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小叔子找我借20万买房,婆婆说:他不还我还。如今我找婆婆,婆婆语出惊人
“借钱不写条,亲戚变冤家。”
这话我以前听着觉得夸张,直到自己亲身经历,才知道人心比纸条还薄。
三年前,小叔子找我借20万买房,婆婆拍胸脯保证:“不用写借条,他不还我还。”
如今他不还,我找婆婆,她却翻脸不认人:“关我什么事?”
我才明白,亲情里最不能碰的,就是钱。
我叫沈如萍,今年四十二岁,江苏扬州人,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国企做财务,性格温和但不糊涂。
我和老公李文涛结婚十五年,有一个女儿正在读初中。
我们夫妻感情稳定,生活也算安稳,虽然不富裕,但手头有点积蓄。
李文涛有个弟弟,李文斌,比他小五岁,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打工,工作不稳定,收入也不高。
三年前,他突然打电话来,说看中了一套房子,首付差点钱,问我们能不能借20万。
我当时犹豫了,毕竟不是小数目。
李文斌说:“姐,我一定会还的,你放心。”
我还是不放心,想让他写个借条。
这时婆婆李秀兰插话了:“萍啊,咱是一家人,写什么借条?你弟弟要是真不还,我还!你还怕我赖账?”
她说得斩钉截铁,我心里虽然还有点不安,但想着一家人,也不好太生硬。
李文涛也劝我:“妈都说了,你就别多想了。”
于是我把20万转给了李文斌,没写借条,只留了个转账记录。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李文斌从没提还钱的事。
我偶尔提醒他,他总说:“姐,我最近手头紧,等我缓过来一定还。”
到了第三年,我实在忍不住了,直接找婆婆:“妈,当初您说他不还您还,现在三年了,钱还没影子。”
婆婆脸一沉:“我什么时候说过这种话?你借给他是你自愿的,关我什么事?”
我愣住了:“妈,当初您在电话里说得清清楚楚,我还录了音。”
她一听录音,脸色更难看:“那是我随口说的,你还当真了?你怎么这么小心眼?”
我气得发抖:“妈,这是20万,不是两块钱!您当初拍胸脯,现在却不认账?”
她冷笑:“你要是真怕,就该让他写借条。你自己糊涂,怪得了谁?”
我回家后把这事告诉李文涛,他沉默了很久,说:“我去找我弟谈谈。”
李文斌见了我们,满脸不耐烦:“姐,我现在还不上,你要是急,就去告我吧。”
我看着他那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心里一阵寒凉。
我问李文涛:“你怎么看?”
他低声说:“我们家就是这样,你别太认真。”
我彻底死心了。
我开始重新规划财务,把剩下的积蓄转到我爸妈名下,孩子的教育基金也单独存起来。
我不再管婆家任何事,逢年过节也不再去。
半年后,婆婆生病住院,李文斌没钱交押金,打电话来求我:“姐,你能不能先垫一下?我以后一定还你。”
我淡淡地说:“你不是说我可以去告你吗?那就按法律来吧。”
他沉默了。
婆婆也打电话来:“萍啊,你怎么这么狠心?我病了你都不管?”
我平静地说:“妈,您不是说关您什么事吗?那我也不管了。”
故事的最后,我想说:“借钱不写条,亲情就变了调。”
婆婆当初一句“我还”,如今却成了“关我什么事”,亲情在金钱面前一文不值。
做人不能只图“捷径”,承诺不是空头支票,亲情不是提款机。
“亲戚借钱不还,亲情就此打烊。”
谁把你的信任当儿戏,谁就不配再被你信任。
钱不是万能的,但能看清人心。
这20万,买来的不是房子,是一场醒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