你能够更多地参与团队建设。"
"好的,我会注意的。"张明点点头,然后转身离开。
王志强看着张明的背影,心里升起了强烈的不安。这个人太淡定了,淡定得完全不像一个普通员工。
当天晚上,王志强在家里翻来覆去地想着这个问题。
一个27岁的年轻人,业绩好,能力强,但是对升职加薪毫不在意。面对新领导的批评,既不反驳也不讨好,始终保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
这不正常。
非常不正常。
王志强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帮我深入调查一个人,张明,恒达集团的销售。我要知道他的所有信息,包括他的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甚至是他的生活习惯。"
挂断电话后,王志强坐在沙发上,眼神变得阴沉起来。
他有一种直觉,这个张明绝不简单。如果不尽快搞清楚状况,可能会影响到他在恒达的发展。
而此时的张明,正在自己的出租屋里翻看着一份文件。文件的封面写着:恒达集团内部审计报告。
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几不可察的微笑。
02
一周后,王志强的深度调查有了结果。
"王总,张明的情况我们查得很仔细。"私人调查员在电话里汇报,"这个人确实没有什么特殊背景。家庭普通,社会关系简单,生活也很低调。唯一特别的就是他的个人账户有不少资金流入,但都是销售提成和奖金,来源清白。"
王志强皱着眉头:"就这些?"
"就这些。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异常的话,就是他的学习能力特别强,而且对商业信息的敏感度远超同龄人。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他的业绩这么好。"
挂断电话,王志强更加困惑了。既然张明真的只是一个普通员工,那他为什么总是感觉哪里不对劲?
算了,不管他有什么背景,既然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就必须听话。
王志强决定主动出击。
第一轮较量:常规打压
下一次部门会议上,王志强开始了他的第一轮攻势。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咱们部门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他的目光有意无意地看向张明,"有些同事虽然个人业绩不错,但是缺乏团队精神,不愿意帮助新人成长。"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大家都感受到了针对性。
"所以我决定,从这个月开始调整工作安排。"王志强拿出一份名单,"张明,李小雅是刚入职的大学生,你来负责带她。"
李小雅是王志强的远房侄女,刚毕业的应届生,对销售工作一窍不通。把她分给张明,明摆着是要拖累他的业绩。
在座的人都明白王志强的用意,纷纷看向张明,想看看他会如何反应。
"没问题。"张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语气依然平静。
王志强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张明会提出异议,至少会表现出不满。
"李小雅刚毕业,对很多事情都不了解,你要手把手地教她。"王志强继续施压,"公司对新人的培养很重视,如果她的业绩上不去,我会认为是你的责任。"
"明白。"张明点点头。
散会后,李小雅怯生生地走到张明身边:"张哥,以后请多关照。"
"别紧张。"张明收拾着桌上的资料,"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我。"
接下来的几天,王志强密切关注着张明的表现,期待看到他因为带新人而焦头烂额的样子。
但现实再次超出了他的预期。
张明不仅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反而非常认真地指导李小雅。他给她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从产品知识到客户心理,从谈判技巧到售后服务,事无巨细地进行培训。
更让人惊讶的是,李小雅的进步速度快得惊人。
"张哥,这个客户的需求我分析得对吗?"李小雅拿着一份客户资料向张明请教。
张明仔细看了看:"分析得不错,但还可以更深入一些。你看这里..."他在纸上画了几个框架图,"客户的真正需求往往隐藏在表面需求之后,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李小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明白了,就像您之前说的,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对,换位思考很重要。"张明又给她举了几个具体的例子。
王志强偷偷观察着这一切,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张明教授的那些方法和技巧,连他这个有多年经验的销售总监都觉得深有启发。
一个月下来,统计结果出来了。
李小雅竟然签了三个订单,虽然金额不大,但对于一个刚入职的新人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而张明虽然花了不少时间指导新人,但他自己的业绩依然排在部门第二,仅次于自己上个月的记录。
王志强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他原本以为这招能够拖累张明,没想到反而显示出了张明更强的能力。
第一轮较量,王志强完败。
第二轮较量:不可能的任务
既然常规手段不管用,王志强决定使用更狠的招数。
"张明,公司接了一个新客户,情况比较特殊。"王志强把一份厚厚的资料扔到张明桌上,"华泰集团,之前已经有三个销售试过了,都没成功。现在交给你,限期两周内拿下。"
华泰集团在行业内是出了名的难缠客户。这家企业不仅要求苛刻,而且经常拖欠货款,之前负责的销售都被折磨得苦不堪言,最后主动申请调岗。
"如果拿不下这个客户,我会认为是你的能力问题。"王志强语气严厉,"到时候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年终考核。"
在场的同事都为张明捏了一把汗。华泰集团的老板脾气暴躁,做事反复无常,连经验丰富的老销售都搞不定,更别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了。
"行。"张明翻看着资料,依然是那句话。
王志强心里暗自得意。这次张明肯定要栽跟头了,到时候就有理由收拾他了。
接下来的几天,张明开始频繁外出拜访华泰集团。
第一次见面,华泰集团的老板华总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你们恒达的销售我见多了,一个个都夸得天花乱坠,最后都不了了之。"华总坐在宽大的老板椅上,翘着二郎腿,"年轻人,我劝你还是别浪费时间了。"
"华总,我想先了解一下您的具体需求。"张明没有被态度影响,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
"需求?"华总冷笑一声,"我的需求就是要最好的产品,最低的价格,最快的交货速度,还要最完善的售后服务。你们恒达能做到吗?"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要求,之前的销售都是在这里碰壁的。
"华总,我觉得我们可以这样解决..."张明在纸上画了一个流程图,"如果采用分阶段交付的方式,既能保证质量,又能满足您的时间要求。至于价格方面..."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张明详细阐述了一套全新的合作方案。这套方案不仅解决了华总的各项要求,还为华泰集团提供了额外的价值。
华总越听越入神,最后忍不住问道:"这套方案是你想出来的?"
"是我根据华总的具体情况设计的。"张明回答。
"有意思。"华总的态度开始转变,"那我们再详细谈谈。"
一周后,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华泰集团不仅同意签约,还主动要求扩大订单规模。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一次性付清了之前拖欠的所有货款。
"张总监,这次合作我们很满意。"华总亲自到恒达集团表示感谢,"希望以后能够继续深入合作。"
又是"张总监"这个称呼。王志强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心里更加不安。
华总离开后,王志强忍不住问张明:"你是怎么说服他的?"
"没什么特别的方法,就是认真分析了他们的需求,然后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张明的解释轻描淡写。
但王志强知道,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华泰集团的难缠程度在行业内是有名的,不是靠一般的销售技巧就能搞定的。
第二轮较量,王志强再次败北。
王志强意识到,想要单纯通过工作任务难倒张明是不可能的了。他决定使用更直接的手段——在重要场合让张明出丑。
机会很快就来了。
恒达集团要和一家重要客户——鼎盛实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次会议由王志强亲自主持,张明作为具体执行人员参与。
会议开始前,王志强把张明叫到一边:"这次会议很重要,你准备的方案我看了,说实话不太满意。"
"哪里有问题?"张明问道。
"整体思路有偏差,但现在时间紧了,只能先用着。"王志强故意说得含糊其辞,"一会儿如果客户有异议,你要主动承担责任。"
张明看了王志强一眼,没有说话。
会议开始后,王志强率先发言:"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合作方案,是由我们的销售团队精心准备的。虽然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相信能够为双方带来价值。"
鼎盛实业的负责人翻看着方案,皱着眉头:"这个财务模型有些问题,投资回报率的计算似乎不够准确。"
王志强立即看向张明:"这个方案是张明负责的,张明,你来解释一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张明身上。按照王志强的预期,张明应该会尴尬地承认方案确实有问题,然后在客户面前丢脸。
但张明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您说得对,这个财务模型确实需要调整。"
他拿起白板笔,开始重新画图:"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张明在白板上重新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合作架构。这套方案不仅解决了客户提出的问题,还为双方提供了更大的合作空间。
"这个方案更合理。"鼎盛实业的负责人频频点头,"投资回报率提高了至少15%,而且风控做得很好。"
"那我们就按这个方案执行?"张明问道。
"没问题,就这么定了!"客户当场拍板。
会议结束后,客户主动和张明交换了名片:"张总监,这次合作我们很有信心,以后请多联系。"
王志强站在一旁,脸色涨得通红,却无话可说。
第三轮较量,王志强又一次惨败。
连续三次的失败让王志强意识到,用常规手段是斗不过张明的。这个人的能力远超他的想象,而且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化解危机。
更让他不安的是,张明始终表现得云淡风轻,好像这些挑战对他来说都不值一提。
这种淡定的态度,绝不是一个普通销售应该有的。
王志强开始怀疑,张明可能真的有什么特殊的背景。但他查过了,张明的资料非常干净,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那么,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王志强决定使用最后的杀手锏——一个足以让张明万劫不复的陷阱。
03
王志强知道,想要彻底搞垮张明,必须设计一个无懈可击的陷阱。他需要的不仅是让张明失败,而是要让他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整个公司面前身败名裂。
思考了整整一个星期后,王志强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核心是利用恒达集团最重要的一个潜在客户——建华集团。建华集团是国企背景的大型企业,如果能拿下这个客户,将会是恒达今年最大的成功。相反,如果搞砸了,损失将是灾难性的。
王志强首先联系了恒达的老对手——龙腾公司。
"王总监,没想到您会主动联系我们。"龙腾公司的业务经理在咖啡厅里笑容满面,"有什么可以合作的地方吗?"
"我想,我们确实有合作的可能。"王志强压低声音,"不过这个合作比较特殊,需要你们的配合。"
"您说。"
"建华集团的项目,我可以帮你们拿下。"王志强直接抛出了重磅炸弹。
对方愣了一下:"您的意思是..."
"很简单,我在恒达内部制造一些问题,让我们的合作出现纰漏。到时候建华集团自然会考虑其他供应商,你们就有机会了。"
"这..."对方有些犹豫,"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合适?"
王志强冷笑一声:"商场如战场,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再说,我也不是白帮你们,应该有点表示吧?"
对方明白了他的意思,递过来一张银行卡:"小意思,王总监辛苦了。"
王志强收下卡,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具体的实施方案了。
计划的第一步是获得建华集团项目的主导权。
第二天的部门会议上,王志强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公司最近接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建华集团的战略合作计划。这个项目涉及金额三千万,是我们今年最重要的业务之一。"
听到这个数字,在场的销售都兴奋起来。三千万的大单,光是提成就足以让人财务自由了。
"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把这个项目交给张明负责。"王志强的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按照常理,如此重要的项目应该由经验最丰富的老销售负责,或者由王志强亲自出马。把它交给张明,虽然张明能力强,但风险也很大。
"王总监,这个项目..."刘峰忍不住提醒,"是不是太重要了?"
"正因为重要,才要交给最有能力的人。"王志强义正言辞,"张明的能力大家都看到了,我相信他能够胜任。"
张明看了王志强一眼,淡淡地说道:"没问题。"
王志强心里暗自得意。张明越是淡定,等会儿摔得越惨。
计划的第二步是在合同条款中设置陷阱。
王志强亲自参与了合同的起草工作,表面上是为了确保质量,实际上是为了在关键条款中做手脚。
他在几个技术细节上故意留下了模糊的表述,在付款条件上设置了容易产生歧义的条款,在交付时间上也做了微妙的调整。
这些改动都很隐蔽,不仔细研究很难发现。但只要被有心人利用,就足以成为撤单的理由。
"张明,合同初稿出来了,你仔细看看。"王志强把文件递给张明,"有什么问题及时提出来。"
张明接过合同,逐页仔细阅读。王志强紧张地观察着他的表情,想看看他是否能发现其中的陷阱。
十分钟后,张明抬起头:"整体没什么问题,不过这几个条款可能需要再斟酌一下。"
王志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哪几个条款?"
"第十三条的技术规格描述,第二十一条的付款方式,还有第三十二条的交付时间安排。"张明指着文件上的具体位置。
这正是王志强设置陷阱的地方!
"你觉得有什么问题?"王志强尽量保持冷静。
"这些条款的表述有些模糊,可能会产生歧义。"张明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担忧,"建议修改得更精确一些。"
王志强心里慌了。如果按照张明的建议修改,他精心设置的陷阱就失效了。
"我觉得现在的表述没什么问题。"王志强强行反对,"而且客户那边催得很紧,没时间大幅修改了。"
张明看了他一眼,没有坚持:"那就按现在的版本吧。"
王志强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张明虽然发现了问题,但并不知道这些问题的严重性。
计划的第三步是联系建华集团,为撤单做准备。
王志强通过龙腾公司的关系,秘密接触了建华集团的采购负责人。
"李总,我是恒达集团的王志强。"王志强在一个隐蔽的餐厅里见到了对方,"听说我们之间即将有合作?"
"是的,项目正在洽谈中。"李总有些疑惑,"王总监找我有什么事吗?"
"我想提醒您一下,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张明,工作经验还不够丰富。"王志强故意表现出忧虑的样子,"我担心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哦?什么问题?"
"主要是合同条款方面,可能存在一些技术漏洞。"王志强拿出一份资料,"您看这几个地方..."
他详细指出了合同中那些被他故意设置的问题,并且暗示这些问题可能会给建华集团带来损失。
"如果真的有这些问题,那确实需要重新考虑。"李总皱着眉头。
"我的建议是,您可以再考察一下其他供应商。"王志强适时地推荐,"比如龙腾公司,他们的方案可能更成熟一些。"
李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一周后,就在恒达集团准备与建华集团正式签约的前一天,意外发生了。
张明正在办公室里最后检查合同细节,突然接到了建华集团的电话。
"张总监,很抱歉通知您,我们决定暂停这次合作。"李总在电话里的语气很坚决。
"可以问一下是什么原因吗?"张明保持着冷静。
"我们发现合同条款存在一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利益。"李总详细列举了那些被王志强指出的条款,"所以我们决定重新考虑供应商。"
挂断电话后,张明靠在椅背上,嘴角露出了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
半小时后,恒达集团紧急召开高层会议。
CEO刘总听到消息后大发雷霆:"三千万的单子说撤就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总,我们需要追究责任。"王志强早就准备好了说辞,"这个项目是张明负责的,现在出了这么大的问题,他必须承担责任!"
会议室里的气氛凝重得可怕。三千万的损失,对于恒达集团来说确实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张明,你来解释一下具体情况。"刘总的语气很严厉。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张明身上。在王志强看来,这次张明是绝对逃不掉的。
"确实是我的责任。"张明坦然承认,"合同条款确实存在问题。"
王志强心中大喜,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我建议立即开除张明!"王志强拍桌而起,"这种重大失误,公司绝对不能容忍!这种不负责任的员工,我们也养不起!"
其他高管开始窃窃私语,讨论着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三千万啊,这可不是小数目。"财务总监忧心忡忡。
"张明平时表现确实不错,但这次失误太严重了。"人事总监也表态了。
"开除可能过了,但必须严厉处罚。"法务总监相对温和一些。
刘总犹豫了。张明确实是公司的顶梁柱,但三千万的损失也确实太大了。
就在这时,张明突然开口:"给我一天时间。"
"什么?"所有人都愣住了。
"如果我能挽回这个损失,这件事就算了。如果不能,我主动辞职。"张明站起身,语气平静得就像在讨论天气。
"你还想怎么挽回?"王志强冷笑,"客户已经明确表示不签了!"
"试试吧。"张明收拾着桌上的资料,"各位,明天见。"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会议室。
王志强看着张明离开的背影,心里已经在庆祝胜利了。这次张明死定了,天王老子都救不了他。
04
当天晚上,张明没有回出租屋,而是驱车来到了城市另一端的一栋高档写字楼。
这里是华锐调查公司的总部,一家专门为企业提供商业调查服务的机构。
"张先生,您要的资料都准备好了。"调查公司的负责人亲自接待了张明,态度极其恭敬,"王志强这三个月的所有活动记录,包括他的通话记录、见面对象、资金往来,甚至连他去哪家餐厅吃饭都有详细记录。"
张明翻看着厚厚的调查报告,每一页都记录着王志强的可疑行为。
"特别是这部分。"调查员指着一个章节,"他与龙腾公司的秘密接触,我们都有完整的记录。包括见面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甚至连他们的谈话内容都有录音。"
"录音?"张明抬起头。
"是的,我们在他们经常见面的咖啡厅安装了设备。"调查员拿出一个U盘,"这里面有他们三次见面的完整录音,内容非常精彩。"
张明接过U盘,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辛苦了。"
"应该的。"调查员擦了擦额头的汗,"还有一个重要发现,王志强的个人账户在三天前收到了一笔可疑转账,金额是五十万。"
"转账来源?"
"表面上是一家投资公司,但经过深入调查,这家公司的幕后控制人就是龙腾集团。"
张明点点头,把所有资料收好:"明天这些就都用得上了。"
离开调查公司后,张明又去了另一个地方——建华集团。
虽然已经是晚上十点,但建华集团的办公楼里还有几扇窗户亮着灯。张明径直乘电梯来到了顶层。
"张总监,这么晚了还来公司?"建华集团的保安队长老王看到张明,立即站起身打招呼。
"有点事情需要处理。"张明点点头,"李总还在吗?"
"在的,他刚才还在开会。"
张明敲响了总经理办公室的门。
"请进。"
推门而入,李总正在办公桌前处理文件。看到张明,他有些惊讶:"张总监?这么晚了,有什么急事吗?"
"李总,关于今天的那个电话,我想和您详细谈谈。"张明在沙发上坐下。
"哦,你是说撤单的事情?"李总放下笔,"说实话,我们也不想这样,但是合同条款确实存在问题。"
"您说的那些问题,是谁向您指出的?"张明直接问道。
李总愣了一下:"这...有什么关系吗?"
"关系很大。"张明拿出手机,点开了一个录音文件,"您听听这个。"
录音里清晰地传出了王志强和龙腾公司人员的对话:
"建华集团的项目,我可以帮你们拿下..."
"我在恒达内部制造一些问题,让我们的合作出现纰漏..."
"应该有点表示吧?"
李总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很简单,您被人利用了。"张明平静地解释,"王志强为了个人利益,故意在合同中设置陷阱,然后暗中联系您,目的就是破坏我们的合作,让龙腾公司获利。"
"混蛋!"李总愤怒地拍桌而起,"我说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原来是有人在背后搞鬼!"
"更过分的是,他还收了龙腾公司五十万的好处费。"张明继续爆料。
李总气得浑身发抖:"这种人简直是商业间谍!我们建华集团绝不和这种人合作!"
"所以,关于我们的合作..."张明适时提出。
"当然继续!"李总毫不犹豫,"而且我要感谢您提醒我们小心这种商业间谍。明天我们就办正式签约手续!"
"那就谢谢李总了。"张明站起身,"时间不早了,我就不打扰您休息了。"
"张总监等等。"李总叫住了他,"这个王志强的录音,能给我们一份吗?我们要举报他!"
"当然可以。"张明把U盘递给了李总。
第二天上午,恒达集团再次召开紧急会议。
王志强早早就来到了会议室,等着看张明的笑话。在他看来,张明是绝对不可能挽回这个损失的。
"各位,关于昨天的事情,我想我们需要认真讨论一下处理方案。"刘总开门见山。
"我的意见很明确,必须严肃处理。"王志强迫不及待地表态,"这种重大失误,绝对不能姑息!"
其他高管也纷纷发表意见,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严厉处罚张明。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张明走了进来。
"怎么样?"刘总问道,"客户那边有消息吗?"
"有。"张明拿出手机,拨了一个号码,"建华集团的李总吗?是我,张明。"
电话开了免提,会议室里的人都能听到。
"张总监!"电话那头传来热情的声音,"昨天的事情真是不好意思,是我们搞错了!"
王志强脸色一变,感觉有些不妙。
"怎么搞错了?"刘总问道。
"有人恶意向我们举报,说恒达集团的合同有问题,建议我们撤单。"李总在电话里气愤地说道,"但我们仔细研究后发现,合同条款没有任何问题,反而非常有利于我们!"
"是谁向你们举报的?"张明明知故问。
"龙腾公司的人,还有你们公司一个姓王的销售总监!"李总的声音很愤怒,"他们想让我们跟龙腾公司签约,简直太过分了!这种商业间谍行为,我们绝不能容忍!"
王志强的脸瞬间变得惨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下来。
"现在我们决定按原计划签约,今天下午就办手续。"李总继续说道,"还要特别感谢张总监提醒我们小心商业间谍,这种人太可恶了!"
挂掉电话,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志强身上,他脸色苍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王总监。"刘总的声音冷如冰霜,"你有什么要解释的吗?"
就在王志强想要狡辩的时候,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了。
人事经理李芸急匆匆地走进来,脸上还带着幸灾乐祸的表情:"刘总,我来是想......"
她的话说到一半就停住了,因为她看到了会议室里诡异的气氛。
张明看着门口,淡淡一笑:"李经理,这么急着来找我?"
李芸涨红了脸,想起刚才在电话里说的那些话:"我...我是..."
"你是想告诉我被开除的消息,对吧?"张明慢慢站起身,走向门口,"刚才在电话里,你说我得罪了王总监,谁都救不了我。"
"我没有..."李芸想要辩解。
"还说业绩好也保不住饭碗,是这样说的吧?"张明继续说道,语气依然平静,"但是李经理,你知道王志强到底是什么人吗?"
李芸愣住了,感觉到了某种不祥的预感。
"你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针对我吗?你知道这三个月他都做了什么吗?"张明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会议室里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感受到了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对了,李经理。"张明突然问道,"你知道王志强上个月私下见了多少次我们的竞争对手吗?"
"什么?"李芸的声音都在颤抖。
"还有,他让你们人事部删除的那些员工档案,真以为没人知道?"张明拿出那个U盘,"三千万的合同违约金,他收了多少回扣?"
李芸感觉手脚都要软了,王志强更是瘫坐在椅子上。
"别紧张。"张明的声音依然平静,"我还没说他在海外的那几个账户呢..."
李芸颤抖着声音:"你...你到底是什么人?"
张明看着在场所有人震惊的表情,嘴角露出了一丝神秘的笑容:"很快你们就会知道了。"
但在场的所有人都绝对想不到,接下来揭开的真相,会让整个恒达集团都为之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