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我从部队退伍回来有两年了。在家乡摸索了一阵子,后来在一位退伍安置到市里大学的战友介绍下,我承包了大学食堂里的一个档口。档口不大,但我把它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过,食堂的管理有点特别,没有专门的会计和出纳。每次到了该结算伙食费的时候,我都得去找食堂的老板。老板事情多,后来就把这活儿交给了他闺女郭燕枫来办。没想到,这一来二去,老板和他家那个个子不高、有点胖的姑娘,似乎都对我有了点意思。
我是1986年入伍的,分到了伊水河畔一个研究所的机关食堂,当了一名炊事员。在部队那五年,头两年是普通炊事员,后来当了一年副班长,又当了两年的班长。那个食堂吃饭的人挺杂,有机关干部,有各个研究室的科研人员,还有技术级别很高的老专家。里面年纪大的同志不少,北方人也多,都爱吃面食。所里的首长和机关领导总督促我们,得想办法把伙食调剂好。所以我们就在面食和粥的花样上下了不少功夫。那会儿因为科研任务重,很多科研干部经常过了饭点很久才来吃饭,这也让我们在伙食保障的时间上费了不少心思。在部队这些年,虽然一直在炊事班,但实实在在积累了不少管伙食、搞服务的经验。
![]()
1991年秋天,我退伍回到了老家。刚回来那会儿,心里挺有干劲,觉得自己在部队学了本事,干啥都行。可现实没那么简单。我跟一个战友合伙开过小饭馆,结果经营不善,赔了本。这时候,父母更操心的是我的婚事。可我觉得,人刚退伍回来,事业还没个着落,个人问题先不急。总得先找个能养家糊口的营生,不然就算找了媳妇,一家人吃啥喝啥都没保障,那哪行。所以婚事就暂时搁下了。
到了1992年,机会来了。我家附近有所市里的大学。一个安置在那所大学工作的战友告诉我,他们大学食堂正在招商,对外承包档口。他知道我会做饭,就让我去看看。我去食堂转了一圈,发现这是个挺大的餐厅,分成好多不同的档口,每个档口卖的东西不一样,有普通饭菜,也有地方特色小吃……看了一圈,我心里就活动了,觉得承包个档口是个路子。回家跟父母一说,他们也觉得这活能发挥我的特长,是个正经事。
在战友的帮忙下,我凭着在部队练出来的手艺,顺利承包了一个档口,专门做面食。我把在部队学会的那些面食本事都用上了,推出了北方人喜欢的捞面条、浆面条、炝锅烩面,再配上手撕饼和六样精致的小凉菜。我的“面小二”档口就这么开张了。母亲和弟弟妹妹都来店里帮忙。我做事讲诚信,用料实在,从不以次充好。店里的面粉、油和各种菜,都是我去市场上挑的新鲜货。开业不到一个月,我们这“面小二”就吸引了不少爱吃面食的回头客,成了食堂里比较受欢迎的档口。
但食堂的管理有个问题,老板没设专门的会计和出纳。每次该结算档口的伙食费了,我们这些承包户都得去找老板。老板忙,后来就把这活儿交给了他闺女郭燕枫。所以每次去办手续,我都得找郭燕枫。
![]()
时间长了,我这档口在食堂的评比里经常排前面,后勤中心的领导也常来我这吃饭。加上我服务态度好,也从不超老板定的预算,老板对我挺满意,觉得我实在、靠得住。慢慢的,他闺女郭燕枫好像也对我有了好感。
可那会儿我心里只想着怎么把店经营好,整天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心思考虑个人问题。再说了,郭燕枫姑娘人是不错,心地善良,模样也算周正,但个子确实不高,人也比较胖,脸上还长了不少青春痘。说实话,从第一眼见到她,我心里就没往那方面想过。
然而郭燕枫似乎上了心。她本来不需要天天来食堂盯着,可自从跟我熟了以后,她好像成了食堂的常驻人员。一到备餐、开饭的时间,她准会到餐厅里转悠。到了饭点,她也不回家吃饭,经常就坐在我档口外面的椅子上,吃我店里的东西。郭燕枫挺自觉,每次吃饭都按价付钱,从不拖欠。有时候我想着她是老板的女儿,白吃一顿也没啥,但她从来不占这个便宜。我店里忙不过来的时候,她甚至还会帮我招呼一下来吃饭的学生。
时间一长,不光是我父母,连食堂里其他档口的老板都觉得我跟郭燕枫在谈恋爱。有一天,卖山东菜的档口老板跟我开玩笑:“陈刚,干活别那么拼,反正有‘小老板’给你兜底呢,怕啥……”这话正好让我父母听见了。等郭燕枫走开忙别的事时,父母一脸担忧地问我:“陈刚,这姑娘……你真要跟她处对象啊?”
我心里压根没这想法,现在别人都这么传,我觉得必须得表明态度了。于是,等郭燕枫又一次出现在我档口时,我故意背对着她,大声跟我母亲说:“妈,我女朋友在外地读大学呢,等放假她就回来了!”说完我转过身,看见郭燕枫脸一下子红了,转身就走掉了。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在我的档口出现过。我每个星期去结算伙食费时,她对我完全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多余的话一句没有。过了不到两个月,我再去老板家领伙食费时,发现坐在那儿给我办手续的换成了老板本人。
虽然郭燕枫不再理我,但她父亲对我还是一如既往,有说有笑,对我的档口也总是夸赞,从来没为难过我。
![]()
到了1994年,我的档口生意稳定下来了。后来,我和一位经常来我店里吃饭的战友的妹妹谈上了恋爱,有意思的是,还是战友在中间牵的线。事后想想,虽然觉得有点对不住郭燕枫,我也知道她是个好姑娘,但感情这种事,真的要看机会和缘分。光是一头热,解决不了问题。
1995年,听说郭燕枫结婚了,我特意包了个两百块钱的大红包送了过去。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无心插柳,却可能让人家记在心里;有时候你明确拒绝了,反而是一种尊重。感情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就能成的,得两厢情愿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