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4日,京东健康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凭借“零售药房+医疗健康服务”双轮驱动,实现营收与盈利双增长,但同时也面临财务收入下滑、成本压力等挑战。
![]()
一、经营盈利同比激增105.5%,用户规模突破2亿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京东健康营收达352.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83.4亿元增长24.5%;毛利从67.0亿元增至88.9亿元,同比增长32.7%,毛利率提升1.6个百分点至25.2%。
![]()
盈利能力方面,经营盈利同比激增105.5%至21.3亿元,期内盈利增长27.4%至25.9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更是同比增长35.0%至35.7亿元,核心盈利指标均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从业务结构看,核心的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贡献293.3亿元收入,同比增长22.7%,主要得益于活跃用户规模突破2亿、线上渗透率提升及品类丰富度增加。服务收入表现更亮眼,平台、广告及其他服务收入达59.6亿元,同比增长34.4%,反映出数字化营销等增值服务的强劲增长动能。截至2025年6月30日,平台商家数量超15万家,较2024年底增长超5万家,生态吸引力持续增强。
二、“京东买药秒送”链接超20万家药房,“AI京医”服务超5000万用户
京东健康创新业务表现突出,在零售药房领域,自营及在线平台持续强化供应链优势,报告期内超30款创新药实现线上首发,包括信达生物减重药信尔美®、信立泰高血压新药信超妥®等重磅产品,巩固“新特药全网首发第一站”地位。
同时,公司与诺和诺德、罗氏制药等全球药企达成战略合作,构建疾病全周期服务体系。即时零售方面,“京东买药秒送”链接超20万家药房,医保支付覆盖近2亿人口,与北京儿童医院合作的“儿科大药房”模式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购药闭环。
医疗健康服务领域,公司加速“医、检、诊、药”闭环建设。五大专科体系持续深耕,皮肤专科已服务超2000万患者并开设全国首个互联网“罕见皮肤病诊疗专区”;精神心理专科联动高校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全周期服务体系。
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开设体重管理门诊,提供个性化减重服务。护士到家服务入驻护士超1.2万人,服务扩展至7大类64项,快检服务覆盖全国23个城市。
技术驱动成为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发布的“AI京医”系列产品累计服务超5000万用户,涵盖AI医生、药师、营养师等全场景智能服务;面向医院的“京东卓医”产品落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累计服务患者超220万人次,智能化服务能力持续领跑行业。
三、销售推广开支增28.8%,收入依赖保健品和OTC药品为主
尽管整体业绩向好,但财报中部分数据显露出增长隐忧。成本控制方面,履约开支同比增加20.8%至35.5亿元,虽占收入比重从10.4%微降至10.1%,但随着全渠道布局扩大,仓储与配送成本压力或将持续上升。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增长28.8%至18.1亿元,增速快于营收增长,说明用户获取与品牌推广成本有所上升。
![]()
研发投入虽绝对值增长14.2%至7.36亿元,但占收入比重从2.3%降至2.1%。在行业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短期盈利,确保AI医疗等核心技术的持续领先,成为京东健康需要应对的挑战。此外,贸易应付款项中6个月以上账龄的金额达1.79亿元,虽占比不高,但供应链资金周转效率仍有优化空间。
京东健康的收入仍以高毛利的保健品和OTC药品为主,严肃医疗服务(如专科问诊、疑难杂症咨询)占比偏低。这种结构导致其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药品价格政策调整或市场竞争加剧,可能直接影响利润。
尽管京东健康尝试通过专科中心(如皮肤、心脏中心)提升服务深度,但用户粘性更多源于药品购买习惯,而非对医疗专业性的认可。多数用户仍将其视为 “线上续方工具”,而非长期健康管理伙伴。
四、互联网医疗竞争激烈,医疗数据敏感
从外部环境看,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医疗健康”赛道参与者增多,价格竞争与服务同质化压力加剧。如阿里健康依托淘宝和支付宝的3亿年度活跃用户,在流量入口和医保覆盖上占据优势,且通过花呗分期等金融工具提升支付灵活性;平安好医生聚焦严肃医疗服务,自有医生团队和保险协同模式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尤其在健康险用户留存上更具粘性。美团买药通过快速送达和低价策略分流非处方药用户,京东健康需持续投入资源应对即时零售和低价竞争。
互联网医疗行业普遍面临盈利难题,京东健康的净利润率虽达高于阿里健康,但主要依赖供应链效率,而非医疗服务溢价。若无法有效提升医疗服务的附加值,长期增长可能受限。
另外,京东健康虽推出 “AI 京医” 系列产品(如 AI 医生、AI 药师),但技术应用存在商业化倾向,更多聚焦用户体验优化(如智能推荐),而非攻克医疗核心技术难题(如精准诊断)。部分案例中,AI 推荐系统因引导高价服务和误判引发用户不满,暴露出技术落地的局限性。
医疗数据的敏感性要求极高的隐私保护标准。尽管京东健康强调数据加密和合规管理,但其历史数据泄露事件仍可能影响用户对其数据安全能力的信任。此外,AI 模型的训练依赖大量用户数据,如何在合规框架下平衡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是持续挑战。
政策层面,尽管“健康中国2030”战略带来长期利好,但监管细则的不断完善也对合规运营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维持毛利率优势,同时消化政策合规成本,是京东健康未来发展的关键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