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领取-->
专家建议10岁开始存养老钱最划算
今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阎志鹏在《金融新启航·养老金融透视镜》栏目上表示,养老规划的核心是“时间杠杆”。
阎志鹏用三胞胎案例说明:假设年化收益率为8%,10岁开始每年存1万,连续6年,65岁时账户余额344万;
16岁开始每年存1万,连续9年,最终为293万;
25岁开始每年存1万,连续40年,最终仅280万。
“越早启动,复利效应越惊人,20多岁应投资较大比例的权益类资产,借助年化收益积累财富。”
![]()
30多岁需平衡刚性支出与养老储备。“可采用‘30元法则’:每天先存30元再消费,一年就是1万元,30年8%的复利,最终财富可达137.2万。”
50岁以上则要聚焦“缺口测算”。“需计算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与目标生活水准的差额,用个人养老金、商业保险弥补。”他强调,此阶段应降低风险敞口,权益类资产占比降应逐渐降低,同时预留医疗应急资金,避免因突发支出中断养老储备。
网友评论
国家养了一栏又一栏这样的砖家,养老金不够用根本不够用。
哪来的年收益8%,骗谁啊?你如说从0岁开始存养老钱最划算。 十岁就开始一万???有很多人大学毕业一年也没攒到一万。
能骂人的话。你猜我得说的有多脏。
这种水平只能到大学做教授,出了大学门就得饿死。
父亲意外去世18岁接掌2亿家族企业,20年增长20倍
8月6日,江苏首富24岁儿子陈汉伦拟任董事登上热搜,民企接班人话题引起公众热议。
在浙江温州,浙商张鹏飞的父亲2003年意外去世,18岁的他开始接掌2亿家族企业。经过22年电力赛道深耕,2024年张鹏飞的企业产值已达40亿元,相比他接手时增长了20倍。他最想跟父亲说一句:儿子没辜负期望,“如果我哪里不对,希望你狠狠骂骂我”。
2003年3月,张鹏飞的父亲张贤瑞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去世。当时,年仅18岁、高中毕业并正打算出国留学的张鹏飞,从北京赶回温州,继承了这家资产总值2亿元、拥有800名员工的家族企业。他坦言,这是长辈们商议后的决定,他虽毫无准备,但很快就接受了这一现实,“因为别无选择。”在张贤瑞的设想中,张鹏飞终将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出国读管理专业本是培养计划的一部分。然而,命运的转折让他提前走上了这条道路。
在张鹏飞的带领下,泰昌集团在企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化布局上,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和拓展。通过优化存量业务、扩展产品线、智能化改造等方式,泰昌集团已大踏步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网友评论
我想说他父辈的搭档、合伙人、兄弟们也很给力。他们在这个小伙子成长的过程中,也一定忠诚地给予了很多助力!
说明能力决定一切,有没有出去镀层金不重要。
出不出国的意义不大呀,还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更棒还很懂得感恩,出国变歪了更麻烦,看看思葱,老父亲这么老了还在打拼。
没像娃哈哈那样撕,公司的合伙人,家里的长辈能有这样的格局,也是少之又少啊!
投胎也是门技术。
回复【A01】领取85本哈佛商学院必读书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